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中,年羹尧算是本人比较喜欢的一个角色了,虽然为人桀骜不驯,飞扬跋扈,但也算重情重义,是个性情中人。

年羹尧在临终前,已经成了孤家寡人,伴随他的只剩一个放牛的娃娃,后来也被前来宣旨的李卫给吓跑了。最后,年羹尧嚎啕大哭,并将手中一直戴着的一串佛珠摘下来,让李卫还给雍正帝。随后,便头也不回的走向门外,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年羹尧最辉煌的时候,可是在青海一口气娶了十几个蒙古小妾,她们都去哪了?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年羹尧去世后,他在青海娶的十几个蒙古小妾都去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年羹尧取得青海大捷并回京领赏之后,其权势也达到了顶峰,不仅朝中大臣们不敢说什么,地方官员们个个巴结,连蒙古王公也开始向其靠拢。

当时,雍正帝封他为一等公,加太子太傅衔,赏穿四团龙服,戴三眼花翎……这种封赏在雍正朝十分罕见,连在场的军机处大臣张廷玉、马齐、隆科多等人,都嫉妒不已,心里不是滋味。

雍正帝对其封赏还是其次,主要还有对其的袒护和过度纵容,由不得别人说坏话:

这次回京,年羹尧太过飞扬跋扈,目中无人。面对百官跪迎竟然视而不见,连马都没下,自然也得罪了一群清流官员,尤其以孙嘉诚为首。

当时他就叫嚣着要弹劾年羹尧,为此还被雍正帝指责一番,即使后来求下了雨,弹劾年羹尧的事也不了了之。

相对来说,隆科多虽然也看不惯年羹尧的所作所为,背后也骂他不是东西,但在雍正帝面前,还是给足了面子。

比如,雍正帝把年羹尧的长子年熙,过继给隆科多当儿子:

“年大将军能够把长子年熙,过继给我佟家,真让隆某深感荣幸。”

随后更是拍上了马屁,说什么自己虽然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但早就有仙人指点过自己,说命中该有三子。现如今能得到皇上的恩赐,就等同于上天的恩赐,叩谢隆恩。

这下好了,一个儿子,两个爹,年家跟佟家成了一家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讲到这里,就要好好展开讲讲年羹尧的家庭,以及他的妻子和子女了。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并没有阐述他的原配,子女中也只提到了这么一个过继给隆科多的长子年熙,以及两个尚未出世的孩子。

年羹尧的一生,其实生了很多个儿子,至少也有十几个。而且,这些儿子中除了长子年熙和次子年富,一个病死了,一个被雍正帝处死了,其余的儿子大都没受影响。

剧中提到的年熙,算是年家比较有出息的一个,中过举人,后来年家出钱捐了一个“副使”,到雍正元年更是做到了监察御史。年熙很受老四胤禛器重,虽然康熙帝明令禁止皇子们结交官员,但年熙就秘密引荐官员到雍亲王府。

在剧中雍正帝为了刘墨林跟苏瞬卿,特意废除了贱籍制度,其实,在历史上就是这个年熙提出来的。

但是,年熙从小体弱多病,雍正帝即位后,特意帮他算了算命,算是找到了病根!

原来年羹尧是:

“命中言刑,剋长子!”

于是,雍正帝根本就没跟年羹尧商量,直接将年熙过继给隆科多当儿子,还改名为“得柱”,意思就是留得住,希望他能抵抗病魔,活下来的意思。剧中隆科多谢主隆恩的时候,就特意提到了,自己已经将年熙改名“得柱”,并且已经在宗人府造册入典了。

只不过,即便改名为隆得柱了,还是没能留住,不久后隆得柱就病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这件事放在剧中,就是雍正帝故意让年羹尧跟隆科多牵线,此消彼长,以便对抗八爷党了。

年羹尧在京城这些天,可谓是风光至极,皇上器重,又跟隆科多成了“一家人”,再加上“年选”官员的拥护。一时间风头都压过了老八胤禩,成了雍正朝当时最有权势的臣子。

这也就导致,年羹尧回到青海之后,众蒙古王公们,也全都向其靠拢,试图跟他攀上亲戚,谋点好处。

如果问《雍正王朝》中 ,哪些人是最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我(杨角风)想,这几位蒙古王公绝对排的上号。

在康熙朝那次热河狩猎中,皇上就曾接见过这群蒙古王公,他们也确实不会看事儿。因为以往都是太子胤礽接见他们,这一次是皇上亲自接见,肯定是有问题啊。可惜,他们不懂,还特意派出个代表进献金如意给太子,还请求皇上:

“请问皇上,臣等能否面呈太子?”

