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火车里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最近,我就看到了一位阿姨用废旧火车厢装修成的蜗居,真的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63岁的朱莉阿姨,在六年前买下了一节废旧的火车车厢,她将其运到离镇子不远的树林中,并在旁边搭起小屋,两者相融后,拥有了客厅、卧室、厨卫等主要家居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屋内的面积大概有500平方英尺,换算下来大概是46平方米,入住六年时间以来,朱莉阿姨一直保持着这种归隐田园,和住在废旧火车上的新鲜感,这心态还让人有些羡慕呢~

废旧火车厢基本信息

朱莉阿姨说,这节废旧火车厢本身已经退役,重要零件被拆走,徒留一个空壳。

▲废旧火车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它运送到这里,再在它旁边搭建小屋,属实大费了一番周折,但完成后效果却还挺不错。

  • 火车车厢本体并未做太多改变,保留了能保留的全部外观,只是重新刷了防锈漆保养了一遍,并利用原先的接口改造了水电管路,接入镇上的供水供电。
  • 车厢内主要留给了一间卧室、一个工作间,和一间开放式厨房,其余包括卫浴和客厅在内的生活区域,放在了旁边的小屋内,小屋本身也抬高,与车厢门相连。
  • 入住六年时间里,朱莉阿姨大多时间是一个人住,休息日的时候有家人朋友来探望,即便留宿,小屋内的隔层卧室也住得下,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感觉。

从屋外平台进入小屋玄关

火车车厢前后门被保留,但如今正门却留在了小屋的甲板上。

▲门外相当于露天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门外相当于一个露天阳台,进入其中,没有明显的玄关,只是将随身物品和钱包钥匙等物随手放在面前的小书桌上,既不浪费空间,又很方便。

右手边是小屋的范围,前面也说到了,包括客厅、卫浴和一间隔层卧室,但我们先跳过它聊重点,向里面的火车车厢空间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屋和火车车厢之间通铺了地板,虽说有接缝,但身处空间中完全感觉不出来突兀的拼接痕迹,宛若将二者内部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二”字形的户型。

工作台与开放式厨房

车厢上的开窗被巧妙利用,正对小屋和车厢通道的位置,放下一张工桌,连接开放式厨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日里,她会在这里做一些缝纫或其他的工作,采光足够的同时,窗外就是树林植被,累了抬起头望望窗外,也觉得格外悠闲惬意。

朱莉阿姨说,自己买下它的时候,其实屋内已经是破旧衰败,锈迹斑斑了,所以就没有一味地去选择保留原始样貌,而是重新翻修了白色和木色的主题,它也沿用到了一旁的橱柜上。

▲小厨电放置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厨房的水槽对面,是专门放置小橱柜的台面,家里通水通电,但并没有燃气,朱莉阿姨平时做饭,基本都是用电磁炉和这些小厨电,或是做些速冻食品,六年也就这么过来了。

厨房旁,还有个小小的储存间,包括一些生活杂物、食材调味品之类的东西都收纳在这里,一道帘子进行阻隔后,也不会让蜗居显得太过杂乱。

过道另一侧是卧室

连接小屋和火车车厢的过道,也将车厢内的生活空间分成两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才说到的厨房对面,是朱莉阿姨的卧室,一张从中古市场淘来的旧柜子、一个利用车厢内原本铁皮柜改成的通顶大衣柜分置两侧,给家里增添了更多的收纳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头顶的挂杆也为小家增加了洗衣晾晒的功能,而燃木炉放在过道旁边,更是能在天气转凉时,给家里带来丝丝暖意,可以说住在这里过冬,全靠它了。

火车车厢旁小屋内的客厅

转身回到车厢旁搭建的小屋内,这里的客厅空间相对宽敞一些。

▲客厅的长沙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3岁的朱莉阿姨,很喜欢窝在这张大沙发上看书、看电视,平日里没事儿就会叫上几个朋友来这住上一阵子,客厅的沙发区域也成为了一帮姐妹谈心聊天的地方。

比起很多居无定所的房车生活来说,她的这间火车车厢蜗居要舒服很多,不说水电不愁的问题,单说有网、有电视信号,就能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哦对了对了,车厢旁边搭建的小屋是一个尖顶造型,但因为底部被垫高,层高算不得太充足,只好将吊扇灯装在最高处,避开了客厅的横梁,夏日纳凉略微逊色。

利用隔层空间做小卧室

客厅另一边,还利用有限的楼层高度,装修出一间隔层小卧室。

▲客厅旁的大柜和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梯子就戳在她从家里搬来的大柜旁,这组大柜也是家中的收纳关键,零碎杂物都可以收纳其中,也难怪住了六年的小家,还是这么整洁干净。

搬起梯子,挂到旁边的隔层边沿,就可以顺着它去往隔层上的卧室,当然,毕竟朱莉阿姨已有63岁,平日还是很少爬上爬下的,大多时候她都睡在火车车厢里的主卧室。

▲隔层上堆放杂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隔层上的过渡区堆放杂物,旁边才摆放床垫做成一间小小的阁楼次卧室,家人孩子们来这里时,最喜欢钻到这间次卧室上,而此时的她,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都值了。

当然,毕竟小屋层高不足,隔层次卧室上并不能站立行走,即便是最高处也只能供人半坐在上面,这点确实无奈,但想想本来家里就只有46㎡,能多间卧室总是好事儿。

卫浴做干湿分区

小屋的尽头,用推拉门隔断了家中的卫生间和浴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节省空间,推拉门做成隐藏式滑轨,打开后门扇能紧贴墙壁,收入格槽内,不仅不会影响进出卫生间,又避免了开门时占地的问题。

▲浴室淋浴间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沐浴方便,63岁的朱莉阿姨特意将淋浴间做大了些,用玻璃淋浴房进行隔断完成干湿分区,再加上旁边有明窗,可以将洗澡时的水汽潮湿迅速排出,不会弄得到处都是。

洗手池放在中间,底部做柜子收纳各种日常清洁洗漱用品,再旁边就是家里的马桶了,因为可以冲水,就并未选择堆肥式马桶,而是做抽水马桶,在不远处挖出黑水池。

火车车厢外的改动

这一节火车车厢外,也做了些简单的装修改动。

▲保留原本的窗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的窗扇得以保留,从外面看,这居然还是个“南北通透”的户型,只是把靠近卧室一侧的窗户封上,晚上睡觉休息更有安全感一些。

轮子、铁轨刚好抬高了这间蜗居,起到防水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在炎炎夏日起到降温的作用,即便没有空调,住在林中的火车车厢内,也能保持凉爽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电管路利用原本的开口进行改造,只是更加注意了它的密封性,毕竟放在这样一片林地里,防虫防潮还是要格外留心才行。

文末结语

到此为止,我们也算是参观了一遍这位63岁阿姨的废旧火车小家,是不是觉得眼前一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然,住在这里有诸般不便,但朱莉阿姨能在这里一住就是6年时间,想必也是真的喜爱这种生活方式,或许无论他人觉得如何,只要自己喜欢就足够了,不是么?

如果换成是你的话,又能不能接受在这样一个火车车厢里,住上6年的时间呢?

感谢阅读!

(图片:Florb,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