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27日,中美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宣告朝鲜战争结束。

这场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伤亡36万人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朝鲜半岛近70年的和平。

据统计,除了被民政部、总政治部确认为光荣牺牲的197653名烈士之外,还有25621名战士至今下落不明。

他们或是被俘之后不知去向,或是早已战死沙场,因为种种原因,遗骸无法辨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结局如何,国家都始终不会遗忘他们,有关部门也一直都在寻找他们的下落。

为此,退役军人事务部开展了一项名为“忠骨计划”的DNA采集工程,通过比对家属DNA,验明了不少无名遗骸的烈士身份,为失踪者的结局画上了句号。

但是,有这么一起失踪事件,困扰了我军数十年。

1951年的一天,作战处同志在清点减员人数时,发现某连队有五名女兵与队伍脱离了联系,并且一直找不到遗体,所以无法将其归为战斗减员。

据战友反应,这五名女兵是在同一天失联的,除此之外查不到任何线索,这件事也就成了一桩悬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2001年的一天,一个美国女人的到来,才为世人揭晓了这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泛黄的画像,尘封的往事

这个女人名叫玛丽,是一位美国记者,2001年10月25日,她搭乘飞机跨越大洋,千里迢迢来到中国首都。

飞机在机场刚着陆,玛丽就在随从的带领下径直前往北京军事博物馆,很显然,她不是奔着旅游观光来的,肯定是有要紧的急事。

这名美国记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到底是为了什么?她跟中国到底有什么不解之缘?或许,答案就在她手里那一沓泛黄的画像上。

一进门,没来得及握手,玛丽就从包里拿出一沓画像,小心翼翼地递交给博物馆工作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人员数了一下,一共有五张,画像上的姑娘,明显是中国人的面孔。

随后,玛丽向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五幅画像,是当年那五名失踪的女战士留下的,她知道这些姑娘的下落。

玛丽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女战士牺牲的时候,玛丽就在场,她亲眼见证了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起初,工作人员对玛丽说的话将信将疑,但出于职业素养,还是把这件事汇报给了上级。

一听到有失踪战士的下落,很快,一支由军方和文史专家组成的调查团队就接见了玛丽。

调查人员询问了玛丽许多战场上的细节,并逐个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她说出那个关键的时间段——1951年8月中旬,在场的专家们才拍板说道:“此人所述属实可信!”

那么,在朝鲜战场上,这个时间段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能让专家们笃定此人可信?

1951年8月,夏秋之交,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了第二阶段,“联合国军”总司令也从麦克阿瑟换成了李奇微。

在秋夜肃杀的凉风中,一场可怕的战略阴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话说自打1950年底美军临阵换将之后,“联合国军”指挥部就采纳了李奇微提出的磁性战术。

先是以放弃汉城为诱饵,吸引志愿军深入,再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猛烈反扑,狠狠重创志愿军的南下攻势,我军伤亡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李奇微又以切断后勤补给线为目标,于八月中旬对我军连续发起了著名的“绞杀战”。

一时间,停泊在美军两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顷刻出动,组成大机群编队,在地面火炮的配合下,对准我军补给线所在的桥梁与铁路就是一通狂轰滥炸。

这一行动,一连持续了十个月,交通线的封锁,给我军的后勤补给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这时,彭德怀总司令敏锐地察觉到,美军的战术变化莫测。

经过第一阶段的经验教训,美军高层早已撤下了那些傲慢的军官,而这个新来的李奇微也绝非等闲之辈,用之前对付麦克阿瑟的方式对付他是没有用的。

为了保存实力,彭德怀司令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战术调整,战略撤退,战线收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证明,彭德怀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

在美军轰炸机的穷追猛打之下,志愿军的补给工作已经变得相当困难,这时如果再南下深入、拉长战线。那么我军就很有可能陷入分割包围的绝境。

中央最终采纳了彭德怀的提议,大部队开始朝三八线的方向战略后撤。而这五名女战士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大背景之下。

五名失踪女兵的身份揭露,竟与画像一一对应!

战争史专家向众人介绍完当年的局势后,档案馆工作人员又翻出了那五名失踪女兵的资料,她们分别是卫生员张兰、王招娣、王文慧以及宣传兵李毅力、孙娜娜。

工作人员将玛丽递交的画像与这五名女兵生前的照片一一比对,发现真人的相貌特征和画像基本吻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推断,玛丽提供的这份证物极其可信。

那么,又是谁会有如此精湛的画技,能将五位女兵的相貌特征惟妙惟肖地记录在画纸上呢?

