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央广网、百姓关注、华夏经纬网。

湖南局部出现大量“鸡公虫”

近日,湖南益阳桃江县的农民苦不堪言,因为在该县的局部区域出现了“鸡公虫”灾害!只见这种身体黑色,头部为红色的小甲虫遍布的地面,爬满了植物,属实是密恐警告了。如果只是让人看不来不爽倒还好,主要是这种虫子属于害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的农民发布了视频,并在视频中忧心忡忡地表示,“鸡公虫”群在半天内就可以啃光一棵树的树叶,已经有好多果树都遭殃了!而且如果人去接触“鸡公虫”,皮肤甚至会起水泡!

这到底是什么恐怖的虫子?农民们又该如何处理?相关部门对此是什么反应?

解惑

所谓的“鸡公虫”指的是红头芫菁,这是鞘翅目芫菁科的昆虫物种,其广泛的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群中有超过2300种成员,光我国就存在有130多种!它的学名和民间的外号都是对其外形的准确描述,你可以看到它们的头部是红色的,具1条宽黑色纵带;但身体的其他部分,包括前胸和鞘翅,背板,腹面就都是黑色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昆虫真的是害虫吗?确实是!但又不完全是。

该虫一年一代,一般每年6月中旬为成虫活动盛期,而最近刚好就到了这个时候,因此在其原生地就开始大量出现了,属于正常的情况,但这次局部的密度还是比往常多的,这个原因后面解释,并不难理解。当它们的成虫出土后,就会开始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泡桐树,然后狠狠地啃食白花泡桐叶,当再也找不到泡桐叶后,它们就会开始把目标转向各种低矮植物,其中也包括了蔬菜和一些果树,因此它们确实是农业害虫!

而且“鸡公虫”是会分泌有异味、毒性的黄色液体来御敌的,这些毒液是酸性的,因此接触人体皮肤后确实可能引发水泡,如果引发过敏反应那就会更加危险。

那为什么说又不完全是害虫呢?那是因为它们的幼虫栖息在土壤中,该时期的它们最喜欢吃同样在土壤中的蝗虫的卵块,而蝗虫的毁灭性更是恐怖,因此其能有效的控制竹蝗的数量,从这个方面说,它们又属于是益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鸡公虫”的雄虫的生殖腺和卵内含有芫菁素,这种物质中富含斑蝥素,可以入药进行药用。雄虫交配后体内的芫菁素会降低70%,而雌性体内的芫菁素会升高43%,因此雄虫和雌虫都是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的。人们一般会用110℃高温烘干“鸡公虫”,再使用酸水解后提取的芫菁素,这样芫菁素的含量会最高。

如何处理?

桃江县大栗港镇政府表示,近期桃江县局地竹蝗大面积爆发,发生面积近40万亩!而“鸡公虫”就是以蝗虫卵为食物的,蝗虫数量变多了,食物变多了的“鸡公虫”的数量自然也就增加了,这两者是正相关的。

有记者去采访了桃江县大栗港镇政府,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因为目前虫害主要在局部地区,危害还是相对较小的,因此不会去进行大规模处理,不过这是暂时性的,如果情况变糟肯定是会主动出手遏制的。目前的情况,还是建议村民自行打药防治,用水胺硫磷,敌百虫等一般农药都可以杀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