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摇摇欲坠,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因为三大战役的失利,引咎辞职,辞去民国大总统的职务,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宗仁上台后,不得不面对一片糜烂的局势,他为了保证国民党的统治,向我党提出和平谈判,其中就提出“划江而治”。毛主席对于这个的条件坚决不同意,直接大手一挥,号令解放军渡江。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直接击溃沿江防御的国民党军,并在4月23日解放南京,彻底宣告国民政府对大陆的统治宣告终结。

为什么李宗仁等人会提出“划江而治”的主张?毛主席在下令渡江的时候,又顶着哪些压力?
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在背后支持着国民党,哪怕是苏联也是更看好国民党。在1948年的时候,因为欧洲爆发柏林危机,将两个大国的精力全部吸引,而我军趁此机会,发起三大战役,奠定胜局。当美国和苏联想要干涉中国战局的时候,发现局势已经完全不在他们掌控之中了,但还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开始对中国共产党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李宗仁上位,他在美国人的支持下,向我党提出和平谈判,正式提出“划江而治”。他们认为我党大概率会答应这个条件,因为他们认为解放军在经过三大战役后,需要进行休整,并没有足够的战力发起南下,同时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会给美国和苏联一个面子。

因为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对于他们来说,中国的统一根本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因此,在双方进行谈判的时候,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直接对毛主席施压,甚至还威胁称一旦过江,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失败。但是毛主席认为这种所谓“划江而治”得到的和平只是一个短暂的和平,根本没有意义。纵观历史,一旦形成南北对立,再想要实现统一就要耗费更长的时间,百姓所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因此坚持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人民共和国,任何形式上的分裂都是不可接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虽然也明白战士们辛苦,但是为了中国革命,必须如此。此外,毛主席也看出如今的国民党只是外强中干,表面上看起来有着美国的支持,还占据半壁江山,实际上早已不堪一击,因此下达渡江的命令。

当解放军战士发起渡江战役的时候,美国和苏联虽有不甘,但是鞭长莫及,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国军长江防线的稳固,没成想所谓的长江天险就如同一张纸一般,解放军进军速度快到难以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新中国建国的时候,除了西南地区的国民党还在负隅顽抗,其余地区已经全部得到解放。蒋介石只能退往台湾,而李宗仁也发现国民党仍旧在蒋介石手中,因此没有选择前往台湾,而是以治病为由,前去香港。美国和苏联最终只能无奈接受中国统一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