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0年的一天,许世友正在办公,突然电话响了,他拿起电话还没开口,电话那边的人便说:“喂,司令,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这些大米是免费支援27军的的吗?我们现在过的已经十分困难了怎么还要钱呢?”

许世友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是派人给27军支援大米,但是都是免费的,于是便说:“我派人去送大米,但是没派人问你们要钱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话那头的人听了之后也有些疑惑,于是说:“不是你派来的还能有谁,我们现在不属于南京军区了,就要收钱了是吧?”

许世友说:“等我打个电话问问给你回复”,电话那头的人听了之后说:“那行,我等你的消息。”

这打电话的人又是谁呢?为何跟许世友将军说话这么冲呢?

免费大米却收钱?

原来这打电话的人叫尤太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少将之一,这次打电话是因为中央军委下令,南京军区所属的27军转隶道北京军区,移防到张家口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军的军长就是尤太忠,他收到命令之后,向许世友表明了态度,自己一定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27军是许世友从胶东时期带的部队,尤太忠格外上心,几天时间就完成了人员收拢,物资装车等工作。

终于到了移防的这一天,许世友专门赶过来送别,他对尤太忠说:“你多上些心,一定要把队伍带好了,有困难就打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太忠听完之后拉着许世友的说:“司令,您放心,我保证将27军带的好好的,不辜负您的期望。”说罢对着许世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就这样,27军向着张家口地区出发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尤太忠向许世友汇报部队情况,尤太忠表示突然收到移防的命令,虽然大部分工作都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但是很多家属还没来得及搬迁和随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27军之前长期在南方生活,现在突然到北方,许多士兵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好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基本也都适应了,但是目前最大问题是吃饭问题。

之前部队生活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南方,吃食方面也多是大米,现在换了地方吃的多是窝窝头一类。很多士兵吃不惯,吃的方面不适应身体就容易出现问题,许多人都病倒了。

所以现在他向许世友说能不能支援一批大米,让这些士兵们先吃大米过渡一下,许世友听了之后很快便安排后勤部支援了一批大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许世友挂了电话之后便去问后勤部的人是怎么回事,后勤部的人汇报说他们以为是应急支援,并且这一批大米数量不少,于是没有请示就派人结账了。

许世友把他们骂了一顿,对他们说这批大米是免费支援的,并让他们把派去结账的人喊回来,随后又给尤太忠回了个电话说明了情况,尤太忠听完之后才消气。

我们从这件事里也能看出来尤太忠和许世友之间的交情有多深,两人都红四军出来的,并且都是河南信阳人,许世友之前曾经说尤太忠有些特殊,那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铁血虎将 奋战沙场

尤太忠长得鼻大嘴阔,双耳奇长,颇有京剧中武生的长相,家境贫寒,从小放牛为生,在他经常放牛的地方有一个私塾,由于没钱上学他经常趴在窗户边听里面的学生朗读《三字经》,一来二去自己也会背了。

在战争年代,一次尤太忠从我军根据地总部回来之后,对着地图,将军队出发的时间,途径的地方一次不差的说了出来,当时有人说他过目不忘,不过尤太忠听了之后说:“人家用笔记,我只能能用心记,谁叫文化不够呢,不记清楚怎么行,打仗可不是儿戏,那是要死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期间,尤太忠带领部下攻打鱼台,然而由于判断失误,导致第一次交火中我军处于劣势,这时政委杜义德打来电话说:“怎么搞的,一个小小的鱼台都打不下来。”

尤太忠听完之后,电话一挂就奔赴前线,亲自指挥,将士们看见旅长来前线,一个个都备受鼓舞,奋勇杀敌,尤太忠自己也带上装备和将士们一起冲锋,结果自己的右腿不幸中弹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侵华日军对太岳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扫荡”,敌人们从各个地方向太行山区进攻,企图进击太岳军区领导机关,尤太忠此时任386旅17团团长,在敌人发起进攻之后他负责掩护领导机关转移。

当转移完毕之后,尤太忠迂回到日军后方伺机寻找机会歼灭敌军,然而对我军实施突袭的日军也在这个时候赶到,一场大战随即展开,日军利用火力优势从多个方向围击我军部队,尤太忠利用地形优势占领制高点和敌人厮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长时间的战斗,日军被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击退,不得不撤退准备休整一番再战,尤太忠根本不给敌人有喘息的机会,晚上趁着夜色,他带领士兵们跳出了包围圈。

随后他们到了日军运输物资的一条运输线上,尤太忠准备在这里设埋伏,当他们埋伏设置完毕之后,侦查员来报告说日军朝这个方向过来了。不一会日军进入了埋伏圈,尤太忠一声令下,日军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自己人已经牺牲了七七八八。

