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20日,毛主席和一位从上海来的女演员蓝苹结了婚。婚后没多久,蓝苹改名为江青,她也是毛主席最后一任妻子。远在苏联的贺子珍得知毛主席再婚的消息后,起初还不肯相信,直到她收到一封来自毛主席的信。

这封信很短,只有一句话,但就是这句话彻底打破贺子珍想要和毛主席复合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贺子珍

贺子珍离开毛主席

1927年10月,红四军第一次占领永新后,毛主席从宁冈茅坪来到永新。在这里,他见到了将和自己度过几年美好时光的贺子珍。为了指导边界土地革命,毛主席在永新塘边进行农村调查,贺子珍被永新县委派去协助毛主席。

在两人合作期间,毛主席和贺子珍对彼此越来越熟悉、了解。贺子珍十分佩服毛主席的才学;毛主席则喜欢贺子珍的直爽坚强,而两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工作也令他们相爱了。

在宁冈茅坪象山庵整理宁冈和永新两地调查记录的时候,毛主席与贺子珍结婚了。由于当时条件比较差,他们没有举办婚礼,也没有互赠贵重的纪念品,只是叫来三两好友坐在一起闲聊。

毛主席和贺子珍全部的家当,就是两人的军用背包和身上穿的几件衣服。贺子珍用了整整12个日夜,一针一线缝制了一个多用挎包,在结婚当天送给毛主席。挎包是蓝色的,设计得十分巧妙且实用,还有装“文房四宝”的多层口袋。

当贺子珍将这一“新婚礼物”递给毛主席的时候,他十分高兴,为自己找了一个善解人意的姑娘而高兴。后来这个礼物变成毛主席必不可少的办公用具,不管是在行军还是在打仗,他都会背在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子珍晚年回忆起这段时光时,曾说:“我们终于结合在一起,虽然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但袁大哥给我们做了几个菜,大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这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毛主席与贺子珍结婚10年,贺子珍10次怀孕,6次分娩,但非常可惜的是他们两个只留下一个被毛主席称作是“洋宝贝”的女儿——李敏

1936年7月,十月怀胎的贺子珍感觉肚子很不舒服,不是第一次生产的她瞬间意识到这是要生了,于是连忙将警卫员贺清华叫来,嘱咐他:“清华,你去找一间赶紧的屋子,我肚子疼,估计要生了。”

贺清华年纪还很小,一听贺子珍要生了,当即说:“你别着急,我,我这就去找,你等我回来。”由于事出突然,再加上当时条件不是很好,他虽然找到一间相对来说比较干净的房间,但却没有门。

随着肚子越来越疼,贺子珍也来不及挑了,随后在贺清华的搀扶下走进房间准备生孩子。没想到她刚躺下没多久,就传来了孩子落地的哭啼声,在门口的毛主席幽默地说:“子珍生的真快啊,就像鸡下蛋一样!”毛主席的话将在场的人都给逗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子珍、李敏

就这样,贺子珍和毛主席的女儿娇娇出生了。为了革命工作,毛主席和贺子珍像之前一样,把刚4个月的娇娇寄养在老乡家里。后来他们又将娇娇送到延安的幼儿园里,在保育院里,娇娇一直过着没有“家”,没有“爸爸妈妈”的生活。

1937年9月,贺子珍因为一些事赌气离开,去了苏联。此时的贺子珍万万没想到,之后的她会有多么后悔如今的决定……

毛主席给贺子珍写信: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1938年春的一个上午,在莫斯科学习的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俩突然给学校老师叫去:“你们来一下,有家人看你们。”毛岸英和毛岸青感到十分好奇,因为他们没有亲人在莫斯科,但还是跟着老师走了。

到地方后,一个女人笑着说:“你们就是岸英和岸青吧?”由于不认识对方,兄弟俩没有说话。一旁的老师见状连忙介绍说:“他们就是岸英和岸青。”然后向兄弟俩介绍说:“这位是你们的贺妈妈——贺子珍,刚从中国来,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

毛岸英和毛岸青自从杨开慧去世后,便失去了母爱,再加上已经有10多年没有见过父亲的,因此对贺子珍的态度也不算太好。贺子珍笑着将带来的水果放在桌子上,然后弯下身将他们乱糟糟的床铺整理好,将脏衣服卷起来,准备带回去给他们洗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和毛岸青见状有些不好意思,跟着贺子珍一起整理杂物。整理干净后,贺子珍给他们两个一人削一个水果,毛岸英连忙泡一杯热茶递给她。

从这以后,凡是星期天和节假日,贺子珍都会带一些物品去看望毛岸英和毛岸青,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贺子珍每个月有70元卢币,除了自己必须的开支外,全都用在毛岸英和毛岸青的身上,兄弟俩也会在课余时间去她的住处看望她。

贺子珍到莫斯科没多久,就生了一个小男孩,这也是她和毛主席最后一个孩子。刚生下的时候,毛岸英和毛岸青争相抱着、哄着,毛岸英说:“小弟弟好像我爸爸呀!”

