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小小的拉面,能带来多大的产值?在沪上打拼的襄城县人回答:遍布上海的2000多家河南拉面馆,年产值逾10亿元!这是一个关于河南拉面馆在上海崛起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创业、拼搏和坚韧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进展是襄城县十里铺镇付庄村人。20世纪90年代初,初中毕业后,他跟着老乡到上海打工,想要学到一技之长改变命运。到上海后,他到一家拉面馆当起了学徒。“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是我很勤奋,能吃苦,带我的师傅很喜欢我,就把他的经验传授给我。我很快就学会了拉面技术,从学徒成长为拉面师傅。”朱进展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拉面是门手艺活儿,让一团面在手里快速拉伸、对折、再拉伸、再对折,连续7次,可以拉到100多米长;拉好的面下锅10秒就出锅,浇上热腾腾的肉汤,撒上一小撮香菜,放上几片牛肉,一碗香喷喷的拉面就上桌了。这碗拉面,凝结着打工的汗水,也见证了创业的拼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3年,敢想敢干的朱进展靠着3万元启动资金,在上海市宝山区开了第一家河南拉面馆。“我们在兰州拉面的基础上对配料等进行改良,还结合上海的快节奏生活进行管理创新,建起了第一个24小时营业的拉面馆。”店开起来了,生意怎样才能蒸蒸日上?朱进展说,兰州拉面以清汤为主,而他们的拉面以牛骨或猪骨、鸡骨熬制的高汤为主,再加上筋道的面条,来店里就餐的大多是回头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有了一定的积蓄和经验的朱进展在上海闸北区(现静安区)闻喜路上又开了一家店,起名为红辣椒拉面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家饭馆有3间门面大小,上下两层。20多年过去了,红辣椒拉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好。朱进展说:“每一碗河南拉面都选用优质食材,吸引客流就不难。像这样的拉面馆,我在上海开了5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襄城人在上海开的河南拉面馆很少,后来亲戚朋友逐渐加入,一带十、十带百,不到10年就遍地开花,形成了2000多家河南拉面馆。其中,大多数店主有过从“跟着别人干”到“自己领着干”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进展认为:“襄城人在上海开拉面馆形成一种现象,既源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更在于河南人坚韧自强的内在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门店有大小,学艺无止境,最重要的是干中学、学中干。51岁的拉面馆“馆主”崔建敏快人快语:“我在上海开河南拉面馆已经有21年了,一直不敢懈怠,才能把生意不断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