原来,这五名女战士中,有一位在入伍前本是美术老师,参军后负责绘制宣传画报,而这名女兵正是李毅力,想必这些画像就是她画的了。

时间、地点、人物,全部吻合,专家宣布,这桩悬案尘埃落定。

随后,博物馆办公室内,众人聚精会神,倾听着这位白发苍苍的美国记者将五幅画像的来历娓娓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玛丽不是一般的记者,她虽是文职出身,但却热爱冒险,朝鲜战争爆发后,她主动请求报社将她调往危险的朝鲜半岛报道战况。

凭借着战地记者的身份,玛丽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片土地硝烟四起、满目疮痍的惨状。

但这还不能令玛丽满足,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她多次请求大部队带她一起行动,部队走到哪,她就拍到哪。

起初,玛丽的请求遭到了长官的严词拒绝。

因为随军记者都是要经过专业训练的,右手能扛枪,左手能拍照,而玛丽作为一家报社派来的战地记者,资历显然不够,并且她不是男人,前线的苦她吃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擅自带一个平民上前线,万一出了什么三长两短,军方也会颜面扫地。

可玛丽依然是不见黄河心不死,不断地去纠缠那些军官。

终于,她的勇敢打动了一个少尉,他犟不过玛丽,而刚好手头上有一个不太危险的侦察任务,今天就勉为其难带她过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玛丽高兴得合不拢嘴,而令玛丽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目睹的一切,将令她终生难忘。

侦察小队在少尉的带领下,前往一处山林扫荡。

根据之前的情报来看,这里有些许志愿军战士在坚守阵地,他们当中以伤员居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军连续多天的猛烈进攻下,他们与大部队走散了,只能就地扎营,坚守阵地,安置受伤的同志。

少尉此行的目的是想抓几个活的,套出情报,当天夜里,小队终于发现了一处阵地,当即发起突袭。

意想不到的是,当晚的战斗异常激烈。

志愿军战士势单力薄,但依然顽强抵抗着,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一仗,战士全军覆没,没有给敌人留下一个后路。

少尉本以为这次行动会轻松收尾,没想到付出这么惨痛的代价才拿下一个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误以为是情报有误,就让手下打扫战场。

结果发现,死去的战士身旁,不是担架、拐杖,就是义肢,身上还缠满绷带,看来,自己今晚是被伤员重挫了。

连伤员都能爆发这么强的战斗力,可见志愿军的意志有多坚强,这与之前报纸上的宣传完全不同,看到这一幕,玛丽恍然大悟。

巾帼不让须眉,三名女兵冒死掩护伤员撤退

与此同时,对讲机的另一头,传来侦察小分队的报告——他们用望远镜观察到,远处有志愿军卫生兵带着重伤的战士往包围圈外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功的机会来了,这次一定要抓活的!”

在少尉的带领下,侦察小队顷刻出动,堵住去路,形成包围圈。

玛丽跑不过美国大兵,被晾在一旁,等她抵达现场时,战斗已经打响了。

枪声越来越近,玛丽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走散了。

走着走着,不小心绕到了志愿军的后面,这时,她惊讶发现,与美军侦察队交战的,居然是三个女兵。

原来,这三个女兵为了掩护伤员撤离,选择留下来吸引美军的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那些伤员已经离旧营地很近了,旧营地撤退时没有带足补给,而这些伤员只要再走一段路,就可以在旧营地里拿到补给。

有了这些补给,伤员和剩下的卫生兵就能再走一段路,与大部队接应,所以,时间分秒必争。

不得不说,三位女兵的调虎离山计十分成功,把少尉一行人耍得团团转。

女兵们灵活迂回着,躲过敌人一波又一波追击,再加上这一带地形复杂,暗哨特别多。

少尉一时间也搞不清楚敌人有多少,于是就让手下减缓收缩包围圈的速度,切忌冒进,避免伤亡。

就在三位女兵准备突围时,意外发生了——不远处,传来阵阵枪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位女兵前去查看,原来,是宣传队的李毅力和孙娜娜被美军包围了。

