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西坡先生在夜光杯发表了《巴黎茶花女遗事》的遗事,在朋友圈提到自己收藏了1979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茶花女》,一下子勾起了我很多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也有两本《茶花女》,一本是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夏康农翻译,印数20万册。此书我扉页上写明购买日期是1980年7月;还有一本是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王振孙译,共2次印数合计13.9万册。1987年版的《茶花女》装帧非常简单,连扉页都没有。

其实,在这之前,我还有手抄本。我们那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私下想读的书是《红与黑》《茶花女》《傲慢与偏见》《简爱》《少年维特之烦恼》《安娜·卡列尼娜》等。生活在缺乏文化滋养的年代,那时,文艺一片凋零,很多书被封,但是挡不住人们看书的热情,更挡不住对《红与黑》《茶花女》的好奇。我身边有好几个朋友都喜欢看书,彼此偷偷摸摸交换书籍。当时我看了书以后还喜欢抄,于是就有了手抄本《茶花女》。我的手抄本分两种,一种是日记本,一种是练习本。第18本练习本的《茶花女》,一共抄录了5页,我特别注明日期是1970年9月25日晚抄;在日记本里面抄录了《茶花女》4页,没有写明抄录时间。我作了对比,日记本以故事情节为主,麦格丽脱小姐在临死前的几页日记:练习本则侧重抄名言名句。至于是什么出版社,哪一年出版,谁翻译,都没有写明。可见那时看的《茶花女》是不完整的书。

由于“江西”“贵州”“外国文学”都是1979年以后出版的,那么可以断定我是抄的另一版本。经查,《茶花女》1848年问世,即轰动法国全国,那时小仲马才24岁。我国最早引进《茶花女》是1899年,这是第一本西方文学名著被引入中国,备受追捧,一直到1949年,有不少版本。1949年以后,《茶花女》受到冷遇,作家出版社1955年出版过齐放翻译的版本。可以这么说,齐放版是1949年到1978年的30年间的唯一版本。如此看来,我的手抄本就是抄自齐放。还有一件事值得说一下,我1982年考入电大中文专业,我们的教材《欧洲文学史》里没有任何关于小仲马和《茶花女》的介绍,他的父亲大仲马曾说“小仲马是我一生最好的作品”。可惜的是,儿子的《茶花女》在当时的法国上流社会不受待见。

今年是小仲马诞辰20年(1824—1895),他的《茶花女》一经问世就成为经典。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1979年一直到现在出版的《茶花女》书籍已达五六十种之多。(郑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