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影响你一生的,不是高考,不是填志愿,是周期》

这个事情很热,阿里搞的一个面向全球开卷比赛的数学竞赛,有一个学服装设计的中专生脱颖而出。

初试成绩全球第十二名,排在她后面的有着大量的名校学霸,其中不乏曾经数学竞赛的金牌选手。

这个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无名无派横空出世的曾阿牛,吊打了一众名门大派的核心子弟甚至长老们。

太符合爽剧的剧情了。

考得上名校的毕竟是少数,考不上的是多数,在多数人的推动下,这件事上了热搜。

这个女生,替大家赢了,她的出现,证明了考试选拔是失败的,证明了其实名校生只是草台班子,证明了自己也是被耽误的天才.......

为她鼓掌,就等于为怀才不遇的自己鼓掌。

好,掌声结束,爽文谢幕,回到正题。

第一个问题,这事儿和教育选拔有什么关系?

教育选拔是说按照某种格式,确保是相对公平的就可以了。

没有人告诉你教育非得选拔出所有有天赋的人,一定要选拔到野无遗贤为止。

注意,没人保证这一点,这也不是教育选拔的初衷。

如果你用这个标准去衡量,那怎么解释李子柒。

那么多顶流名校的传媒行业,视频行业,怎么就没有录取她?

为什么让她早早沦落到社会上?

失败呀,都该去反思呀。

是这样的么?

那要照你这么说,你认为合格的交易员是什么样的?

是每一个行情的每一个波段都准确的捕捉到,每一次都抄底每一次都逃顶是这样的么?

如果他错失了任何一个波段,他都不是合格的交易员,是吗?

那巴菲特也不是,那索罗斯也不是,那西蒙斯也不是,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没有合格的交易员了。

我们看下那张阿里竞赛的初始成绩榜单,绝大多数人都是名校的,非名校生屈指可数,所以大家才会炒作这个女生。

这恰恰说明教育选拔是成功的。

什么时候教育选拔才是失败的?

如果那张榜单上,前十名里面超过一半是非名校生,那就说明教育出问题了。

现在的结果是前十名里全是顶级名校生,你告诉我出什么问题了?就因为第十二名是中专生,就因为她被漏掉了么?

第二个问题,被考试漏掉的人才并不鲜见。

我高中时物理考试,从来都是全班第一,我记得有一次题出的特别难,全班只有2个人及格。

我考了90多分,另一个人60出头。

那个60出头的,从来物理成绩没有超过我的,就是后来的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而我,初试被刷下来了。

不公平么?很公平,很正常。

你为什么比他高?因为那套题适合你。他为什么比你高?因为那套题适合他。

就这么点事儿。

何况即便我们跳出某一套题适合谁这个问题,我们单纯看考试,考试和人才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我从小到大搞数学竞赛搞了十年,教我的人是昔日的全国第一,我高中时有个同学CY真是个天才,全国数学联赛他高一时就能吊打高三的。

我问我的老师,我什么时候才能超过他。

他告诉我,永远不可能。这件事上你就不可能赢他。

所以呢?所以我是个废柴?是修真世界里的渣脉,是不值得修行的人么?

如果是这样,我的老师为什么一对一教我那么多年,为什么不去教CY?

要知道,我可是一毛钱辅导费都没有掏过。

其实我们大家都清楚,数学竞赛很牛,和你一定成为数学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那只是个概率事件。

年年都会出几十个数学竞赛大牛,但是几十年内,也许只能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家。

CY最后的结局就是去当了数学老师,他没有任何数学研究上的突破,正如教我的昔日的全国第一,时至今日也只是数学老师,也没有取得任何数学上的突破。

反倒是我,这个竞赛的失败者,最后用数学在国际市场上,赚了很多钱。

到底谁赢了?

没有意义的,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明白么?

李子柒不会因为自己在视频领域取得的成绩就去讲那些名校传媒行业不收自己是瞎了眼。

这分明是两码事嘛。

数学理论和数学应用,分明是两码事。

陈省身是数学家,青史留名那种,他一辈子挣的都是工资。

西蒙斯是和陈省身齐名的数学家,共同推出数学理论的人,与此同时,他还是量化之王。

西蒙斯不会因为赚钱多就讲自己比陈省身牛,因为那根本就是两个领域。

数学考试是考试,数学理论的探索是科研,能不能用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这是三件事。

你要比什么就去比什么,要比数学考试,我就是考不过CY。

so tama what?

没什么关系的,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会给你开了一扇窗。

CY只能靠数学竞赛保送,我靠全科总成绩同样可以保送,我不想保送还可以参加高考。

这个世界有很多条渠道,不存在哪条渠道委屈了你。

岳灵珊就是不喜欢令狐冲,委屈他了么?

没有,生命中还有更好的在等你,任盈盈在等你。

第三个问题,沉迷于现象,而忽视本质,恰恰是科举思维的体现。

很多人想要通过这个中专女生批判教育选拔,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批判自己。

你越是在乎这件事,你越是在乎为什么一个能够拿全球12名的女生只是读了中专,越是说明你满脑子科举思维。

因为你只盯着这一次选拔的结果。

你认为自己就是范进,一个嗷嗷待哺的农民,你人生唯一翻身的机会就在于考官是否赏识你。

考官如果赏识了你,他就是青天大老爷,如果没有赏识你,你就满心怨愤,像宋江一样在浔阳楼上涂鸦吐槽发牢骚。

告诉我,谁是酸秀才?你才是。

你就是那个最酸的秀才。

你真要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就不会沉迷于因果,你早就看到了因果背后的规律。

这个世界奖励的是某一次考试么?是么?

这个世界奖励的是稀缺性。

这个中专女孩之所以能够上热搜,根本不是因为什么数学竞赛,数学天赋,而是她此时此刻点燃了太多网民酸溜溜的心。

这才是她身上最大的商业稀缺性。

昔日教我奥赛的,包括我的同学CY,为什么难以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因为缺乏稀缺性。

每年像他们一样具备数学竞赛天赋的人有几十个,几十年下来有一千多,再加上没有被数学竞赛选拔出来的遗漏的有天赋的人,几十年下来也有一千多。

这么几千个人里面,只有一个数学家。

而我进入国际市场之后,我选择的那个分支领域下面的细分支领域里,我就是每年交易量最大的个体。

换句话说,我不是几千分之一,我是唯一。

咱俩同时做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时候,我未必打得过你,但是我去了二龙山,二龙山上没人打得过我,所以二龙山的一切出产都得给我上供。

而你所处的八十万禁军里面像你这样能打的,还有几千号呢。

看到本质了么?

所以我那天讲,如果从猴进化到人是看到了因果,那么从人走向成功是看到了什么?

是看到了因果律。

你要学会看透一切事物背后的规律,你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稀缺性,属于自己的方向,而不至于每天除了怨天尤人,就剩怼天怼地。

天地不曾薄待你,你本自具足。你本可以去那片属于自己的梁山泊,找到属于你海阔天空的稀缺性。

可你非要执着于他人定义的游戏,最后饮下那杯毒酒,亦或者吊死在大堂的横梁上,发出无用的叹息。

祁同伟跪在地上求认可式的胜天半子不过是一场看到因果看不透因果律的愚昧。

跳出因果,不昧因果,身合大道,让自己的生命与因果背后的规律融为一体,那才叫真正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
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影响你一生的,不是高考,不是填志愿,是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