战友被围,岂能坐视不管?眼看她们就要被活捉,躲在山石后面的三位女兵连忙出手,对准敌人没有掩体的空档,就是一阵扫射。

一阵枪响过后,敌军被吓得连连后退。

李毅力和孙娜娜趁乱,互相搀扶着,跑向战友的位置,就这样,一行五人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第二天,侦察兵找到了玛丽,并带着她与小队会合。

看到玛丽,少尉气不打一处来,劈头盖脸一顿骂。昨晚行动的时候,让一个士兵带着她原路返回她不听。

现在可好,再往前,走出这片林子就是战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玛丽来不及解释,连忙向少尉汇报了她当晚看到的情况。

少尉听后,立刻转怒为喜,心想,要是把敌人女兵投降的照片拍下来,刊登在报纸上,将会带来不错的宣传效果。

另一边,女兵一行五人已经穿过了丛林,趟过了小河,躲进了一个山洞里,昨晚的战斗,她们拯救了战友,却让自己错过了撤退的时机。

她们拼尽了全力,也没能摆脱美国人的围追堵截,身上的干粮维持不了多久,地上的血迹也暴露了她们的位置。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正当她们退无可退之时,美国人似乎停止了追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的画像

她们也猜到了,美国人这是想让她们主动投降,因为旁边有记者拍着,所以正好可以给这些美国佬一个展现“绅士风度”的机会。

美国人想得倒是挺美,殊不知,女兵们已经下定了必死的决心。

不知过了多久,山洞深处传来一些人为的声响,再加上她们一行人躲到山洞之前,就已经发现了一些有人生活过的痕迹。

于是抄起枪往洞穴深处探路,定睛一看,原来山洞里坐着一个孕妇。

孕妇当场被女兵吓晕了过去,不过,看她穿的衣服,应该是朝鲜本地人,最近美军狂轰滥炸,很多百姓都躲到了山洞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兵将孕妇搀扶到一处宽阔的地方,这时,孕妇捂住肚子,面露难色,看来是要生了。

情急之下,女兵用剩余的医疗用品,为孕妇止住了血,帮助她顺利分娩。

可是,现在的情况并不乐观,孕妇此时此刻已经虚脱了,如果没有及时获得治疗和营养,必将死在这山洞里。

恰逢此时,美军正在山脚下喊话,一行人于是决定,先诈降,作为条件,让美国佬把这对母子送出山洞。

毕竟美国佬那边有记者在,不会对平民怎么样的。

待到朝鲜孕妇恢复些许体力后,女兵们决定让没有携带武器的玛丽接走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样的条件,少尉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毕竟这是一个向媒体展现美军“人道主义”的好时机。

目送母子离开,确认母子平安后。

山洞里的女兵们面面相觑,最终达成了默契,他们知道,殉国的时刻到了——就算是付出生命,也不能让祖国蒙羞!

这时,宣传兵李毅力拿出纸和笔,给在场的战士们画了肖像————这些女兵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献给了革命事业,而这一张张画纸,记录下了她们最美好的模样。

敌人在喊话,按照约定,轮到她们投降了,可她们却还没出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尉等不及了,就派遣手下进山洞里把她们抓出来。

美国大兵缓缓靠近山洞,五名女兵面无表情地走出洞口,玛丽早已架好了相机,准备把女兵举手投降的样子拍下来。

还没等她按下快门,突然,一声巨响划破天际,山摇地裂,浓烟冒出,美国大兵的残肢被炸飞十几米远。

原来,是五名女兵各自拉响了身上的手雷,在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与美帝国主义者同归于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们用自己的牺牲,保住了一个异国孩子的生命,也守住了人民军队的荣耀。

战斗结束后,玛丽率先进入了山洞,意外发现一个石头下垫着几张画纸。

她知道,这要是被少尉他们发现了,非撕了不可,毕竟美军见不得志愿军的英勇事迹被世人所流传。

这些画像,作为最后的证物,一定要好好保存着,待到两国和平时,再将其物归原主。

抱着这样的信念,五十年后,玛丽远赴中国,了结了自己的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余生,也在为自己当年所处的立场而懊悔,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才是正义的一方。

结语:

五十年前,志愿军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将青春的热血洒在了那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为新中国打出了威望,换来了和平。

五十年后,让我们在此为勇敢的志愿军战士们献上最崇高的敬意,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