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有一位“最美乡村医生”,幼时的她向往医学,在后来行医的30年里,每年都会翻山越岭,将所有村民的家都走一遍。

这位又被称作“重庆张海迪”的乡村医生,跟许多医生有些不同。她的左腿有先天性残疾,一直无法正常行走。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她日复一日地做着同样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残志坚

这位身残志坚的乡村医生名叫周月华。1969年8月,周月华出生。她的到来给清贫的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可是,欢笑声在周月华8个月的时候戛然而止,家人突然发现周月华和其他小孩子有些不同。

一般来说,婴儿会经历“三翻六坐八爬”。有些小孩子发育得早,八个月就能独自站立,满一岁的时候就能走路了。周月华似乎比一般孩子发育得慢,周月华的父母担心孩子,就带着她去了医院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着周月华从医院检查回来的周家父母,仿佛被闪电击中一般。没了精神,也没了往日的神采。原来,刚满8个月的周月华被确诊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儿麻痹症。

因为是先天性疾病,周月华的左腿无法通过治疗治愈。换句话说,周月华的左腿直接就被判了“死刑”。还在襁褓中的周月华自然不知道在她身上发生的一切,只有父母在背着她的时候黯然落泪。

渐渐地周月华长大了,她好像看出了自己与周围其他孩子的不同。不过,她并没有哭闹,只是静静地接受一切。直到她长到5岁时,父母送了她一副拐杖。从此以后,这幅拐杖成了周月华的左腿。

虽然她身体残疾,可个性却十分要强。周月华平日里穿衣吃饭等日常活动,都不需要父母帮忙。稍大一些时,她还是母亲的好帮手,比如喂猪、做饭、洗衣服等,全都难不倒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逐渐长大的周月华即使看出了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却依然不自卑。上了小学之后,周月华更加努力了。那时候的她常常将张海迪当做自己的榜样,遇到困难的时候,周月华时常想榜样会怎么做。即使再难的事情,也会找到办法战胜它们。

周月华从小到大上的都是普通的学校。她不希望因为自己身上残疾,就让老师和同学另眼相看。考上初中之后,周月华学习更加认真刻苦。那时候的她萌生了想学医的想法,一方面是想医治自己的疾病,一方面与母亲跟她讲述的一个故事有关。

其实,周家父母对于周月华的疾病,并没有过多谈论。所以,儿时的周月华并不知晓自己的疾病已经无法治疗。周月华的父母从没有打击过她的任何一个想法,正是父母无条件的爱,给了周月华战胜生活和学习困难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段时间,周月华的心里出现了波动。那是她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缺陷给自己带来了困扰,周母不知道怎么安慰女儿,就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周妈妈告诉女儿,“你是天使,所以跟其他人不一样!”正是因为母亲为她编织的美好童话,才让周月华有了当医生的想法。后来,周月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虽然她依然好强,但她知道了母亲说她是“天使”,只不过是母亲为她编织的一份美好祝愿罢了。

再后来,周月华阴差阳错去学了修理电器。即使她非常认真努力地学习,也做得十分吃力。再加上修理电器的活儿,需要经常搬运冰箱等电器,普通人做得都十分费力,何况她一个身体残缺的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段时间,周月华过得十分吃力。明明知道前路是走不通的,即使她撞破了头也无法到达,那份痛苦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后来,周月华的父亲察觉到女儿的变化,他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如果不适合,咱就不学了!”

周父突然想起女儿一直有个学医的愿望,便询问她,“要不咱们改学医?你不是想当医生吗?”周月华听到父亲的话,藏在心里的那份美好突然被激活了。

“对啊!”周月华退了学,准备重新报名学医。可是,这一次她却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困难。她要报考的卫校看她是残疾人,并没有接受她的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挫越勇

周月华学校的老师也不建议她报考。这一次,周月华想靠自己的办法试一试。20世纪80年代末,周月华拄着拐杖从家里走到柳荫镇。然后坐上车去了水土,之后再乘船去了施家梁。

下了船之后,周月华又拄着拐杖去了要报考的卫校。终于,这一次她见到了卫校校长。当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卫校校长后,对方从她的双眸中看到了坚定。校长被她不服输的劲头感动了,最终,卫校破格录取了周月华。

1986年,周月华进入卫校学习。在校期间,她的努力是同学们的双倍。有了专业医学知识武装头脑,周月华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疾病无法被治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灰心。如果无法医治自己的疾病,她也可以医治其他人的疾病。终于,周月华于198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她原以为自己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再加上优异的成绩,一定会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可是,现实再一次给了周月华无情的打击。她去镇上的医院应聘,医院的人看她拄着拐杖,便摇了摇头。后来,周月华又去了乡里的卫生所。即使卫生所不大,依然让周月华吃了闭门羹。

