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一些诈骗分子蠢蠢欲动,各类相关骗术开始出现。近日,太原警方梳理出几类考后常见骗局,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告知他人,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可以提前录取。

骗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考生或家长,称因院校提前招生,考生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缴纳学费。

提醒:提前批次录取工作全部实施异地远程网上录取,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录取信息。

内部指标招生。

骗子假冒军校招生人员寄发“国防生预录通知书”或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称军校为特殊院校,不经过统一招录途径,只需缴纳一定费用,就可提前录取为国防生。

提醒:军校招生与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也不存在展示公文这一环节。

交钱包录取。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致使录取时间较长。骗子们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

提醒:切勿相信“承诺包过”的骗局,考生个人应树立自信,沉着应对,如遇类似骗局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填报志愿指导。

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App等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

提醒:填报志愿可在网上寻找参考资料帮助,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切勿轻信所谓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通过邮局或网络,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账户。此类骗局还有虚假钓鱼网站,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

提醒:考生可通过录取院校官方网站查询院校电话,核实录取情况,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省军队院校招生办发布提醒

6月14日,省军队院校招生领导小组办公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军队院校时要认真了解军校招生政策、规定和程序,千万不要轻信各种“关系”,防止上当受骗。

国家从2017年起不再招收国防生,打着招收国防生的幌子,更是无稽之谈。在全国高考招生工作中,军校录取早于地方普通高校。如果有人在地方普通高校录取工作结束后,还在组织所谓军校招生的,必为假军校假招生。从2003年起,军校招生全部实行网上录取,由各省级招生部门与有关院校通过网络完成录取工作。而有些不法分子组织的所谓军校招生,场地往往设在居民楼、招待所或商用写字楼,通常要在学生或家长交了钱款后,才被允许进入“招生场所”。

提醒:遇有上述情况,考生和家长应及时向当地招生部门、兵役机关和有关院校反映,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