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6年,中南海紫光阁外,阳光明媚,微风不燥。风徐徐的吹,花乱乱的开,放眼,皆是一片盎然的盛景。

周总理和妻子正在屋外来回踱步,似乎在等待一位客人。

不一会儿,一辆小汽车径直开来,停在了周总理夫妇身旁。

人还没下车,一阵开朗的笑声入先传来,从车上下来的的正是陈赓和一位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陈赓来,周总理笑着说道:“我可是已经在屋外恭候你们多时了,这位年轻人就是你说的烈士遗孤吗?”

陈赓把年轻人拉到自己身边,对总理说道:“总理。这次你可要表扬我了,我可是立了一个大功,您猜猜他是哪位烈士的儿子啊。”

周总理左看右看,半天想不出来,对着陈赓摇了摇头。

陈赓认真说道:“总理,他的父亲曾经还是您的战友,你们还是同样从黄埔军校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理此时好像已经猜出了答案,缓缓说道:“难道,他是彭干臣的儿子。”

陈赓点了点头,总理望着孩子不由得陷入一阵悲伤当中。

那么这位烈士彭干臣到底是谁?他与周总理之间到底又有着怎样的交情?

相同追求

1899年,彭干臣出生于安徽英山县一处农民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彭干臣父亲就很看重对于儿女的教育事业,在当时的家庭中也不常见。

正是因为父亲的支持,彭干臣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学校里,他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盼,从小成绩优异,懂事有大局观

就连老师也不止在他父亲面前多次表扬他:“你生了个好儿子啊,我教书十几年了,头一回遇见一个聪明还让人放心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马克思主义思想正在学校盛行,而彭干臣也接触到了这一思想。

并在当年四月,加入了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人士

当时军阀的暴行引起了各方群众的不满,一些爱国学生纷纷站了出来。

和军阀对抗过程中,学生们因为寡不敌众,其中一名学生还被残忍杀害。

但这一事件也没有就此磨灭彭干臣对于革命救国的决心,在一次同学们聊天中,他说道:“现在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救我们的祖国,不能再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年,在陈独秀的组织下,安庆市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党组织。

彭干臣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我党,从此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黄埔军校成立之后,我党组织还特意找到了彭干臣,并对他说道:“彭干臣同志,组织经过商量好准备把你送往黄埔军校继续学习,你愿意去吗。“

彭干臣对于这一机会自然十分珍惜,高兴的说道:”我愿意服从组织一切安排,进入军校,也是我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当时,周恩来已然是政治部主任,也是第一次遇见了彭干臣。

周恩来询问了彭干臣家里情况,并问道:”军校可是很苦的,你为什么要报考军校“。

彭干臣坚定回答道:”周主任,我看到了太多百姓流离失所,旧政府腐败无能,我就是想来多学些知识,将来有朝一日能够报效国家。”

两人越聊越多,想法竟然也不谋而合,可谓一见如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过多久,东征就开始了,而彭干臣和所在部队也加入了这场战斗。

但敌人始终畏缩在城墙里,不肯露面,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打开一条路。

彭干臣不由分说站了出来,对长官说道:“我愿意成立一支敢死队,为大部队的进攻打开一个突破口。”

这次战斗取得了胜利,但彭干臣也不幸被子弹打中,好在没有大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此,彭干臣成为了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也成为了我党一名重要组织成员。

英勇就义

在当时北伐结束后,蒋介石方疯狂找寻我党积极人士,并将其秘密抓捕。

而彭干臣也回到了上海,在当时爱国人士李次山的介绍下,彭干臣认识了后来的妻子江鲜云。

两人情投意合,一见如故,迅速坠入爱河,几个月后,一对新人喜结连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闻彭干臣结了婚,跟随蒋介石的一位曾近同僚特此来祝贺,并对彭干臣说道:“你刚结了婚,蒋委员长特此让我来对你表示祝贺,并让我给你传达,不要再跟随共产党了,加入国民政府吧,不会亏待你的。“

彭干臣顿时严肃起来,义正言辞说道:”你去给蒋介石代句话,他痴人说梦,跟随蒋介石早晚都会完蛋的。”

新婚后不久,彭干臣就找到了周恩来,希望能留在他身边继续革命工作。

几个月后,经我党组织商量后指出。在上海成立一个高级将领培训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委任教员,彭干臣协调相关后勤工作。