身体还有些虚弱的贺子珍躺在床上,笑着说:“因为你们是同一个爸爸啊!”岸英和岸青随口应答:“一个爸爸,一个爸爸!”

从这以后,贺子珍的房间也变成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家,他们一有空就会来看望贺妈妈,逗小弟弟。贺子珍也经常给他们讲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讲毛主席当年的光辉事迹。本以为这样幸福的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谁曾想这个没多大的小男孩突然患上了肺炎,夭折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子珍悲痛欲绝,她死死抱着自己的儿子,怎么也不肯放下,也不肯让战友们把他埋葬。和贺子珍一起在苏联学习的贺诚、钟赤兵不管怎么劝她,都没有用,最后只能强行将孩子抱出去,埋在校园里。

贺子珍崩溃了,整天以泪洗面,也没有往日的神采。毛岸英和毛岸青看后十分心疼,他们纷纷说:“贺妈妈您别难过了,您要保重身体,小弟弟虽然不在了,但你还有我们呢,我们也是你的儿子啊!”

刚还不听战友劝说的贺子珍,听到毛岸英和毛岸青的话后,突然停止了哭声,将他们两个搂进怀中,然后喊道:“儿啊,儿啊……”

如果说小儿子去世对贺子珍来说是一个打击的话,那么毛主席再婚的消息对她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失去儿子的伤口还没愈合,如今失去丈夫的打击又如落地风雷袭来了。贺子珍的精神失去了支柱,彻底崩溃了,她每天都在哭泣、忏悔……

毛岸英和毛岸青知道这件事后,为了解除贺子珍的精神痛苦,有时候给她讲故事,有时候说笑,有时候说在儿童院发生的趣事,唯独不谈毛主席,防止刺痛她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江青

起初贺子珍的心情在毛岸英兄弟俩的安慰下好了很多,但没过多久她突然收到一封来自毛主席的信。贺子珍收到这封信是既激动又担忧的,因为她不知道毛主席会在信里些什么,直到她拆开信后:

“子珍同志,希望你在苏联好好学习,在政治上进步,从此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一句“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令贺子珍再也忍不住,在孩子们面前痛哭出来……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庐山会面

1947年,贺子珍在王稼祥等人的帮助下回国,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去北平,只能在东北、上海等地生活。随着时间的漫漫流逝,李敏也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她几乎每年寒暑假都要去上海看望妈妈。毛主席从女儿那里了解贺子珍的生活情况,贺子珍也从女儿这里知道毛主席的心情。

贺子珍病了却拒绝吃药,但只要毛主席的信到了,她就会配合治疗,病也很快康复。每次李敏去看望母亲,毛主席都要亲自打点行李,给贺子珍带去一些背景的土特产;而李敏每次回北京,总要给父亲带来母亲精心准备的南方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父母的关系,毛主席毫不避讳地告诉女儿:“我知道你妈妈生病都是因为我,只有我才能治好她的病。但我有什么办法呢?李讷已经18岁了……”

有一次,毛主席和李敏谈心的时候问她:“你妈妈之前很苗条,腰很细。现在你妈妈是什么样子?还是那么苗条吗?”李敏故意逗爸爸:“妈妈现在可不苗条,像一个大水桶!”

毛主席摇头说:“你妈妈的身子骨是不会变成大胖子的,更何况她还有心病,心病难医啊。”

李敏每次给母亲写信的时候,毛主席总要以女儿的口吻加上一句:“爸爸向您问好,我们都很想念你。”而贺子珍对毛主席的事更是十分关系,每次女儿来看望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打听毛主席的饮食和睡眠情况。除此之外,贺子珍还对李敏说:“你要和江青、李讷搞好关系,不要让爸爸为难。”

随着年龄的渐渐增加,李敏也到了谈恋爱的年纪,她有了一位心上人——孔令华。1959年暑假,李敏带着孔令华来到南昌,向母亲汇报恋爱的消息。第一次见到孔令华,贺子珍就一眼喜欢上了这个女婿,但她还是说:“如果你爸爸同意的话,我也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在这年夏天,著名的庐山会议召开,毛主席和贺子珍这对分别了22年的夫妻在庐山秘密见面了。贺子珍做梦也没想到还能再见毛主席,她的眼泪瞬间流出,再也停不下来。

毛主席看后温柔的说:“我们见面了,你不说话总是哭,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怎么办呢?”贺子珍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她坐下后第一句话就是:“你身体看上去不如从前,是没有休息好?还是遇到了什么糟心事?”

毛主席笑着说:“手头上的事情太多了,忙啊。”紧接着毛主席又问起贺子珍在苏联的情况,贺子珍一一说清楚。毛主席听后叹了口气,然后说:“当初你为什么一定要走呢……”

贺子珍愣在原地,反应过来后说:“我当时不懂事,是我不好。”两人都沉默了,为了不想起之前的事情,毛主席转移话题。一转眼,两人聊了许久,毛主席担心贺子珍的身体受不住,便说:“今天就聊到这里吧,咱们明天再说。”

贺子珍期盼着第二天能和毛主席再见,谁曾想主席却因突然有事离开了,这也是他们两个最后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