当然,他们也没傻到家,见到后来设宴招待大家的换成了老八胤禩,立马就把太子胤礽扔到一边,开始向老八胤禩靠拢了。

于是狩猎场上,老十三胤祥射杀十三只野兽,老八胤禩活捉十一只野兽,康熙帝问金如意该赏给谁时,其他人没说话,那个蒙古王站了出来:

“臣等以为,应该赐给八阿哥!”

随后,又巴拉巴拉说了一通老八胤禩的好话,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八阿哥有仁慈心,不是其他阿哥能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张脸啊,因为若干年后,他依然青春永驻,还跟年羹尧攀上了亲家!

这位蒙古王第一次出场,先是跟大家一起,送给太子胤礽金如意,随后又在狩猎场上举荐八阿哥获得这枚金如意。

他真是发自内心的吗?

不一定,因为在场的这些皇子,真正跟这个蒙古王有血缘关系的,其实是老十三胤祥!

后来西北叛乱,老四胤禛想举荐老十三胤祥出任大将军王,为什么被邬思道拒绝了呢?原因就在这里,这也是后来雍正帝即位后,宁可用年羹尧,也不敢用老十三胤祥的原因之一:

“十三弟的外公是喀尔喀蒙古的大汗,倒不是说他去带兵就会反叛,而是牵了这层关系,就会影响军心!”

所以,这个蒙古王很聪明,当时就老八胤禩和老十三胤祥狩得的猎物最多。他若是直接支持老十三胤祥,那康熙帝更是忌惮万分了,原本就对他们跟太子胤礽走得太近而生气呢。这下子,直接推荐自己的外孙,咋的,想里应外合?

甚至,我都怀疑,为什么蒙古王前脚刚跟年羹尧会晤,后脚西北大营就被岳钟琪给端了呢?

再联想到,派出几路人马,暗中命令岳钟琪拿下年羹尧的京城总指挥是老十三胤祥,这其中的奥秘就不用多说了。

言归正传,由于年羹尧犯了大忌,不仅不推行新政,还把推行新政的孙嘉诚给砍了,雍正帝终于忍无可忍,要冲他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

当岳钟琪“杀到”西北大营时,年羹尧的心腹“老桑”觉得不对劲,大喊谁在升帐?

“怎么回事?大将军这时正同蒙古王会晤呢,今天谁当值?”

确实,年羹尧此时正跟蒙古王会晤呢,一见面,蒙古王带领众人先给年羹尧跪下了,随后还赠送一条价值一匹马的哈达。

这次会晤,蒙古王可是下了血本,不仅把自己的最美丽的乌云琪琪格给贡献了出来,还远赴京城,把“十阿哥胤誐”都接来弹马头琴了。

他之所以这样干,就是因为年羹尧早早答应过他,要送他军马火炮。年羹尧之所以会答应他,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西北叛乱,大军正跟叛军交战,若是不稳住这些蒙古王公们,谁敢保证他们不会被“策反”,玩个左右夹击?

所以,年羹尧肯定是一推再推,且每次都有理由,比如上次会晤的理由,估计就是跟叛军决战在即,时机不适合。

故,这次蒙古王特意提到,如今叛军已平,你年大将军答应的东西,该给了吧?

可惜,此一时彼一时,叛军都被年羹尧平了,还怕你个蒙古王?

“以后再说吧!”