而在当时,上海还处在大氛围敌方笼罩之下,每天都有特务去家中排查,找寻我党人士。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彭干臣的部署没有出现过一次意外,周恩来还特此表扬到:“这份工作交给彭干臣同志是找对人了,真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将才。”

而江鲜云也十分支持丈夫彭干臣的工作,在丈夫的影响下也加入了我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的一天,周恩来找到了正在工作的彭干臣,对他说道:“彭干臣同志,现在形势过于严峻,组织希望能有一位干部离开上海,前往赣东北根据地指挥工作,现在我来问问你的意见,你是想去往赣东北还是继续留在上海。”

彭干臣不由思索回答到:“去赣东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愿意服从党组织的一切决定。”

周总理缓缓说道:“其实我是希望你能留在家人身边的,毕竟你的孩子也刚刚出生。”

彭干臣沉思了一会儿,平静的说道:“我相信,等他长大成人之后,会理解我现在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离别前夕,彭干臣将妻子喊到了屋外,平静的说道:“孩子也刚刚出生,但如今赣东北形势严峻,我必须要赶过去,如果这次不能回来的话,孩子以后就交给你了。”

妻子江鲜云满含热泪望着丈夫说道:“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等你回来,孩子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他的。”

但天有不测风云,我军在皖赣边连连胜利,这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派遣大军围追堵截方志敏和彭干臣带领的部队。

在红军战士顽强的拼搏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并往南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撤退过程中,在江西上饶怀玉山区再次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

彭干臣此时没有放弃,依旧继续和敌人战斗。

在击杀数名敌人后,最终寡不敌众,不幸中弹身亡。

得以善待

彭干臣去往赣东北地区之后,江鲜云就一直带着孩子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周总理也一直没有放弃找寻彭干臣,得知彭干臣牺牲消息之后,仍不遗余力寻找他的家人。

最终在1956年,陈赓在茫茫人海中终于找到了彭干臣的儿子彭伟光。

但彭伟光从小对父亲都没有太多的印象,在陈赓家中还问到:“伯伯,你跟我的父亲关系好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陈赓微微一笑回答到:“孩子,你父亲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为了国家甘于奉献,舍生取义,还帮助了不少老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后,陈赓接到命令要去北京参加一次会议,他还特意带上了彭伟光。

上车前,彭伟光还问道陈赓:“伯伯,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去见谁啊。”

陈赓回答到:“孩子,我们去中南海,去见周总理。

不一会儿,陈赓乘坐的汽车就到达了中南海,周总理夫妇此时正在门卫焦急等待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来人后,陈赓得意说道:“总理,这次我可是办了一件大好事,给你们带来了一位难得的贵客。

周总理上前摸了摸孩子的脸,问道:”孩子,你父亲是谁啊。“

彭伟光两眼注视着周总理,说道:”周总理,我父亲是彭干臣,我就是彭干臣的儿子。“

周总理听到这个名字后,顿时回忆涌上心头,好一会儿都没说出话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夫人邓颖超此时也满含热泪,一把将孩子拥入怀中,说道:”孩子,我们终于找到你了,这些年你们都去哪了啊,你母亲现在还好吗。”

彭伟光顿时也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说道:“我的母亲很好,她也会常常提起你们。”

周总理连连点头,高兴说道:“孩子,你长得真像你的父亲,太好了,我们这些年的寻找终于没有白费,终于见到你们了。”

周总理还拍了拍陈赓的肩膀说道:“这件事你办的非常好,给你记一大功,今天这么大的喜事,晚上都去我家里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周总理夫妇还将彭伟光收为养子,对他言传身教。

几年后的国庆节,周总理还特意将彭伟光带到天安门城楼观礼。

在这里,彭伟光见到了毛主席,得知他是烈士彭干臣的儿子。

主席特意拉起他的手,说道:“你的父亲是一名真正的英雄,也是我们军中一名不可多得的将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在此后彭伟光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候,周总理都会对他善意的提醒及警示。

彭干臣的伟大事迹,永远铭记在后代的心中。

他是民族的英雄,更是伟大祖国的脊梁。

正是因为有了成千上万像彭干臣这样的烈士,我们如今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为国家的奉献,为人民的排忧解难,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无论困难多么艰巨,我们都应该坚持信念,为了正义和真理而努力奋斗。

每个人都有机会为了正义和理想而努力,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磨灭的力量,它将激励着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