剩下的敌人看情况不对,慌乱逃命,随后他们将缴获的武器全部带走,粮食等一些物资分给了当地的老百姓,等日援军赶到之时他们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但是要进大别山就得先过汝河,汝河河堤陡峭,水流湍急。

这天夜里刘伯承、邓小平来到临时指挥所部署任务,这个时候国民党军队正在后方追来,我方先头部队还在激战,一番商讨之后,刘邓首长下令18旅旅长肖永银前向发展,16旅旅长尤太忠率领部下不惜一切代价掩护我军部队过河。

面对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尤太忠手上的兵力明显不足,但是他明白,这场战斗的成败关乎我军之后的战略部署,这时他只想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还没亮,国民党军队便开始发动轰击,一时之间火光冲天,但是尤太忠临危不惧,在他的指挥下我军拼死和敌人周旋,一场激战之后我方损失惨重,本想调兵增援,但是经过思考之后尤太忠决定先用现存力量和敌人火拼。

但是由于敌人的军队数量多于我方,还是被占领了一部分地区,尤太忠趁着敌人刚占领,装备部署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出击,等到敌人集中向前推进的时候,一颗颗手榴弹向敌人抛去,打了个敌人措手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尤太忠用比敌人少的军队数量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让刘邓大军安全的度过了汝河,向着大别山方向前去。

忠肝义胆 有血有肉

建国之后,一场政治之风席卷全国,尤太忠也不例外。但即使是受到批判,尤太忠也绝不低头,当时他还和肖永银将军将去世的陶永忠将军的三个孩子妥善安置起来,这在那个年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1960年的一天,尤太忠去包头监狱视察,看到了许多曾经的老干部被打倒,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他看了之后心里十分难受,于是便对包头的领导们说:“你把他们放出来,烧点热水,让他们洗洗澡,再把衣服用热水烫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领导们听完之后支支吾吾不敢应答,过了一会说:“他们都是犯了错的人,我要是把他们放了出来有些不好吧。”

尤太忠当然知道他们口中所谓的“犯错”是什么,然后说:“放!,有什么事我负责。”

虽然当时有很多人不支持尤太忠的做法,但是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人都觉得尤太忠是个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人,只不过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他们没有办法说出来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一年,尤太忠任职广州军区司令,这时上级安排广州军区排演话剧《北上》,当时尤太忠将剧本看了又看,说:“谁爱演谁演,我们军区不演这个。”

军区政治部知道之后说:“不演的话,不好向上面交代。”

这个时候他的夫人王雪晨也说:“怎么就不能演了?”

尤太忠回复道:“有什么不好交代的,你不好说我来说。”

后来尤太忠给总政文化部部长打了个电话说:“你们这个戏我们不演。”说完又加了一句“管他谁的指示,在我这都不好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为什么不愿意演呢,因为剧中的一些情节扭曲事实,将一些别人犯的错误强加到红四军头上,由此也可以看出尤太忠刚直不阿,品行高尚。

1973年,邓小平回到北京,尤太忠知道之后赶忙前去探望,见到邓小平之后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当时邓小平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几乎没人前去拜访。

邓小平也惊讶尤太忠怎么突然来了于是便问:“啊呀,你怎么敢来的?”尤太忠说:“您永远是我的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小平爱抽烟,尤太忠是知道的,但是可能是太激动了居然忘了给邓小平递烟,还是邓小平从口袋里拿出来一根递了过去。

看到自己的老政委之前做了那么多贡献,如今门可罗雀,只能抽劣质烟,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赶忙拿出自己来之前买的中华烟,当时中华烟可是稀缺物品,平常人家都舍不得买,尤太忠这次来看望邓小平足足买了五条,可见邓小平在他心里的分量有多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赶紧拆开一包给邓小平点上,吸了两口之后邓小平说:“唉,好久没有抽到这么好的烟了”听到邓小平这么说,尤太忠的眼里不仅泛起泪光。

1985年,许世友将军去世,许世友将军有个愿望就是死后和母亲葬在一起,为此中央领导人特批他土葬,为了不引起舆论风波,许世友的葬礼也极其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在逝世之前给儿子寄去了50元,吩咐他为自己打一副棺材,尤太忠知道之后,专门为这位友人定做了一副楠木棺材。

当时有人指责尤太忠铺张浪费,然而尤太忠说:“许世友将军一生战功赫赫,为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生前有个愿望就是和母亲葬在一起,如今这个愿望中央已经批准了,我为他定一副好棺材送他最后一程怎么了?要说什么就冲我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许世友将军去世十几年之后,尤太忠将军也因病在在广州逝世,享年80岁,

按照生前嘱咐他的骨灰被撒入大海。

在尤太忠的书桌上有一对黄山镇石,上联写到:品在竹之间,下联:格在梅之上。

回顾尤太忠将军的一生,真可谓是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忠肝义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