这一句以后再说,犹如一盆冷水泼到了蒙古王的头上,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好在,他还有后招,那就是看出了年羹尧这人好色,相中了自己的乌云琪琪格:

“这几个姑娘还瞧得上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描述年羹尧好色的剧情不多,这里算一个,后面从张廷玉的嘴中还提过一嘴带着十几个蒙古小妾招摇过市外,就没有了。

但是,在《雍正王朝》的衍生剧,也是除李卫以外原班人马打造的《李卫当官2》中,有详细的描述。

当时年羹尧在西北,权势相当大,都到了可以卖官的地步,且是巡抚一级的。老八胤禩为了将陕西巡抚买到手,特意派出了一位女特工——叶儿。就跟《雍正王朝》中,老九胤禟派到老十三胤祥身边的乔姐一样,都是高级女特工。

叶儿可太漂亮了,不仅迷得胡期恒喝她的洗脚水,连年羹尧的儿子年之富都拜倒在其石榴裙下,甚至还勾搭上了年羹尧的心腹三丑。

经过她的一番策划,年之富被三丑杀了,三丑又被年羹尧杀了,最后她还偷走了年羹尧的令牌,让李卫拿着令牌调集大军平息了叛乱。

叶儿第一次在年羹尧身边经过,几个不经意的动作,就把老年的魂给勾走了,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李卫都目瞪口呆:

“中邪啦老年,啥时候添的毛病啊?”

结果年羹尧念出了一句:

“苗条淑女,君子好逑,古来有之啊!”

李卫当场就傻了:

“淑女,这样的还淑女呐,让你输掉裤子的女人吧?”

但就是这个害得年羹尧家破人亡的叶儿,在年羹尧被处死之后,她选择了殉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

回到《雍正王朝》中,蒙古王刚提到年大将军可以将这几个女子一起带走,年羹尧立马就乐开了花:

“一千匹骏马,二十门火炮,明天我就派人给你送来!”

可惜,这个蒙古王注定等不到骏马和火炮了,因为第二天一大早,年羹尧就不得不遵上谕,去杭州赴任了。

不过蒙古王也确实厚道,既然答应了将乌云琪琪格和她身边的这群女子送给年羹尧当妾,就不能食言。虽然当天年羹尧赶回西北大营时,只带了一群亲兵,并未带着那几个女子一起。但等到他第二天动身去杭州时,跪在大营外面的那群人中,显然已经有了乌云琪琪格等人。

也就是说,蒙古王虽然知道年羹尧大营被岳钟琪端了,但还是将这几个女子送到了大营中。

乌云琪琪格有情,年羹尧也有义,虽然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但并未亏待这些小妾们。比如,平时爱吃小炖肉和白菜心的他,见伙食落了点档次,还特意提到给乌云琪琪格吃。

甚至,太后乌雅氏出殡期间,他都哪去哪带着这群小妾,由此还引发了他人的弹劾:

“年羹尧太不像话了,太后居丧期间,他仍然带着十几个蒙古小妾,用的仍然是当大将军时的排场。”

这下子好了,雍正帝震怒,愤而写了一封上谕,骂年羹尧的良心被狗吃了,并贬他去杭州当个千总。

如此一来,年羹尧就意识到自己离死不远了,临走前决定遣散自己的这群小妾,放她们一条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

刚才也提到了,乌云琪琪格是让年羹尧心动的女子,她在年羹尧心目中至少值一千匹骏马,外加二十门火炮。

因为心动,所以很多时候牌子都不用翻,直接点名让乌云琪琪格侍寝;因为心动,所以很多时候遇到好吃的,也是给乌云琪琪格送去;因为心动,所以年羹尧这么多蒙古小妾,只有乌云琪琪格和桑朵乃怀了孕。

由于年羹尧常年在外打仗,家眷是不能够带着的,所以他的老婆和孩子是留在雍正帝身边当人质的。

因为身边没有女人,所以历史上的年羹尧就纳了个蒙古小妾,这段典故是被记载了下来,为此年羹尧还特意给雍正帝写了封信,详细解释了这件事:

说自己三番五次的推托,但蒙古西海贝勒色卜腾札尔就是不干,非要把女儿送过来。雍正帝收到奏折后,还特意给写了回信,说此女他也送了不少人了:

“斟着的甚是,一概都当如是。”

一个女人而已,纳了纳了吧,不用请示。

在剧中,一个蒙古小妾可满足不了年羹尧,不然怎么描述他的狂妄自大,怎么描述他睡觉要翻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群蒙古小妾们,后来去了哪呢?

