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装满废旧物资的货车穿梭在园区,装载、卸载的工人操纵装卸车忙碌在废旧物资堆场,拆解报废汽车车间机器轰鸣......在宁夏灵武市,经过40年发展,已形成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化利用、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再利用、再生非金属资源化利用和陆港物流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年回收各类废旧资源达300万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能200万吨左右,是西北重点再生资源基地,也是全国2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一。

在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政策实施满一个月之际,走进位于灵武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灵武市恒业有色金属冶化有限公司,看到企业破碎与分离车间、铅膏脱硫和硫酸锌生产车间、合金铅生产车间、精炼车间等,忙碌有序的生产颠覆了“收破烂”的传统思维。

该公司是一家以废弃蓄电池回收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收集、贮存、利用危险废物的资质,主营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拆解、再利用。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拆解技术及生产线,拥有30项专利技术,年收集处置危险废物96000吨,其中废铅酸蓄电池87000吨,含铅废物9000吨可生产再生合金铅6万吨、硫酸锌1万吨、聚丙烯及聚乙烯混合碎料5000吨。

“废旧物资销售方一般为自然人,往往采用‘不带票销售’方式将报废产品销售给资源回收企业,这导致企业不仅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也难以获得合规的增值税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灵武市恒业有色金属冶化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扬芳说。

此前,受限于经营主体“小散弱”的现状,资源回收行业内的自然人不愿意花费精力去税务部门办理代开发票,导致资源回收企业既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也难以获取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成本费用的凭据。

“反向开票”政策实施以来,该企业在银川市税务局辅导下,已顺利达到实行“反向开票”企业条件。截至5月31日,共收集废旧铅酸蓄电池1894.06吨,价款1816.98万元,已全部反向为自然人开具销售发票。

随着市场规模达5万亿元以上的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浪潮”来袭,再生资源产业迎来新一波发展高峰。

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并取得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资质。2023年,报废车收储量超过1万台,回收量位居全区第一;连续两年回收处置银川市出租车报废总量占95%以上,整体拆解量在全区占比50%以上。

作为宁夏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表示,“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再生资源行业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以‘反向开票’这项措施为例,为资源回收企业取得合规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提供了便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困扰资源回收企业所得税成本无票列支问题,释放企业发展新动能。”

从长期看,“反向开票”政策前端收废环节的“阳光化”经营,还将进一步助推销废、用废等后端环节“去风险”,从而促进整个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全产业链规范健康发展。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企业按照‘反向开票’政策相关要求,建立收购台账、对回收业务真实性负责、严格进行税前扣除管理,有利于规范资源回收企业行为,切实降低虚开发票的风险。此前从事报废产品回收业务的自然人往往不办理经营主体登记、不为购买方开具或代开发票、不按规定缴纳相关税费,推行“反向开票”能有效降低他们的经营风险。”张勇说。

宁夏税务部门还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反向开票”的税收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跟踪监测分析政策落实情况,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宁夏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宁夏税务部门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不断更新“升级”政策落实举措,持续增强资源回收企业、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的获得感,有力支撑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宁夏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