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新天地设计界开幕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即日起至6月30日,2024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在上海新天地免费向公众开放。以“无边界乐园hybrid playground”为主题,上海新天地进一步扩大这块城市中心的艺术画布,首次纳入新天地绿地,集合建筑、设计、艺术、时尚等不同学科下的22组装置艺术,与全域协同营造一个专为创意设的乐园,让更多年轻设计师能在此肆意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自2017年起,已陆续向公众呈现了100余件设计感十足的艺术装置作品、专业论坛以及大量精彩的线下互动活动,致力于让设计的力量传遍全城。第八届“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为了让所有观众能够对整个“无边界乐园”获得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概貌,首次对所有的装置进行了路线与区域的规划,通过五大板块,将“无边界乐园”的各种体验串联起了一条完整的空间叙事的线索。新天地广场、新天地石库门街区、新天地时尚和新天地绿地分别对应着“惊奇力场”“集趣小径”“交互广场”“多界之界”以及“呼吸之境”这五个主题。不同的装置作品在新天地“Playground”中穿插散落,在这里,参与者可以解放想象力,享受独属于自己的“Playtim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物我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天地广场的两件作品——“物我”和“转运云”充满奇趣:与云朵互动,体验物我相忘;希望给人带来的感受,如同当游人走进游乐场大门那一瞬间,在见到眼前奇妙的场景时立即产生一种惊奇感。张烨建筑事务所LZA带来的“物我” 以庄子“是非齐一、物我两忘”的哲学思想为基础,通过抽象手法叠加神情各异的面容形成的巨人头部为载体,伴随游客步入脑海的行为触发声光交互的效果,暗喻从物质世界向精神领域的转化,达到进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无边界乐园的境界。为什VISION的“转运云”是一个声音与视觉互动装置,旨在赋予云朵生命力的同时,通过互动来传递治愈的力量。当人们抚摸或轻拍沉睡中的云朵,每一个不同的互动方式,都会带来别样的感受。随着互动,云朵逐渐被唤醒,时间的流变中,又有变化在人们与之相遇时悄然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触

在新天地石库门街区,不同的装置作品穿插散落,引人联想到乐园游乐设施之间曲折而充满惊喜的小径,游览者可以怀着期待的心情穿行其中,发现街巷中隐藏着的彩蛋。在海派传统建筑新天地石库门街区入口,黎欧思LEOX的光影互动装置“光门”矗立于此,邀请观者进入一个充满梦幻与希望的空间,展现出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基于对充斥着钢筋水泥的繁华都市的无限反思,基准方中带来了“花里有话”,以花为媒介,呈现出一个戏剧性的粉色花园。活氧计划-TEAM O3将在街区中心呈现一处“城市万花筒-镜花缘”,这是一个由镜面金属构成的城市体验装置,灵感来源于儿时的玩具,它试图通过设计打破空间与时间的桎梏,让人们能够回想起童年的欢乐与纯真,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城市光影的魅力,就像一个微缩的无边界乐园。拾集建筑XU Studio设计的“都市魔方”本身就是一座无边界乐园,它可以变幻出各种模式,叠加不同内容与业态,成为城市公共艺术展厅、城市休闲凉亭、城市书房、街角花店等等,观者可以尽情在装置内外与缤纷气球玩耍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飞翔

新天地时尚I 的作品则邀请观众体验多样的交互:或是乘上长翅膀的自行车、或是戴上虚拟首饰……在这里,参与者可以解放想象力,享受新天地乐园时光。在新天地时尚II,游人能充分体验生物多样性以及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相处,以接近嬉戏的方式在这里关照野花、宠物、植物,当然还有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开启一种身心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例如Swirl Up Studio将可回收材料的生长与回归的哲学理念通过设计美学转化为实体艺术装置,并命名为“共生绿洲”,与自然植物互为容器、互为载体,通过展示材料与有机生物的共生形态, 希望唤起人们对回收材料和城市空间新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彩虹交响曲

在新天地绿地,我们获得了从手机和电脑屏幕中解放出来的机会,聆听自己呼吸的声音,找回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与平静。栖城设计GN Architects在草坪上设置的“快闪画廊 ”,可提供开放性的短期展览。这是一个由预制构件组合成的装置,构件都可以循环拆装利用,该装置用疏松的构造界定了场所,在视觉上呈现出虚隐状态,与周边环境自然的融合。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将展陈音乐互动装置“彩虹交响曲”,当五线谱不再只停留于平面,观众走入其中,每个人的身体似乎变成跃动的音符。随着人与人距离之间的疏密变化,曲谱也在不断被重写,同时运用感应发声和发光技术,让观众在视听方面也会有丰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