我们常常歌颂一位母亲的伟大,常说母爱无私,为母则刚。但这些话有时候听起来有点空洞,在没有一个个事实摆在面前时,我们总会怀疑是真的吗?母亲真的就比一般人坚韧吗?

刘兆兰这位身高仅1.3米的母亲告诉你,是这样的,但有时并不是为母则刚,而是你必须要多扛起一点责任,你的爱与责任才是这四个字最好的诠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遭厄运

刘兆兰,一个普普通通的山东女性,她没有北方人具有的身高优势,相反的,她比一般人更矮。因为身体原因,刘兆兰的身高只有一米三,这样的身高在工作和干活时常常会受到限制以及社会上一些人异样的眼光。所以刘兆兰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靠刘兆兰的丈夫迟明亮支撑的。

1972年,刘兆兰和迟明亮结婚了。他们的婚后生活虽然经济上过得很拮据,但情感上却很甜蜜。两个人都是勤劳能吃苦的人,所以他们对未来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乐观。婚后不久,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没过几年,小女儿也来到了这个世上。

一家四口的生活水平虽然不算很高,但家庭生活却无比温馨。刘兆兰夫妻二人一心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希望能靠知识改变孩子的命运,所以对孩子的学习总是十分看重,一般孩子有什么要求夫妻两人都会尽力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时候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但只要遇到孩子需要交学费的情况,他们的回答总是如出一辙,哪怕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在夫妻两人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他们的女儿在学习上一直都很优秀,特别是二女儿,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是刘兆兰夫妻的骄傲。

但生活中往往意外层出不穷,1992,迟明亮遭遇一场车祸,他的大脑被撞伤了,一时半会也干不了活,只能躺在床上养病。

这样子家庭的重担就全部落在这个身高只有一米三的小女人身上,但刘兆兰之前缺乏社会上的工作经验再加上身高限制,适合她的工作并不多,但之前给丈夫治病已经花了太多钱了,刘兆兰只能负重前行,为了丈夫和孩子,她没有退路。

刘兆兰安排两个人白天在家里轮流照顾丈夫,自己则下地干活。而她的两个女儿也格外地懂事,她们也经常帮着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在爸爸的床前端茶送水,并经常讲笑话给爸爸听,在田里农忙的时候也会下地割麦,帮着妈妈减轻劳动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几年后丈夫迟明亮的身体逐渐好转,勤劳的他就马上下地干活了,虽然干不了什么粗活重活,但也能帮刘兆兰减轻一些生活上的压力。

刘兆兰考虑到迟明亮的身体就给他买了一辆三轮车,让迟明亮去收废品,虽然赚的钱并不是很多,但却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的钱,迟明亮自己也干得很开心,经常早出晚归,狭长的巷子里总是充斥着他叫卖吆喝的声音。就这样,他们的生活才慢慢有了改善。

但好景不长,迟明亮在一次收废品的过程中摔伤了,他之前身体就不太好,这一摔摔到了脊椎,迟明亮又再一次只能卧病在床了,生活的重担又再一次靠刘兆兰一人挑起。

2010年,丈夫迟明亮被诊断出是肺癌晚期,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了,只留下刘兆兰和两个女儿相依为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望女成才

但所幸命运有时总会在人绝望的时候出现一丝转机,令刘兆兰夫妻二人欣慰的是他们的孩子都很争气。

2005年,他们的二女儿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考上了山东大学的物理学院,这所大学在省里名列前茅,女儿学业上的成就令刘兆兰感到欣慰。她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录取通知书,眼里噙满了泪水,终于算是苦尽甘来了吧。

在读书期间,刘兆兰的二女儿考虑到母亲平时劳作的辛苦,所以她在学校半工半读,一边读书一边做兼职,希望能帮到母亲,帮到这个家庭。

2009年,刘兆兰的二女儿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硕博连读,这对于一个学生、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高的荣耀啊,刘兆兰的女儿不仅在生活上让她省心,在学习上也格外让刘兆兰省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到这个消息时母女二人都十分高兴,北京大学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高校,能在这所学校里完成硕博连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绝好的消息。

2014年7月,刘兆兰的二女儿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她不止于此,她要去更大更远的地方去看看,对此刘兆兰也表示非常支持,在拿到博士学位后不久,刘兆兰的二女儿就飞往美国,在美国继续深造她的学业,她现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读博士后。

刘兆兰在培养出这样一个留美博士女儿的背后是数不尽的辛酸。她没有太多钱,就每天省吃俭用,起早贪黑的下地干活,为女儿交的每一笔学费都是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她没有退路,为了圆女儿和自己的梦,刘兆兰只能选择负重前行,但所幸现在的生活早已好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刘兆兰的二女儿已经在美国结婚,还有了孩子,逢年过节也经常回来看望刘兆兰,每当女儿和孩子回家探亲时,刘兆兰都会备下一桌的好酒好菜款待远道而来的他们。

因为知道女儿工作很辛苦,平时时间也不是很多,所以刘兆兰总是会买些女儿爱吃的东西,做好等着他们的到来。刘兆兰在女儿面前就像十几年前女儿小时候一样无话不谈,但唯一只有一样从来不说,那就是她的辛苦。

但每次女儿回来的时间也很短暂,相聚的时光总是快乐的,刘兆兰多么希望这美好的时间能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时间总是匆匆,刘兆兰每次目送女儿一家人离开时总是心如刀割,但作为一个母亲,女儿也作为一个母亲,她们懂得彼此的心酸和难言之隐,但没办法,现实生活往往不允许多重选择存在,女儿注定要去向远方,刘兆兰却只想留在这乡土之间。

刘兆兰身上有着中国母亲非常普遍的特质,那就是爱孩子。有时候因为爱,不得不扛起一些责任,略去一些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