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江西一位女教师在批改学生方组才作业时,看到他的作文上写着这样一段话:“陌生男子看到我奶奶大声呼喊后,心生了灭口的念头,今天是11月12日,差不多一个月过去了,凶手还没有找到,这成了我的一个心事。”

老师心里一惊,随即报警:“我的学生可能杀人了。”

不久后,经过警察调查发现,原来这个男孩真的是杀人凶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在前一个月的周日,方组才想要去网吧上网,无奈身上没钱,于是动了偷奶奶钱的心思。

方组才到奶奶家,发现奶奶不在家,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钱,郁闷的他看到奶奶家旧式楼房从天台可以走向另外一家人,于是走过去想寻找机会。

他看到邻居家只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在看书,于是问她:“你家里人呢?”女孩回答:“都出去了,就我一个人在家。”

方组才没再说什么,扭头就走了,过了没一会儿,又只穿了一条内裤回来,并且拿一刀尖刀试图侵犯小女孩,小女孩誓死反抗,方组才一时无法得逞。没一会儿,听到小女孩的家人回来的声音,气急败坏的方组才直接用尖刀刺入小女孩的身体,随即又从天台回到了奶奶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怜的小女孩被家人送进了医院,肠子挂在外面1.5米,命是保住了,可是却留下了严重的抑郁症。

此时逃到奶奶家的方组才,刚好遇到奶奶从外面回来,只着隔壁的呼救声,又看到孙子只穿一条内裤,奶奶一下子明白了事情经过,于是极力劝阻孙子逃跑,让他去自首。

丧心病狂的方组才根本听不进去奶奶的劝告,拿起旁边的砍刀不管不顾地砍向奶奶,不顾奶奶的哀求,直至奶奶死亡。

警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方组才事后并未惊慌,非但淡定地回家洗了个澡换了新衣服,连晚自习都没有缺席,在奶奶的葬礼上,他一滴眼泪都没有,表情平静地看不出任何异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警方逮捕他,他还死不悔改地否认:“不是我做的,我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要知道,他可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呀!

直到他忍不住向老师诉说了这段经过,细心的老师发现异样报警,使得这篇作文成为重要证据之一,再加上他砍死奶奶时不小心划到自己手指在现场留下的血迹,证明他确系凶手。

因为他,善良的奶奶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个正值青春的少女葬送了自己健康,而他自己,则掉入无人拯救的深渊,代价如此惨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6月,我国最高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曾明确指出,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许多相关视频报道出大批的初高中青少年曾出现寻性滋事、校园暴力等一系列霸凌事件,每每看到这些罪恶的播报,我的内心总会为此感到惋惜。

人们总说,时代是属于新一代的年轻人的,但是有许多青春时期的未成年人走向歧途,究竟为何会屡屡犯错,甚至为此走上犯罪的道路,不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十六七岁的孩子正值叛逆期,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做到时刻的冷静处理,容易暴躁,易发生摩擦和矛盾,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的作用不容小觑,在这些事情发生的表面中,背后一定存在着诸多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的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逐渐引缩为家庭环境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家长扮演的角色将十分重要,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青春期的孩子思想正处于转折期的阶段,从懵懂幼稚走向成熟理性,许多时候并不能客观的分析问题所在,大多时候都是盲目主观的,容易暴躁,厌倦说教,讨厌长辈的无止境的批判,久而久之,这种心理会让彼此渐渐的疏远,那么就更加推向了孩子走向对立面的歧途了。

因此,当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这样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要急于批评,做到温和沟通

十六七岁的孩子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大多时候相对自信,认为自己做的就是十分正确的,也许当他们触犯错误时他们自身并不觉得这是一件需要低头认错的事情。

就如上文中所说的那个学生一样,不断的指责只会让孩子更加愤怒,最终选择意气用事。

很多时候选择就在一瞬间,如果前期家长的铺垫只是指责和批评,那么将会将恶性扩大,而产生无限的隔阂。

当事情发生时,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询问这样做的意义与目的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要一味说教的风格去指责和打压。让彼此多点心理上的交流和理解,更加准确的了解自己的小孩的发展趋向和未来的计划。从而积极进行沟通交流,慢慢渗透正向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我检讨,换位思考

周末无止境的课外辅导班,学校的三点一线,不得不承认小孩在孩童时期就相对缺失了孩童的欢乐与纯粹的天性。

信息技术的革新和网络的普及发达,越来越多的小孩已经不愿意去看纸质的书本,电子产品逐渐的充斥了生活。

许多小孩沉迷于网络或许是能够在其中找到快乐,找到能够倾诉的对象。

其实大多数家长也应该自我检讨,每个人都是独自存在的个体,每个人都有思想,或许思想不应该用来打压,而是用来互动,我们一开始的站位就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因为我是你的父母我便一切都高于你,所以你必须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者换一种说法,因为我们那个年代总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其实现在的小孩拥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总是一味的干涉,善于换位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能够为他们带来什么好处,这样我们也就懂得了孩子的内心,有效的交换彼此的想法,这样才会更加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心倾听,付诸行动

我的一个朋友总是愿意倾听小孩的观点,但也是止步于倾听。

比如小孩总说自己周末辅导压力很大,但周末的补习却也不能不去。家长总是说,吃得苦中苦才方为人上人。后来便再也没听过小孩诉苦了,而是偷偷逃课了。

我相信很多家长也是这样的,我们总是表示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和苦楚,但是为了其拥有更好的将来总是一味的让对方妥协牺牲。

仔细想想,他们的青春就这一次,我们总是在可惜,如果能够重来一次,我一定会怎样做。但事实就是没有如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完故事后总是为悲惨的结尾感到惋惜,但如果自己是主人公,也会做相同的选择,因为你不会把自己带入到旁人的观点。

你只是在听,但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个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听到和做到,行动更能证明你是真心的在意他们内心的想法,他们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你的爱意,行动就是连接彼此内心深处最好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