由于年羹尧被一贬再贬,再这样下去,自己大概率是活不成了,而且很有可能会牵连在远在京城的年府上下。如果被满门抄斩的话,那自己年家就要绝后了,这是他不能承受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

所以,在被贬为杭州千总之后,年羹尧特意将仆人老桑喊了过来,开始交代后事。

首先,他很清楚,自己为了打赢青海那一仗,是杀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不少人,报应迟早会来到。大丈夫嘛,就算死也得轰轰烈烈的死,不能憋憋囔囔的死:

“我收的这十几个蒙古小妾,也只有乌云琪琪格和桑朵乃怀孕了。你拿着这些钱,今天晚上就把她们带出去,不要投亲,也不要靠友,找个僻静的地方落脚。”

老桑也明白年羹尧的言外之意,随后便哭着表示,就算拼了自己的老命,也要为年家留下后代。

刚才我们也提到了,实际上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剧中,雍正帝并没有将年羹尧满门抄斩。若不是年羹尧的次子年富,因为父亲被贬,而到处联络官员试图脱罪,也不至于被雍正帝处死。

也就是说,雍正帝仅处死了年羹尧跟他的次子年富,其余的除了病死的年熙外,都安然无恙,并无性命之忧:

“十五岁以上之子,着发遣广西云贵极边烟瘴之地充军;年羹尧之妻,系宗室之女,着遣还母家去。”

而且,年羹尧十五岁以上的儿子,只有年斌和年兴,其余的都交给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或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来抚养了。如此一来,老桑带走的那两个蒙古小妾,生不生孩子,生下的孩子姓不姓年,意义就不大了。

除了乌云琪琪格和桑朵乃,其余蒙古小妾们,不过是乌云琪琪格的伴舞,地位不高,所以大概率会跟年羹尧之妻一样,回蒙古母家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

原本老桑带着乌云琪琪格和桑朵乃,是为了躲避追杀,等他缓过神来,发现朝廷并未追杀自己和这两个小妾后,他也将会面临几个选择:

一是,老桑继续带着这俩小妾隐姓埋名,甚至把她俩都收为妻室,她俩的孩子也视为己出。

这个结局,在历史上也有个典故,也是年羹尧预感到自己将要被处死。于是他决定将身边一位怀孕的小妾嫁给了个穷书生,一开始书生还以为将军是跟他开玩笑,结果第二天花轿就抬着这个小妾进了书生家。

后来这个书生带着小妾逃到江都县,并遵守跟年羹尧的约定,生出来的孩子取名姓“生”。

二是,老桑见风头一过,带着乌云琪琪格和桑朵乃,以及她们俩生的孩子回到京城,回到老太爷年遐龄身边。

毕竟,年羹尧要赶他走时,老桑就说了:

“二爷,我一生下来就跟着老太爷,这一辈子除了这个家,我还有哪个家啊?”

三是,老桑将乌云琪琪格和桑朵乃送回蒙古,把她们俩的孩子送回年家,自己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年家,或者自立门户。

但,我(杨角风)觉得,老桑带着这两位美女隐姓改名的概率最大。毕竟,乌云琪琪格可是蒙古王的女儿,蒙古王私下里跟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联姻。

若是年羹尧还活着,且被雍正帝信任,那还好说,现在他被处死了,这又冒出个乌云琪琪格还活着,还回蒙古成了活罪证,蒙古王也不敢要啊。

如此一来,人生最大的赢家,反而成了老桑,坐拥两大美女,手握年羹尧搜刮多年的银子,也算是人生幸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他是家奴,就像《水浒传》中林冲府上的丫鬟锦儿一样,原本要当一辈子丫鬟的,结果府上人死光了,她招了婿,反而成了林府的主人了。

就是《雍正王朝》选角没选好,总感觉乌云琪琪格,还有刘王氏没选好,按理说,这俩都是绝世美女,哎……

不过,蒙古女子嘛,可能这就是美的象征,很多人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