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24日,中共十大召开前,124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齐聚北京期待党的新指示。

而此刻,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却悄悄进行了“换代”,中央政治局在十大召开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讨论党的主席和副主席要“花落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一职必然要让最有公信力、最有能力的毛主席来担任,而副主席交给谁可难坏了中央政治局这帮人。

无奈之下他们找上毛主席,希望主席能够拿个主意,没成想主席也想“撂挑子”。

主席上来就问:“主席要让谁来当?“一句话差点把政治局的同志问懵,主席接下来的一段话才让他们恍然大悟。

“我和邓小平同志商量过,如今党内有些老干部年纪大了,身体也出现小毛病想退居幕后了。我可以不当这个主席,成立一个中央顾问委员会,我当委员会的顾问主席,到时候既要“顾”也要“问”。”

“毛主席要退居二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对中央政治局的同志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当下这个局面,除了毛主席可以出面主持大局,他们想不到第二个最佳人选!

局面僵持了两分钟,毛主席率先打破平静:“我当顾问,你们可能还嫌我烦呢!”

谁知有些同志听到这句话都快哭了:“我不赞成您的提议!现在国际上很多霸权国家都对我们虎视眈眈,中苏交恶,中国需要您这位主席。”

主席还没说话,在场的其他同志心都已经提起来了。

”既然大家对我退居二线意见这么大,我还是继续当我的主席,为大家鞠躬尽瘁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灵的同志立刻找回主动权,和主席聊起了副主席的人选。

副主席作为毛主席的左膀右臂,在工作上必须能够独挡一面,却也要能和毛主席“脾气相合”,这样才能在必要的时候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从军队选拔副主席

十大前后,中国正是“内忧外患”的时候,高速发展的中国面临许多困境,老百姓们最担心的其实就是战争问题,建国之后他们终于如愿以偿过上了安静、平和的日子。

毛主席也明白,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要给老百姓安全感,除了让他们有事可做,最重要的还是在军事上为他们筑起高墙。

所以毛主席提议:“副主席要从军队中选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与其他同志的建议几乎是不谋而合,接着主席又说出了几个他心目中比较合适的人选,例如深受百姓爱戴的周恩来,以及从军队一路刀枪走出来的王洪文、还有年纪略大的康生老先生、以及叶剑英……

问及大家对这些人的看法的时候,这些小同志也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单刀直入地告诉主席:“王洪文存在一些争议,其他的人,都挺合适。”

在大家看来,王洪文虽然身上有战功、又是农民出身、还当过靠力气吃饭的工人,但他还是太年轻。

说到这里,毛主席其实也意识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他提名的这些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年龄差极大!

周恩来、康生、叶剑英等人都算得上是跟着毛主席从无到有,一拳一脚替新中国在国际上挣得一席之地的老将,而王洪文虽然算得上年少有为,到底年龄上显得太过稚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这个提案有什么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从大局观上来看领导层的“年龄层”出现了断层,中年一代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又有了一定的实战经验,是最合适担当大任的。

毛主席的这个思路,让在座的人都产生了新的思考,就连周总理都开始思考有没有更加合适的中年人能够担起副主席一职。

思索再三,周总理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将李德生纳入候选人行列。

李德生当时虽然已经57岁,但也算是“开国大将”,又是军队里的中流砥柱,手下将士都对他忠心耿耿。

毛主席听完周总理的发言之后也连连赞赏:“我非常赞同恩来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也列席了那次讨论,听完周总理的建议后,先是震惊,又是感恩。作为国家的螺丝钉,李德生自认自己没犯过错,却也不觉得自己的功劳可以担当副主席的重任。

所以他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毛主席、周总理,我还不够格,还需要历练……无论是资历、水平还是能力,都要加强。”

李德生说完这番话之后,毛主席沉思许久没开口,李德生鼓了鼓勇气,才又开口。

“李先念同志革命经验比我丰富,我认为他比我更适合副主席这个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和李先念是好兄弟,革命情谊非常深厚,但这个时候他却犯了大忌,还是李先念先察觉了异样,拉住李德生没让他说出更离谱的话。

“主席都发话了,你先不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了!”李先念像是在提醒李德生,却又像是在提点在座的每个人。

果不其然,8月30日当天,李德生在十届一中全会高票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

一个得到机会第一时间质疑自己的能力的人,毛主席为何要提点他来当副主席?

这还要从毛主席的深谋远虑说起。

李德生初见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李德生获得第一次和伟大领袖毛主席隔空对话的机会。

彼时的李德生是安徽省的代表发言人,作为革命委员会主任他深入群众,但参加八届十二中全会这样的大场面他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怀揣着憧憬和忐忑抵达会场的李德生,万万没想到会议开始前毛主席就关注到了他。

此次十二中全会,是要探讨九大代表提出的指导思想、对党章草案以及国际国内的形势进行审查,因此参会人员大都是各省机要官员。

会前,周恩来总理遵循旧历宣读参会名单,细致入微的毛主席立刻就发现了李德生这个陌生的名字。

毛主席当即问道:哪位是李德生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李德生的职务之后,跟他没有一点架子地聊起了天,李德生虽然在其他场合“仰望”过主席,但这样和主席聊起日常还是第一次。

听到主席问他家庭籍贯,他略带紧张的如数家珍,说起自己的故乡——河南新县,谁知主席顺着话和他聊起了他的老乡许世友,还聊到了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

许世友也在场,还插了句“李德生同志我们俩是一个县的。”聊完籍贯,毛主席问起了年龄,李德生中规中矩地回答:“刚过而立之年,52岁了。”

谁知毛主席竟然连这样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选拔副主席时毛主席其实心里有两个标准:一是军队出身,二就是中年干部。

寒暄完后,毛主席提起了李德生任职的安徽省,甚至点名表扬安徽芜湖——李德生任职的地区,还热心地邀请李德生作为代表和大家分享如何将芜湖这个复杂地区管理得井井有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