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0日,在南京军区的医院里,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用最后一丝力气向子女交代临终遗言,“我死后不准你们的妈妈来参加葬礼,我们俩的恩怨到此结束,我也不想再见她了,切记!”当他看到儿女们点头同意,才心满意足地闭上双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老人究竟是谁?他又为何会留下遗言不让前妻参加自己的葬礼?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故事中的这位老人名叫王近山,1915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一个农民家庭。

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而且,小小年纪的他还要为家里减轻负担,他从八岁开始便给人放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纪稍大一点,就去了地主家做长工,受封建主义的影响,地主完全不将家里的工人当人看,常常出现工人白天做工,晚上受打骂的场景,而王近山过得也是这种被剥削的生活。这就导致长期受到压迫的他十分痛恨地主阶级。

在他15岁的时候,听说共产党在闹革命,这让他找到了转机。于是他怀着满腔热血告别家乡,投身到军队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进入部队,他都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这里没有任何阶级划分,人人平等,只要不触犯组织纪律可以畅所欲言,为所欲为。

刚开始由于他年纪太小,又没有任何战斗经验,便一直跟着其他战友一起进行体能训练。没过多久,他就因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良精神吸引了部队领导的注意,然后,对方就将他提升成了班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之后的时间里,王近山又因为表现良好,被上级提拔到排长一职,同时,他还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同志。

加入共产党之后,他浑身充满了力量,带领军中战士屡创奇功,而他也凭借着一次次功勋的累计,逐步攀升,接连升为了连长、营长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他的人生太过传奇,后世便以他的事迹为原型创作了一部电视剧《亮剑》,而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大众的热烈追捧。

其中主角李云龙就是王近山的翻版,我们都知道,李云龙这一角色在战斗方面非常厉害,经常凭借出色的作战策略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现实中的王近山在战场上的经历丝毫不比李云龙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虽然是农民出身,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在军事方面一点就通,且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所以他带领的队伍一直都是军中最为强悍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因为他在战场上太过疯狂,为了消灭敌人,可以完全不顾自己的性命,所以人们纷纷称他为“王疯子”。

从一介普通的农民到英勇善战的一军将领,王近山用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彻底改变了自己悲惨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20岁那年,亲自带领部队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行动,并在此次战役中取得了完美的胜利。

于是,战功赫赫的他晋升为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的师长,同时,他也是当时最为年轻的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他又为国家领土完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37年,他率领部队在七亘村设下埋伏,仅用我军十几人的伤亡,换取了日军20师团300余人的性命。

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不仅就是缴获了日军大量的武器,还大大激发了我军的战斗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10月,王近山带领部队前往延安,在途经山西省临汾市韩略村时,他发现附近有一队日军。

于是,他没有报告上级领导的情况下,当机立断,迅速将这群侵略者给一锅端了。事后他在打扫发现,这只日军是华北方面的作战部队,其中被歼灭的军官数量就有120余名。

同时,让他更加想不到的是,这场战役对于粉碎抗日后期日军秋季“扫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年春天,王近山相继调任为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旅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关中警备区司令部副司令员。后来,抗日战争即将接近尾声,他被组织安排,进入中共中央党校进行学习。

如果说王近山在抗日战争中的事迹被称为传奇,那他在解放战争中指挥参与的战争则为神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抗日战争刚结束不到一年,国共双方的关系已经完全破裂,甚至,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了围追剿杀。

就在这个时候,刚到达陇海的刘邓大军便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袭击,由于对方火力太过强盛,且我军的武器比较落后,从而导致了大批战士壮烈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王近山带领的冲锋队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继续对国军进行猛烈攻击,打压对方的气势,终于,号称精锐的第三师被解放军不畏牺牲的气势所打败。

虽然这场战役过程非常惨烈,但王进山还是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反败为胜,深深痛击了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的要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他在襄樊战役中,采用“拔山攻城、猛虎掏心”的战术,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攻入城内,歼灭敌军两万余人,活捉对方两个司令。

这一仗可谓是打得相当漂亮,让敌军都不得不佩服他,而王近山也借此名声大噪,成为了国共双方都敬佩的人物。

1950年,朝鲜发生动乱,新中国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其他国家侵害,便组织了一支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战争进行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此时的王金山,因为长期经受的战争迫害,身体早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但他仍然想用国家号召,坚持参加抗美援朝,为祖国的和平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拥有中将军衔的王近山在战场上是赫赫有名的英雄,但回到家庭中的他却因为前妻,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直到死亡,他都不能原谅对方的过错,不愿让对方打扰到自己的清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战场上,王近山依然继续着“王疯子”的作战精神,在第5次战役中,将美国联合国部队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还轻松破解了美军司令李奇微的“磁性战术”。

要知道,这个战术曾经让无数志愿军都吃了大亏,而现在,他们终于能扬眉吐气一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抗美援朝结束,残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平安回国。王近山凭借卓越的战功,被授予中将军衔,还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但就在王近山人生的巅峰时期,一次变故,将他从云端再次打入谷底,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故事还要从他的婚姻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抗日战争初期,王近山因身负重伤被送往了战地医院,他在住院期间,护士韩岫岩一直对他悉心照料,这让正值青年的王近山心动不已,而韩岫岩也对鼎鼎大名的“王疯子”充满爱慕之情,毕竟,哪个美人不崇拜英雄呢?

于是,两个相爱的人很自然地就走到了一起,一年后,他俩在组织的见证下,正式结为了夫妻。其实,韩岫岩原名叫韩秀兰,因为她对王近山非常喜欢,便把丈夫的“山”字用到了自己的名字中,改名为韩岫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夫妻二人度过了几年甜蜜的时光,而在这期间,韩岫岩先后为丈夫生下了6个子女,但就是这第6个孩子的出生,打破了家里的平静。

1953年,王近山的第六个孩子王援援出生了,不过,这个孩子还没来得及母亲的怀抱,就被父亲送给了自己的属下老朱。为什么王近山要把亲生骨肉送人呢?

原来,老朱曾多次救下他的性命,这让重情重义的王近山感谢不已,在他得知老朱的妻子不能生育时,便向对方承诺,他会将自己的第6个孩子送给老朱抚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韩岫岩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但她没想到,两年后自己的孩子真被丈夫送人了,这让身为人母的她接受不了,于是,两人争吵不断,把原本和睦的家庭闹得乌烟瘴气。

就在此时,王近山和小姨子关系亲密,于是,韩岫岩便想当然地认为丈夫和妹妹背叛了自己,然后她以此为由,写了一封举报信交给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王近山感觉十分憋屈,一气之下就打了离婚报告,但这件事因为影响恶劣,惊动了中央高层,直接将王近山撤职查办。直到这时,韩岫岩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一切已经太晚了。

1978年5月,王近山在南京逝世,临终前,他特意嘱咐儿女不要让前妻参加自己的葬礼,应该是因为他到死都没有原谅对方当年的过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