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一位计算科学大佬入局AI制药?

近日,负责领导谷歌安卓工程业务的副总裁Dave Burke宣布,即将“辞去”Android 工程主管一职,转而担任顾问,同时探索 AI+生物项目”。

他表示:“在Android工作了14年之后,我决定是时候改变了。我将不再领导Android工程团队,转而担任顾问职位,同时探索人工智能/生物项目。

同时他提到:人工智能在加速药物发现方面有潜力发挥关键作用,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难以治疗的儿童癌症,这是一个我非常关心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ave并没有透露下一步他的去向以及具体岗位,不过他不会离开Alphabet,正在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商议,并将在公司内部探索“人工智能/生物”项目。

Dave Burke在谷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佬,他从2007 年开始在 Google 工作,并且在2014年成为 Android 工程副总裁。

在任期间他参与了各种产品的开发,包括 Nexus 和 Pixel 手机、开发用于手机的 Chrome、启动 Android TV,以及带头构建和发布开发者工具。在他的带领和协助下,如今谷歌的安卓用户数量已经从100万扩展到30多亿,增长了3000 倍。

Dave Burke的社媒平台显示,他本人也对AI+生命科学非常感兴趣,关注机器学习在抗生素的应用,以及DeepMind最新推出的AlphaFold3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他的教育经历来看,他曾经获得都柏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博士学位,甚至在医院当过研究协调员,随后才取得了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这次投身AI+生物医药领域可以说是用毕生所学回归初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外界猜测Dave的离开和Alphabet进行进行大规模裁员以及重组脱不了干系。今年1月,Alphabet裁员1000多人,其中包括其AR硬件团队的大部分员工。

4月,谷歌合并了硬件和 Android 团队,专注于将AI引入其所有设备,这也导致曾领导 Android、Chrome 和 ChromeOS的Hiroshi Lockheimer开始在公司中探索其他职位,而他曾经的手下Sameer Samat 成为新任领导者。

简单来说,AI的时代来临,旧时代过来的老人们该让位了。

巧合的是,生物医药是不少功成名就的大佬们投向的下一站,期望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

例如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时,就写道“我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我想去摸一摸 10 年后路上的石头”

而李彦宏创立百度之前也尤其对生命科学感兴趣,20年后牵头创办了计算生物大模型公司百图生科,成为投入AI+药物研发最多的互联网大佬。

智药局就带大家领略一下AI制药的跨界创业者们。

天才科学家——达芙妮·科勒

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的履历颇为传奇。出生于以色列的她早早显露出了过人天赋,17岁就从大学毕业,18岁便取得了硕士学位,24岁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她将人工智能定为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很快成为这一领域的顶尖学者。2004年,只有36岁的她斩获“麦克阿瑟天才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达芙妮·科勒联合另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吴恩达(Andrew Ng)成立了主营在线教育的企业——Coursera,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教育平台之一。

2018年2月,达芙妮·科勒成立了自己的生物技术公司insitro,旨在通过AI对大量数据进行分类来寻找新型药物,主要应用场景为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临床试验设计。目前公司已经和百时美施贵宝等公司达成合作。

2021年3月insitro宣布完成C轮融资,而累计融资总额已达7.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4亿元)。

Transformer命名人——Jakob Uszkoreit

Transformer极大地促进了深度学习的发展,它出自2017年谷歌的一篇经典文章《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提出的一种模型架构,谷歌学术上显示该文章被引数已经超过12万。

作为作者之一的Jakob Uszkoreit提出用自注意力替代RNN,并最终想出了Transformer这个名字。

资料显示,Jakob自2008年3月开始就一直为谷歌工作,在Google Brain进行了深度学习研究,组建了Google Assistant的语言理解团队,并在Google Translate早期时工作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2021年7月,他离开了工作了13年的谷歌,与斯坦福大学的计算生物化学家和生物化学与物理学副教授Rhiju Das创办了一家AI制药公司Inceptive,该公司则致力于运用深度学习去设计RNA药物。

2023年,Inceptive获得了英伟达以及Obvious Ventures等机构投资的1亿美元A轮融资,公司总融资额已经达到了1.2亿美元。

传奇金融大鳄——David E.Shaw

估计很多人都对David E.Shaw博士并不陌生,他原本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不到30岁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任教。而后他投身于华尔街进入摩根⋅斯坦利银行,从事量化金融交易。

1988年,David E. Shaw博士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对冲基金DE Shaw & Co,是当今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对冲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1年,David E.Shaw博士回归学术计算生物化学的研究,并自掏腰包建造了超级计算机Aton,用于对蛋白质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据了解,Anton超级计算机执行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速度比当时最快的通用超级计算机快100倍。

2015年,David E.Shaw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了Relay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精准医疗公司,公司专注于根据对蛋白质动态的洞察来确定候选药物。

由于背靠D.E. Shaw Research,relay的商业战略和管线进展均十分迅速。2020年7月,Relay Therapeutics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公司目前有三条进入临床的管线,分别为FGFR2野生型和突变型抑制剂、SHP2别构抑制剂、和1个PI3Ka突变型抑制剂。

前百度主任架构师——望石智慧创始人周杰龙

周杰龙,望石智慧创始人兼CEO,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硕士,原百度主任架构师,百度搜索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之一,曾负责百度搜索机器学习排序、反垃圾和移动云语音搜索、拍照搜索等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百度期间,周杰龙带领团队用机器学习重构了百度搜索引擎。2013年他带领团队,在全球首次成功地将深度学习应用于搜索引擎中,比Google还早两年。

离开百度后,周杰龙在2018年创办了AI制药公司望石智慧,这是一家使用 AI技术驱动新药研发的科技平台公司。

目前公司搭建了以靶点口袋研究、分子生成、超高通量虚拟筛选、理性设计、成药性优化为核心的一体化技术平台,用于提升新药研发的效率与成功率。

AI领域连续创业者——费米子创始人邓代国

费米子科技是一家AI驱动的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公司,创始人邓代国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同时也是一名连续创业者,2018 年决定将 AI 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并正式成立费米子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重点布局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与自身免疫疾病领域。2022年10月9日,费米子科技1类化药FZ002-037胶囊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

截止目前,费米子已经获批三个IND,包括非非成瘾性镇痛靶点FZ002、第二代Nav1.8抑制剂FZ008-145和靶向TYK2 JH2的第三代JAK抑制剂。

前互联网高管——碳硅智慧联合创始人邓亚峰

2022年9月底,AI制药公司碳硅智慧宣布完成五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联想创投、联想之星联合领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构建一站式新药设计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为前360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兼搜索事业部总经理邓亚峰,邓亚峰。此前邓亚峰曾前后加入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担任科学家,以及格灵深瞳并任CTO。

碳硅智慧聚焦新药研发,致力成为新药研发领域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商,通过提高新药研发领域生产数据、管理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AI建模的能力,将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数字化和智能化。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