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见证电影与生活方式、与多元艺术的交相辉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4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大幕拉起,上海影城SHO门前的广场上洋溢着节日氛围,孙悟空、哪吒等众多上影经典IP形象汇聚的打卡区域吸引人群驻足拍照,与匆匆赶来看电影、买周边、盖章、集邮的人群交织在一起,共同享受节日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影城门口的IP巡展。 赖鑫琳 摄

今年电影节以文化拉动消费,促进跨界融合。不同年龄的人群因上影节齐聚,在上海看电影艺术展览、购买电影文创、漫步电影文化之旅。6月14日晚,位于新华路200号的上海电影艺术中心正式揭幕,电影节期间,众多影迷、电影人可以在这个融合电影、文化、时尚、休闲业态的新空间里,见证电影与生活方式、与多元艺术的交相辉映。

影城门口,影迷、邮迷“卷”起来

6月14日9时,电影还没开场,上海影城SHO门前中国邮政的摊位已经排起长队。听说这里可以盖限定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邮戳,不少人特地赶来收藏。工作人员盖戳、印制、数张数忙得飞起。记者发现,现场除了影迷,还有不少邮迷。“电影节的邮戳点在哪里,我们就跟去哪里。”手持一把白信封的赵先生为了集邮戳特地从宝山区赶来上海影城。他介绍,这些盖好邮资戳的信封只做收藏用,“我以前也在电影节看过电影,今年跑来盖戳,也是参与电影节的一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迷收藏的邮戳和盖章。 钟菡 摄

90后白领李小姐捧着一大摞东西走进影城边门,门后布置成复古影棚气息的区域是“盖章族”的好去处。上影节与淘麦VIP、小红书电影联合推出的“我们都是男女主角”盖章打卡活动,在社交平台上有不低的热度。现场工作人员介绍,6月14日已有约200人来盖章。排队可以免费领取盖章手册,“拿自己的集章本盖也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迷特地赶来上海影城盖章。钟菡 摄

“印象中敲章还是第一届,很好玩,今年玩法增多了。”李小姐打开手册,小心吹一吹新盖上去的油墨,这是她帮喜欢手账制作的朋友盖的。李小姐是重度影迷,今年一口气买了十几部电影,6月14日,她的第一场电影是在黄浦剧院的《金色茧房》。“这部片子在第76届戛纳电影节得了金摄影机奖。为了电影节,我特意调休了。”其实,她的下一场电影并不在上海影城,“友情跑章”别有收获——手里的一沓战利品有上影节票夹、笔记本周边,以及刚领取的市民观影手册等。“粗略算了一下,今天已经消费了100多元。连着参加三年,今年电影节是我消费最高的一届,电影票也是买得最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都是男女主角”打卡区域。

人群里,一位戴冰激凌耳环的女士像是电影节的“特种兵”,她身上背了装满东西的电影周边帆布袋,手上拿着一把电影节明信片,正在购买邮戳。明信片上,已经盖好了上海影城的印章。“群里的影迷姑娘派我做代表”,她反复数着手里的30张邮戳,“我们不是集邮群,是影迷群。”今年,上影节周边更加丰富。除了盖章、邮戳,她还打算购买票夹等周边,“作为影迷,第一天总归要请假,到处卷一卷。”

展厅里,了解一部电影诞生幕后

电影节提供了影人线下交流、与观众碰面的机会,每个剧组都很忙。6月13日晚上,管虎带着《狗阵》主创在上海的影院里与观众分享幕后故事,6月14日,他们又出现在由淘票票和大麦艺展鸿图联合出品、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特别支持单位的“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邀请观众一起了解一部电影是如何诞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狗阵》剧组亮相展厅

这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与阿里影业第三次合作线下艺术展。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还记得,阿里影业第一次在上影节落地的电影海报展是在K11商场举行。此次展览在iag艺术院线举办,观众能看到电影历史梳理,欣赏电影道具、手稿、分镜等细节展示,包括詹姆斯·卡梅隆手绘的《异形》设计图,《封神第二部》的关键帧概念设计,彭于晏在《狗阵》中骑过的摩托车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现场

展览中,一件玛丽莲·梦露的手迹在国内首次公开展出,是她去世前两天于好莱坞购物时的签名。藏品来自00后藏家江凡,“梦露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女演员,她喜欢阅读,并不是大家眼里的金发花瓶。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了解她的另一面。”在江凡看来,电影节是一个吸引同好的地方,提供了难得的线下交流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狗阵》中的摩托车 钟菡 摄

“作为亚太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国际电影盛会,上影节不仅是影迷观众的艺术狂欢,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风向标。”在李捷看来,今年上影节主题为“电影之城”,在这座中国电影梦开始的城市,回望电影艺术在创作之初的那些造梦瞬间,意义非凡。借由此次电影艺术展,希望拉近大众与电影艺术之间的距离,也希望通过分镜、场景、设计、道具等幕后珍藏,开启通往电影幕后的梦境之门。“展览将持续到9月,希望能有更多孩子来看,也许他们就此会爱上电影,从事电影艺术。正如电影《造梦之家》的一句推广语,‘与电影坠入爱河’。”

“希望电影艺术展能够成为除了看电影这项活动之外,我们和淘票票为影迷带来的参加电影节的另一种新的体验,为影迷朋友提供更多元的电影艺术品鉴机会。”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副主任童颖说。

以电影为链路串起一个文化生态圈

夜幕降临,新华路上悠扬音乐响起,光影流转。由演员黄渤携手高艳津子共同创作的“谈·香·形”装置现代舞剧在上海电影艺术中心上演,为这座新的上海艺术地标揭幕。

值得一提的是,黄渤主演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入围今年上影节主竞赛单元,而在上海电影艺术中心,他作为装置艺术家和大家见面。“上海对电影至关重要,每次我有新电影都会来到上海这座电影重镇。能在这样一个地标性的电影建筑里首演我们的作品,十分荣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电影艺术中心开幕现场 钟菡 摄

上海电影艺术中心位于新华路上,这座20世纪30年代建成、经历近百年兴盛的优秀历史建筑,在进行保护性修缮后亮相,未来将成为艺术展览、电影交流、新品首发、时尚首秀的精彩发生地。路口能看到FOD (Film-Oriented Destination) “电影策源地”的标志,这个汇集上海影城、上海电影艺术中心、CHAO酒店、国际电影人俱乐部的沉浸式电影文化空间,将成为电影文化交流的平台和融合电影、文化、时尚和休闲的城市多元生态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OD 钟菡 摄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介绍,FOD将以优质电影内容(Film)为核心、丰富的文化活动(Festival)为依托、引领潮流的时尚生活(Fashion)为载体,共同彰显上海作为“电影之城”的独特魅力和国际都市的多样化生态。“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通过FOD的创立,提供海内外电影友人跨界融合以及和观众之间深入交流的新平台,用艺术带来交流的欲望。”在他看来,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可以用多种方式延伸呈现,让角色与观众的情感链接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