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综合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于5月下旬在访问德国期间发表了讲话,呼吁欧盟与美国共同应对中国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她强调,若我们不采取统一的战略应对措施,我们的两国以及全球企业的生存能力可能会受到威胁。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日前表态,呼吁美国与欧洲建立明确的合作关系,应对中国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耶伦指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家”应当联合起来,对中国主导的产业政策采取反对态度。然而,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单纯依赖美国推动所谓的“产能过剩”议题并无实效,因此美国试图拉拢更多国家加入这一所谓的统一战线。事实上,从市场经济的视角来看,美国的市场干预措施越发频繁,已经成为市场规则的破坏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北京日报客户端的消息,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5月中旬的新闻发布会上否认了耶伦多次提出的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发言人表示,所谓“产能过剩论”是不合常理和常识的,毫无根据且站不住脚。事实上,所谓中国的“产能过剩”只是一个虚假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确实具有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通过真正的实力和充分的市场竞争而获得的。此外,中国并未强迫任何国家与其进行贸易,所有的国际贸易都是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的。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在5月中旬对耶伦关于中国“产能过剩”的言论进行了驳斥。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美国借着“产能过剩”的说法,实际上是对其他国家的先进产业进行打压,以保护主义为借口,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根据美方的逻辑,美国的补贴被称为“重要的产业投资”,而其他国家的补贴则被视为“令人担忧的不公平竞争”。此外,美国向世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被称作“自由贸易”,而其他国家向世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被称为“产能过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近期,耶伦发表了一些有关中国电动汽车等领域产能的不妥言论。然而,外交部发言人在5月下旬的记者会上表示,美方对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进行炒作,完全与客观事实和经济规律背道而驰,实质上是一种保护主义。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企业长期技术积累和开放竞争的结果,它是通过充分竞争取得的,而非依靠产业补贴获得,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中国的新能源产能是迫切需要推动世界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先进产能,而不是过剩产能。

根据光明网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活动期间对西方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说法进行了反驳。普京表示,市场消化了生产的所有汽车,就不可能存在过剩。他指出,“那些自称是‘市场主义者’的人,声称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包括电动汽车,其实是胡说八道。”普京强调,决定生产是否过剩应该由市场来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环球网援引路透社的最新消息,看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所谓的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担忧是完全不以为然的。普京指出,美国和欧洲可能会采取某些措施,对俄罗斯的合作伙伴造成损害,就像他们目前试图对中国汽车行业所做的那样。普京认为,这种行为对国际安全和全球经济造成了损害,并表示欧美方面的做法毫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