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近日,一段小学生称“喊话学校食堂问题被做思想教育”的视频引发关注。6月14日,杭州上城区教育局通报,成立调查组并聘请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对反映的问题深入调查。事件到了这一步,算是有了明显进展。但一件小事何以剧烈发酵成公共事件,值得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乍一看,还以为这名小学生犯了什么错误,以至于要被学校批评教育一下。但根据这名小学生在视频中所言,学校食堂提供的饭菜里有发芽的萝卜、苍蝇、没熟的土豆等,如果这些问题真的存在,那真的不是小问题,而已经涉及食品安全,忽视不得。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校办公室有关老师认为所谓的“发芽萝卜”实则是萝卜自然生长的须根,“土豆未煮熟”可能是个人感受的偏差。至于饭菜里是否有苍蝇,则有待于调查。但不论如何,这种讨论和调查应该建立在让事实说话、坚持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过早下结论,甚至把孩子带到教导处予以“教育”,这就不是讨论和调查问题的正确态度。

坦率地说,这样的“教育”该被教育。

首先,这不是解决问题。学生对食堂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是应有的权利。学校理应支持,而不应设置障碍、横加阻挠。对反映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不论出发点如何,客观上都是一种负面教育。

其次,真正的问题可能被遮掩。“小学生反映食堂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小学生的表现,而在于学校食堂的现状。如果土豆真的未煮熟,饭菜里真的有苍蝇,那就说明该食堂的卫生状况很不让人放心。这名小学生的视频最初发于2023年11月3日,那么,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食堂卫生状况是否得到了改善,不妨听听学生们的反映,并作认真调查。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问题,容不得一点含糊。

期待调查组能围绕核心问题彻查到底、举一反三,并对校方的错误做法进行纠错,为孩子们展示正确的教育观、荣辱观。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一些中小学食堂出了食品安全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教师食堂和学生食堂并举、校长陪学生就餐机制往往沦为空话。在这种情况下,要把食堂办好,让孩子吃得好、吃得安全,难度是巨大的。今年5月起,广东珠海逐步取消学校教职工食堂,目前已有57所学校全面取消教职工食堂,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这就推倒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堵墙,令食堂经营规范化、公平化,为就餐安全、就餐愉快打下坚实基础。建议前述这所小学也跟进学“榜样”,把精力放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条件上。

与此同时,人们也注意到,这名善于在网上弄潮的小学生的有关表现,也开启了公共思辨空间。

这位小学生确实是在学校门口针对食堂问题进行了喊话,这是一种非比寻常的做法,但即使这种做法看上去比较“激烈”,校方也别急着加以否定。毕竟,校门口喊话的行为究竟是否合适,是否具有公共价值,不能仅看这种行为是否超越了一名未成年人的行为特征,而是要综合评析。那种迁怒于学生“家丑外扬”的心态要不得。

有人说,才小学的孩子居然粉丝就有几十万了,这让人吃惊。一个学生当然应该把课业当成“主阵地”,但“年少成名”、善用网络“武器”并不是罪过。“炒作”食堂问题,也未必有害。与其对一个孩子拍视频、喊话的举动忧心忡忡,不如允许他们大胆表白、大胆尝试,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