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一声令下,23国枪口对向中国,这是要彻底摊牌了吗?不到24小时,中方宣布进行双反调查,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今年的G7集团财长会议上,美国财长耶伦当着欧洲盟友的面,要求“团结一致”,排斥中国的“绿色过剩产能”。显而易见,美国要联合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新兴产业进行打压。在美国拜登政府的不断要求下,欧盟终于作出决定,从7月4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临时加征关税,最高可达38.1%。不过,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强烈反对欧盟的决定,因为他们很清楚,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势必会招致中方的强力反制,带来更大的损失。然而,剩余22个欧盟成员国,依然坚持对华加税,使得德国等国反对无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分析认为,欧盟此次对华加征关税,不只配合美国这一个目的,其真正意图有两个。第一,中国电动汽车目前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并不大,但增长速度很快,这给了欧洲车企巨大的压力。出现这种情况,根源是欧洲制造业正在流失,竞争力持续下滑。而中国电动车经历了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后,成本降低品质升高。面对物美价廉的中国电车,欧洲车企完全不是对手,只能用“盘外招”;第二,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前,欧委会就对多家中企进行调查,其要求披露的信息中,很多涵盖了中企的商业机密、核心技术等内容。很明显,欧盟想要抢夺中企的技术。这次欧盟对华加征关税是临时措施,就是想要中方送上筹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就在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当天,日本共同社等媒体报道,岸田文雄政府准备以“帮助俄军”为借口,对部分中企实施制裁。这也是日本首次以“帮助俄罗斯”为由,对中国实施制裁。在美国拜登政府提出要求后,就有23国把“枪口”对向中国。可以说,在新兴产业方面,美西方已经对中国“摊牌”。长期的低烈度竞争环境,使得西方的竞争力和进取心下滑,也让他们产业转型的决心和行动被严重拖累。因此,西方再次习惯性地挥舞“制裁大棒”,认定这么做会让自己获得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西方阵营,特别是欧洲,面对中国是没有任何炒作空间的,而且劣势极大。原因很简单,现在欧洲能提供给中国的东西,无法影响产业链成本。然而,中国出口给欧洲的产品,能直接决定欧洲的生活水平和工业成本。而且,很多欧洲企业非常依赖中国市场。欧盟指望用临时性关税政策,就能施压中国送上筹码,太自以为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6月12日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13日中国商务部就表示,中国产业界已经提出对欧盟猪肉、乳制品的双反调查请求,中方会对此进行依法审查。此外,欧洲的白兰地已经被中方进行反倾销调查。而且在今年4月,中国《关税法》已经通过,其中明确规定,任何国家或地区,实施了影响中国正常贸易往来的措施,中方都可以依法对该国或地区的任何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关税法》的出台,使得中方有了法律依据,能对他国贸易打压实施更强力的反制。欧盟很快就会意识到,他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领域,对中国进行了错误的挑衅,最终要为错误的做法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