周月华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腿部有残疾,又不是脑袋不好使。为什么找起工作来处处碰壁呢?那段时间,找工作受挫的周月华只能闲赋在家。周父看女儿有些消沉,便给她指了一个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周父有次半夜生病,折腾到很晚都没好。可是,家里距离最近的诊所也需要好几个小时的路程。周家好不容易盼到天亮,跟乡邻借了一辆车,将周父送到医院。

经过一番检查,周父只不过是普通的胃病,身体并无大碍。但是这件事却在周月华的心里种下了种子,是啊,父亲不是普通的胃病,而是更加凶险的疾病。家附近没有医生治疗,岂不是异常危险?!

周父也说起了家乡人看病的窘况。原来,住在西河村的村民要去看病,需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一说到这里,父女俩想到一块去了。可以在西河村开一间诊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干就干!1990年,周月华拿出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200元钱,父母又将家里仅有的600元积蓄全部支援给她。父亲收拾出家里的堂屋,给周月华当做开诊所的场地。

家里几口人为了周月华的营生全部动起来了。周月华的两个小弟,背着小竹筐去市里往家里挑药品。就这样,周月华的诊所开起来了。1990年11月,周月华经营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开业了。周月华外出行医时,左手拄着拐杖,右肩膀挎着药箱。有时候,周月华嫌自己拄拐杖走得慢,就干脆将拐杖收起来,手脚并用爬着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周月华经营的河西村卫生所已经干了两年了。直到1992年,一次不经意的相遇,改变了周月华日后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另一个人的人生。

1992年的一个寒冬日,周月华像往常一样出诊。她左手住着拐杖,右肩膀上挎着医药箱。冬日里的山路格外湿滑,尤其是台阶上长满了苔藓。正常人走路都会深一脚浅一脚的,何况周月华左腿还无法正常行走。

即便如此,周月华依然坚定地往病患家一步一步挪去。正在这时,她的眼光撞上了一个年轻人。那人正直直地望向她,对方的眼光令周月华有些不好意思。接着,周月华便不再关注其他,专心地朝目的地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望向周月华的年轻人名叫艾起,也是西河村人。早些年,艾起去海南打工。这一次,艾起正从海南返乡过年。因为在海南工作不顺,艾起出门散心,正巧遇到了周月华。

艾起望着周月华艰难地前进,心中不免一惊,“连残疾人都能坚忍不拔,何况自己呢!”周月华的出现给了艾起很大的动力,让他不再总想着遇到的困难。后来的日子里,艾起总会出现在两人相遇的那条路上,希望再次见到周月华。

后来他听到村里人谈论周医生,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艾起更加佩服周月华。再后来,艾起走近了周月华,并对她展开了追求。周月华倒是有些意外,毕竟自己身体有残疾,与常人并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艾起眼中的周月华是比普通人还要厉害的强者。他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只要周月华相信他的真心就行。如果周月华愿意,自己愿意成为她的左腿,并背她一辈子。

周月华被艾起朴实的话语打动了,她同意了艾起的求婚。1993年,周月华和艾起在西河村举行了一场简单却异常热闹的婚礼。西河村乡里乡亲几乎都来到家里祝福他们,周月华的父母将西河村小学附近的一套三层旧楼送给女儿周月华,当做是她的嫁妆。

毕竟女儿结婚之后,也不能总在父母家的堂屋里会诊。就这样,周月华和艾起搬到了新家,诊所也一并搬了过来。艾起不仅嘴上承诺着背周月华一辈子,行动上更是如此。

两人婚后的每一次出诊,再也不是只有周月华一人的身影。她靠在丈夫的背上,由他带着自己去每一位病患的家里。小俩口感情十分好,婚后一年就生下了儿子艾煜晧。

小家庭有了孩子,日常开销就大了许多。艾起为了补贴家用,还干起了养殖。平日里不出诊的时候,艾起一边忙活照顾孩子,一边照顾牛羊猪等动物。

有一天,艾起正忙着做饭时,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原来,村里有一位70岁的老人突发心脏病!情况紧急,艾起赶紧灭了火,背上妻子就往病患家中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开始,艾起一步一步地走。背上的妻子一直让他快一点,“心脏病人等不得,时间就是生命!”艾起听了妻子的话,赶紧跑了起来。周月红身高一米五,艾起一米七。艾起背着周月华跑到病患家的时候,已经累得双眼发黑了。

