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这样说“钱没了可以再赚,良心没了……就赚的更多了”。这句话本身带有负面意思,然而在很多时候,当我们用这句话衡量一些事情的时候,却又显现的那么贴切,什么原因?时代背景。当整个社会用金钱来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时候,这句话就显得有道理了,毕竟,当诚实,善良,良心,公正等等都被挤到一边之后,这句话就焕发出来威力了,然而可悲的是,往往信奉这句话的人却又因为自己信奉的不彻底最终宣告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夺命佳人》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小职员建生一直被自己的岳父认为没出息,因为赚钱能力不行而经常被岳父冷言冷语,建生是一个上门女婿,而这个上门女婿虽然自己的岳父不待见,但妻子美凤却对于自己的丈夫十分支持。然而美凤的支持并不能缓解建生跟自己的岳父之间的矛盾。建生心中的怨恨越来越重,对于家庭,建生也开始不放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于,想要短时间获得大量金钱的建生铤而走险,他想要搏一搏但是却欠下了大量外债,美凤被欺骗挪用公款来为建生还债,然而这依旧是杯水车薪,走投无路之际,建生想到了远在泰国的亲戚,然而亲戚依旧是靠不住,回国途中,美凤意外落水,想象即将到期的外债,看着奄奄一息的美凤,建生恶向胆边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2023年当红电影相比,《夺命佳人》并没有环环相扣且惊心动魄的情节设计,看似一番番普通的情节结合在一起,作为观众,却并不觉得这是一出普通的戏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对于本片诟病的点,更多的在于结尾处并没有太过于大快人心,然而每每对于这样题材的影片呼唤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的观众似乎忘却了大快人心的结局是否存在于现实当中。每一个观众都希望建生这样的渣男受到该有的惩罚,然而现实中的坏人们会在结束的时候受到惩罚吗?或者说,谁来定义结束,怎样才能算结束?电影是一个有结局的故事,即便是结局不会那么令人满意,但电影终归还是有结局的,但现实生活有结局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生活跟电影不一样,我们即便是期待渣男付出代价,这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前文说到的这句俗话“良心没了,就赚的更多了”。这句话放到建生身上完全适用,但是也不是特别的适用,如果建生真的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那么本片的结局就不会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建生终归是没有彻底的变成一个冷血无情的人,而这样的纠结最终也让他丧了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建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那么想要通过良心来换钱,那么他就应该彻底的同自己的过去说再见,而不仅仅是带着自己的儿子撤了,与别人做了切割。因为任何与过去勾连的人或者是事情都有可能让自己追求财富的道路功亏一篑。然而建生并不是一个彻底的用自己的良心换钱的人,于是,他陷入到了一种正常人的纠结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彻彻底底的坏人是不会轻易死去的,一个彻彻底底的好人也不会轻易死去的,而一个纠结的人最容易让在自己作死,建生就是一个例子。对于这部电影,我们似乎容易陷入到一种批判渣男的死循环当中,但是我们冷静想一想,一个人最终转化为坏人是不是有原因的,预防犯罪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并不是一开始就不让美凤与建生结合,而是做一些更深层次的改变,比如说改变一下社会默认的潜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古代跟现代是真的有所区分的话,那么这种区分是否应该包含着一种价值观的区分,金钱社会是一种选择,良心社会是另一种选择,或许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但是这些社会本身构成了选择的多元化,当我们过分强调一种价值观的时候,就容易衍生出来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如果建生这样的人会有更多的选择,或许矛盾就不会如此爆发。批判一个建生是容易的,但是如何让更多的建生的惨剧不会发生,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似乎更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这个社会多一些包容理解,多一些别的价值观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那么我们大家的心态都不会轻易的崩掉,因为这个标准衡量之下,我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另一个标准衡量之下,我也算是成功,但如果一种标准被写定且不容更改,并没有谁能逾越,那么建生的悲剧并不是我们讨伐一下渣男就能改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投无路是有着很多的内因,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外因,当内因被改变,外因并没有显著变化的时候,建生即便是遭到了惩罚,但也会有别的建生窜出来继续被批判的,因此,改变不是消灭一种人,而是多一些制度标准供不同的人选择自己的人生,这样做,整个社会才会少很多建生。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