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脚步渐近,不仅带来了炽热的热浪,更带来了那些令人烦恼不已的蚊子。

许多家庭为了抵御这些小小的侵扰者,已经全副武装,从蚊帐、蚊香到电蚊拍、驱蚊液等一应俱全,可谓是防蚊手段层出不穷。

但在此,急诊科医生发出严正警示: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长们,使用蚊香液时必须格外小心!这种液体含有剧毒成分,一旦不注意,可能对孩子造成难以挽回的致命伤害!

1岁宝宝好奇喝了蚊香液,不幸中毒身亡

自夏季到来,明明一家因居于低楼层而深受蚊虫之困扰。尤其是年仅一岁多的明明,其白嫩的身体已被蚊子咬出多个醒目的红包,甚至脸部和上眼皮都遭受了叮咬,出现肿胀,全身的瘙痒令他难以忍受。父母对此心疼不已,白天他们见到蚊子便用电蚊拍进行击打,夜晚则持续使用电蚊液来消灭这些蚊虫。

就在不久前的一个午后,刚刚学会走路的明明,在家人稍不留神之际,竟悄悄地走到了蚊香液旁,出于好奇,他吞下了约10毫升的蚊香液。吞咽之后,明明立刻开始哭闹,出现呛咳和呕吐、剧烈的抽搐的情况,惊慌失措的父母迅速将孩子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部。

到达医院时,明明已经陷入了昏迷,呼吸和心跳都极其微弱。急诊医生立刻为他进行了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一系列紧急抢救措施,并使用药物来控制抽搐、减轻脑水肿以及维持内环境和循环的稳定。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孩子的病情迅速恶化,很快便出现了严重的脑水肿和脑疝,尽管医护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抢救,明明却始终未能苏醒。最终,明明因脑部遭受重创而离世。

值得注意的是,像明明这样因误服或误用驱蚊灭蚊产品而导致中毒入院的事件并非孤例。近日,成都的媒体也报道了一起类似的悲剧,一名仅1岁4个月的宝宝同样因误喝蚊香液而中毒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蚊香液为啥这么“毒”

根据相关介绍,电蚊香液中包含的成分具有较强的毒性。这种液体电蚊香运用毛吸管原理,通过持续加热来释放杀虫剂成分。

一旦年幼的宝宝不慎误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胃肠道不适症状。电蚊香液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宝宝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若宝宝误食量较大且未得到及时处置,电蚊香液的毒性可能进一步影响全身,特别是神经系统。这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短期反应迟钝,以及明显的震颤和抽搐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宝宝甚至可能陷入昏迷,乃至面临生命危险。因此,务必妥善存放电蚊香液,避免宝宝接触和误食,以确保安全。

蚊香液“低毒”,不是无毒!

通常情况下,蚊香液在气化后会散布到空气中,人体即便接触或吸入,其影响也极为微小。

然而,一旦蚊香液处于液态时被误吞入消化道,其潜在的危险性就不可小觑了。这一点对于儿童来说尤为关键,因为儿童的脏器相对娇嫩,新陈代谢速度快,但代偿能力却相对较弱。假如在蚊香液中的有害成分得到降解之前,就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粘膜进入体内,那么很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对于家中有小孩、老人或孕妇等敏感人群的情况,建议尽量避免使用任何驱蚊产品,而应优先选择蚊帐等物理方法来驱蚊。若确实需要使用驱蚊产品,务必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且注意不要长时间持续使用,尤其是在空调房间内整晚点蚊香,这种做法的危害性更大。

此外,市面上存在一些劣质蚊香,其中将原本的菊酯类成分替换成了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尽管这样的替换增强了驱蚊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毒性也大幅增加。幼儿对这类物质极为敏感,倘若在空调房间等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使用,很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甚至出现头晕、胸闷等中毒症状。同样,电蚊香液也存在类似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