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歌手”出征谈谈文化自信

最近,湖南卫视的老牌综艺节目《歌手》(原名《我是歌手》)重启。时隔四年再次回归大众视野,本季《歌手》主打全开麦、国际化,从一开始播出就催生了诸多爆点话题。特别是首场竞演之后,来自海外的两位歌手轻松拿下第一二名,国内资深歌手那英位列第三,其余几位歌手在舞台上的演唱似乎都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一时之间“韩红请战”、“英子摇人”、“草莓音乐节大战格莱美”等既有悬念又有看点的词条连日来霸占各大媒体热搜,网友更是积极造梗,萧条许久的乐坛突然重新热火了起来,这背后又凸显了广大群众怎样的思考和期盼?

物质丰富≠精神富足

从“福娃”到“冰墩墩”,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的冬奥会,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建设史上的里程碑。这其中的14年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高质量的转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也更加旺盛和多样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刚刚过去的“5·18”世界博物馆日有关活动上,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博物馆举办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可以看出,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我们的需求已经从“吃得上饭”逐步转变“吃上好饭”,正在经历着第二个飞跃。

那么,一碗“文化好饭”是怎么样的?今时今日,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越来越现代化的奥体中心、会展中心在祖国大地上百花争艳,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很多地方,硬件的大幅提升却并没有带来服务产品的更新换代,甚至个别地方为了追求“高大上”的效果而产生各类形式主义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坚决纠治部分地方基层搞“新形象工程”问题的工作提示》中明确了“新形象工程”的8个方面表现,包括“无视群众实际需求,打着‘为民谋福祉’的幌子超规模建设没有收益的民生类项目,打造豪华的‘群众文体馆’”、“为追求短期拉动效益、表面风光,盲目上马大型景观项目”、“豪华‘办节’,片面追求‘人气’,不计成本跟风大办音乐节、以城市命名的论坛、旅发大会”等具体问题。“鲍参翅肚”固然名贵,可文化建设不是“大乱炖”,目光短视、盲目跟风的做法不可取,追求豪奢、堆砌“盆景”的错误观念更是要不得。

我们的音乐怎么了?

回顾以往的《歌手》节目,从第一季的羽泉、沙宝亮、齐秦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内歌手,再到后来的俄罗斯国宝级唱将波琳娜、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观众们的口味越来越国际化,对节目呈现和歌手专业技能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从该节目中脱颖而出的歌曲也是异彩纷呈:谭维维的《乌兰巴托的夜》展现了蒙古族的自然和人情之美,李健的《父亲写的散文诗》唯美地表达了国人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张韶涵的《阿刁》则凸显了青年人那份独到的坚韧和倔强。这些原本冷门的曲目被改编翻唱之后大放异彩,可为什么到了这一季,面对欧美歌手的强势来袭,不仅参赛者们有了危机感,连观众都开始焦虑了呢?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在新中国建设初期,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创作出了《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久为传唱的经典作品;改革开放后,中西方音乐风格交汇碰撞,诞生出《走进新时代》《冬天里的一把火》《我的中国心》等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佳作。网友“佳佳278”这样评价道:“我们80后小时候吃的太好啦!”反观当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异军突起让很多“素人歌手”爆火蹿红,虽然传播介质的变化带来了文艺作品的下沉延伸,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世界,也出现了一些如《牵丝戏》、《四季予你》这样优质的原创音乐作品,但总体来看,由于短视频碎片化、群体化、泛娱乐化的特质,很多从业者为了追求“速红”,心态变的浮躁,不仅当起了“缝合怪”,拼凑其他作品的经典片段配唱配画,演唱时忸怩作态甚至打色情“擦边球”;更有甚者通过变速、变调等方式,篡改未经授权的他人作品,而平台为了流量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鼓励,整个音乐行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此外,版权保护工作的短板也为数字时代的音乐创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中国乐坛要“雄起”!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软实力的体现,且一定是建立在高质量、受众广的文化产品输出基础上的。没有可以拿出来“正面刚”的优秀作品,缺少能够全开麦的优秀歌手,除了“拿来主义”无法独立创作的制作人,盗版侵权泛滥的创作环境,这样的形势又何谈“守好国门”?

——要坚持技能王道。不断深化“清朗行动”,进一步加强资本监管,坚决摒弃“饭圈文化”、“造星运动”、“捧杀行为”,让文艺创作回归到职业化、规范化的轨道,以技能评高低,以实绩论英雄。

——要打造专业梯队。总结过去“青歌赛”、“金光大道”等官方办赛办会经验,创新形式、开辟路径,让更多优秀的创作者、演唱者有机会“被看到”、“被听到”。写好“后半篇文章”,加大对优质文艺作品的扶持力度,让从业者大胆去干、后顾无忧。

——要强化产权保护。从源头预防和打击各类知识产权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要加大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处罚低俗化、过度商业化等包装推广行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保持开放态度。要对“中外歌坛对战”这样的赛事葆有开放包容的态度,从古到今,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只会推动双方共赢。要理智自信,不搞“低级红”、“高级黑”,通过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礼者,天地之序;乐者,天地之和。政通人和,能激发广大群众创作热情;国泰民安,要推动乐坛之树再结硕果。希望下一次的“中外对决”,我们可以用十足的信心大声喊出,“我准备好了 。来战!”( 撰稿:玄 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滁州市委网信办

《蔚然时评》工作室

投稿邮箱czwrsp@126.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蔚然

时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滁州市委网信办

初审:杨璐

审核:胡文峰 审签:汪勇

投稿邮箱:czrbxmt@126.com

美好滁州视频号

热门视频

2024年6月15日公益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个1毛,3毛

每天用脑过度的小编

想喝杯咖啡提提神

全靠大家点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