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文化艺术报》“高质量发展看教育”栏目开设以来,展示了全省各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过程中涌现的一系列先进经验和生动事例。近期,本报联合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推出西安市“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系列采访,展现名师风采,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骆君瑶(左二)与学生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教育的长河中,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的引路人,班主任肩负着以德育人的重任,每一天的工作都对学生心灵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让我们逐渐走向成熟,让我们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骆君瑶这样阐释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骆君瑶,任职于西安市华山中学,是西安市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担任班主任工作二十余年,先后被授予“新城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新城区师德标兵”“陕西省骨干班主任”等称号。在2021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展示交流活动中,进入典型经验名单。她所带班级屡次被评为“西安市先进班集体”和“新城区先进班集体”。多次担任青年班主任指导教师、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教师。

“我想成为一个像您这样的老师”

育人先育德。骆君瑶深知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她经常教导学生:要成才,先做人。

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上,骆君瑶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和各种有利的时机,教导、提倡学生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懂得感恩、积极进取、有修养、讲诚信的人。同时,采用全班讨论的方法,比如班上有了好人好事或者不好的现象,除对当事人进行表扬或批评外,她还会让全班同学就这个现象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在讨论的过程中,骆君瑶把控全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让学生明白,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素养,才能做好事。

采访中,骆老师给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我有一个学生,小李,大概是2009年初中毕业的,现在在西安北郊的一个小学里当老师已经六七个年头。自从她从我班里毕业后,逢年过节还有我生日那天,总会收到她的祝福短信。去年冬天,她突然回到母校来看我,告诉我她得了省级教学能手!”这是这名学生毕业后第一次来看她。“当时见到她,听到她取得的成绩,挺替她高兴,也挺欣慰。当我得知她为什么来看我的原因时,又有些感动。”

原来,正是骆君瑶改变了小李的人生。因为家境优越,从小就无忧无虑,也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和人生的目标,小李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直到遇到骆老师,经常听老师给他们讲读书的意义和人生的道理,小李尝试着去改变自己,并且明确了人生目标:上高中,考大学!自那以后,小李开始认真听讲,努力学习,请教同学和老师,并顺利地考上了高中。在高考填报志愿的那一刻,毅然选择了师范专业。

“那天,小李当面对我说,‘我想成为一个像您这样的老师’。她毕业这么多年一直想来看我,但是因为没有取得什么成绩有点不好意思。这次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终于鼓起勇气来看我。”在和小李的交谈中,骆君瑶才知道小李选择教师这份职业的初衷,很感慨,自己居然能对一个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前不久过生日,再次收到了小李的祝福短信和一个别致的蛋糕,上面写着“你是人间四月天”。这是林徽因写的一首诗,她笔下的四月天集合了世间所有的美好、温暖、希望和爱。

“其实有时候我也觉得挺惭愧,我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美好,像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一样。可能就是因为平时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观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启发和感悟,就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这也许就是思想教育的意义所在。”骆君瑶说。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

“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表扬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养料,表扬就是最好的激励。班主任的心里要装着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看到。”作为一名班主任,骆君瑶深知“不放弃每一名学生”的意义。

去年九月,班里来了一个插班的男生小辛。“一米七几的个头,头发是染过的棕黄卷,穿一条低腰破洞的牛仔裤,桀骜不驯的眼神不屑地打量着我。”这是见面后骆君瑶对他的第一印象。

骆老师平静地看着小辛:“你是来报到的吗?”小辛不说话,只微微点点头。为了给他一个下马威,骆君瑶说:“你今天不能报到。”他愣了一下,转为惊诧:“为什么?”“要报到,先去理发,染回黑色。摘掉耳钉、穿上校服,仪容仪表符合中学生规范才能报到进班。”看着他的眼睛,骆君瑶的眼神温和而坚定。小辛和老师对视着,也许是看出了老师的坚定和不容置疑,让步了。

再次来到骆老师面前,小辛头发已经理干净并染回黑色,耳钉也摘掉了,穿上了整齐的校服。

安排好入班后,骆君瑶了解了一下小辛的情况: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把他从小就留在老家上学,中学送去当地一所贵族寄宿学校,打架、逃学,老师也不敢管,父母只好带他来西安上学。学习习惯和纪律观念很差,上课思想不集中,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书写非常潦草,考试成绩总是垫底……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

“我该怎么办?”面对几乎每天科任老师的告状,骆君瑶这样问自己。深思熟虑后,她决定通过寻找小辛的优点来做文章。

机会终于来了。有次周五大扫除,小辛被安排拖地,骆老师有意观察他,发现他拖地非常仔细认真,角角落落都拖得很干净,还主动帮助同学擦黑板。“我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他看到了,有些不好意思,拖地更卖力了。”骆君瑶觉得有戏。

周一晨会上,骆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了小辛,并在他的脸上看到了一丝笑容。语文课后,骆老师又悄悄地对表现和平时没多大变化的小辛说:“老师看到你这节课比以前听课认真了许多,要是你以后课上能回答对一个问题就太棒了,加油啊孩子。”

连续两次的表扬鼓励,让小辛有了一点改变,于是骆老师就经常夸他,以朋友的口气和他谈心,有进步就给予肯定,并一步步向他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帮助别人,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除此之外,骆君瑶还经常和小辛的家长联系,互相交流他在家里和学校的表现。课堂上时不时地就到他身边,经常提问他,及时了解他的学习状况,表扬他取得的进步。渐渐地,小辛越来越喜欢学习,成绩提升得很快,中考结束,他居然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高中。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小辛专程来到学校,红着眼圈对骆老师说:“老师,谢谢您!您知道吗,到您这儿报到之前,我在校园里碰见过您,您给我印象很深,因为您一看就是个班主任。”骆老师听着笑出了声:“我脸上有字吗?”“您坚定的目光和那种温和又威严的感觉,只有班主任才会有。”

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骆君瑶很认可这段话,对于学生,她毫不吝啬表扬和鼓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一名学生。

“回首过去的日子,我深感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但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我的教育下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又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脉搏,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田。只要我们心怀信念,用行动去实践,就能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满满的成长果实。”骆君瑶如是说。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宋光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李彦锋

审 核 | 张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