周月华顾不得丈夫,赶紧跑到屋内施救。好在最后老人脱离了风险,回家的路上,周月华直夸艾起,“幸亏有你,你救了老人家的性命!”艾起不觉得自己多伟大,只是做了从前承诺给妻子的事情。

爱的左腿

之后的每一次出诊,艾起都会挽着妻子的手。再将她轻轻放在背上,赶往每一位病患家中。西河村周围20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都有夫妇俩的身影。周月华每年都会为4000多户村民带去医疗服务,或许她会忘记自家日常的小事,但绝对不会忘记每一位病患的家庭住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的一个深夜,一家人正在熟睡中。这时候,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原来,是同村村民杨光照的儿媳妇马上就要生产了。周月华顾不得睡意,立即叫醒了丈夫。两人盯着漆黑的夜色出门了,山路崎岖盘旋。一边是高高耸立的峭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或许是走得急了,艾起左腿一滑,右腿没走稳,整个人一下子滑了出去。

周月华扑通一声,从丈夫的背上摔了出去。还好,周月华只摔在路边,靠着风化石的山壁,一声声呼喊丈夫。“艾起!艾起!”可是,无人回应周月华。这时候,周月华着急了,难道丈夫摔到山下去了?

周月华一边大声呼喊,一边仔细寻找着丈夫的身影。可是,四周太黑了,周月华什么也没看到。这时候,她隐隐听见山下有轻微的呼喊声。是艾起!原来,艾起脚下一滑,一下子滑到路下面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不是被灌木丛拦住,或许艾起就没命了。这时候,他的右腿一股一股地往外流着血,他却一声没吭。虽然一阵阵后怕,但是夫妻俩来不及细想。艾起赶紧背上妻子,朝着产妇家里奔去。

一个多小时后,两个终于赶到了。好在经过周月华的辅助,产妇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宝宝。听到母子君安的消息后,艾起终于松了一口气。而周月华一下子瘫在了地上,身体、精神的疲倦,让她终于挺不住了。

回家的路上,两人边走边聊天。虽然想起来时的经历,还是一阵阵后怕。可是,无论何时接到乡亲的电话,周月华还是会立即叫上丈夫,朝着需要她的村民家里赶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这样摔倒的事情,夫妻俩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回了。身体的疼痛,两口子都能克服。可是,最让他们感到难过的事情,就是因为照顾病患时,不能全心全意地照顾儿子。

那一年,艾煜晧刚满4岁,忙活了一天的两口子终于回到家中。一看到儿子可爱的模样,周月华周身的疲惫就会一扫而光。艾煜晧围在母亲身边,很快就睡着了。

两口子正准备吃一口晚饭,没想到一位村民气喘吁吁地跑到了家里。“周医生,快!我父亲快不行了!”周月华来不及收拾,赶紧叫上丈夫向病患家里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病患经过诊治,终于恢复了正常。两口子出诊回来的路上,夜已经深了。周月华在路上仿佛听见儿子的呼喊,“妈妈!妈妈!”她赶紧问丈夫,有没有听见儿子的声音?

艾起竖起耳朵仔细一听,真是儿子的声音。艾煜晧平日里很乖,如果没有其他事情不会如此大声呼喊。一定是儿子出事了!艾起赶紧背上妻子往家跑。回到家时,周月华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儿子正坐在一滩水上不停地哭喊。

小家伙见到妈妈,发出一声声凄厉的嘶吼。“妈妈!妈妈!”原来,周月华出门时太着急,没来得及将火炉上的开水壶拿下来。艾煜晧或许睡醒之后没见到夫妇俩,跑到火炉旁边打翻了水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烫伤!”周月华赶紧从地上抱起儿子。她用剪刀小心地剪开衣服,之间艾煜晧雪白的小手臂,早已经变得血淋淋的了。随着衣服被剪开,大片大片的血红色扎着周月华的心。

如果自己在儿子身边,他一定不会遭这份罪。周月华边给儿子治疗,眼泪一边止不住地往下流。艾煜晧看到妈妈哭了,还懂事地用另一只胳膊给她擦眼泪。儿子暖心的动作让周月华再也忍不住了,她抱着儿子放声大哭,站在一边的艾起也偷偷掉下了眼泪。

直到艾煜晧长大了,他手臂上大片的伤疤依然没有褪去。周月华每次看到时,心里就止不住地一阵阵疼。可是,如果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救治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艾煜晧的童年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度过。有时候周月华出诊久了,到吃饭点也不能赶回来。艾煜晧只能躺在长椅上等着,有时候等得久了,就睡着了。等到周月华回来的时候,就会看见儿子身上有好多蚊子叮咬的包,周月华十分心疼,也很是无奈。

后来,艾煜晧长大了。平日里住在学校,只有周末才回家。即便这样,他也不是总能见到父母。虽然父母平日里很忙碌,可艾煜晧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一句。

不仅如此,艾煜晧有一次十分正式地跟周月华表态。“妈妈,如果爸爸以后背不动你了,换我来继续背着你!”周月华听着儿子懂事的话语,心里一阵阵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扎根农村服务乡亲

对于病患的需求,周月华从来没有拒绝过一次。无论是多远的山路,只要接诊,她和丈夫都会赶去。有时候,去最远的病患家里需要走3小时,往返就要6个小时。即便如此,周月华和艾起仍没有一句怨言。

“周医生,你快来啊!我妈一直吐!”2010年9月底的一天,周月华又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原来,是西河村村民周明家里出事了。因为事情紧急,周月华只拿着出诊箱,便和丈夫出发了。艾起骑着摩托车,载着周月华向病患童先英家里赶去。经过的一条山路异常惊险,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陡峭的山体。一个不留意就会遇到危险,好在艾起的车技很好,小心翼翼地通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路下着雨,两口子也没带雨具。好在半个小时后,终于到了病患家中。周月华来不及喘息,赶紧给老人诊治。经过周月华的医治,老人的病情终于得到缓解。等到各方面稳定之后,终于送到了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011年,周月华接到一通电话,原来一位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在家中晕倒了!艾起赶紧骑着摩托,载着周月华飞奔了过去。到达之后,周月华立即用银针和药物止住了病情,为病患争取了宝贵时间。

村民杨明龙是帕金森患者,周月华每个礼拜都会去家里为他诊治。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村民都见过艾起背着周月华的身影,赶往每个病患家中医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周医生这么紧张病患,是不是每医治一个人,她就能赚不少钱呢?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为西河村的孤寡老人看病从来不收钱。不仅如此,每次医治完她还会送每一位老人一些糖果。

很多老人见到周月华的身影都止不住流眼泪,“周医生是好人!”对待每一位病人,周月华的记性特别好。

她不会忘记为帕金森患者推拿的每一个日子,她还记得童先英老人的降压药快吃完了。她还记得顾地芳的孩子怎么样了。江学荣是五保户,身上的疾病很多,比如高血压、风湿、冠心病等。

这么多年来,周月华几乎都是无偿为他医治。重庆山区寒气较重,周月华所在的乡村老人们得关节炎的比较多。周医生经常为乡亲们扎针灸、拔火罐、刮痧、推拿等。每一次都是免费服务,从不收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村子里开始实施药物零售差价销售,周月华才象征性地收钱。不过,具体收多少钱,她都会让患者自己决定。如果遇上家里十分贫困的病患,周月华依旧不收任何费用。

每年到了流行病大肆流行的季节,艾起会背着周月华开始走街串户宣传。随着年轻人长大,村子里的大部分人都搬出去了。如今周月华所在的村子只剩下300认了。有亲戚劝她,“去镇上开一个诊所,不仅挣得多,还没那么多事!哪还用你天天往出跑出诊!”

每次听到这些话,周月华只是笑一笑,一句话也不说。她当然知道镇上的生意会更好,但是她放心不下村里面的所有老人。如今,周月华一天或许只有2-3个病人,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即便如此,还需要搭上丈夫在身边帮忙。可是,她依旧坚定地留在村子里。就像丈夫坚定地做她的左腿一样,她也坚定地做着村里老人们的健康守护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周月华被重庆市北碚区评为优秀乡村医生。在她看来,获奖是对于自己过去工作的鼓励。不过,这些事情是她作为一位医生应该做的。

之后,周月华还被北碚区评为残疾人代表,区残联委员。周月华终于朝着自己的偶像张海迪不断努力着,2008年,周月华还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2009年卫生部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周月华成功当选。2013年2月19日,被称作中国年度精神史诗的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揭晓结果。周月华和艾起成功当选,当主持人问她,“来领奖了,病患打电话怎么办?”周月华回答真实又很质朴,“其实,颁奖当天也有人打电话,她早在几天前告诉病患,这几天有事出去几天,每个人按时吃药就行。如果有其他情况,直接打电话就行!”

2014年,周月华给自己放了两个月的假。其实,周月华去重庆医院进修去了。她为了掌握更多专业知识,特意去学习。这样一来,就能为村里老人治疗更多从前无法治愈的疑难杂症。

周月华的愿望很简单,她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为乡亲们提供更多医疗服务和救治。周月华用30多年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愿望,丈夫也践行着他的承诺,一直做着她的左腿。“尊重病患、乐于奉献”,正是因为她的全心付出,才让她成为人们心中那位最美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