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怀剣

编辑 / Pel

“不断的争吵让故事像过山车一样险象环生,停不下来。”

在前年的《孤独摇滚》和去年“BanG Dream”系列的作品《MyGO》之后,做一部令观众印象更深刻的“女高中生玩乐队”动画或许有些困难。

前者凭借可爱反差的“社恐”人设与厨力满满的制作成功破圈,为索尼创造令和商业奇迹;后者则以乐队解散为开头,深挖人际交往中压抑揪心的一面,让众多动画迷直呼“大概一辈子都忘不掉”。

但今年4月播出的《Girls Band Cry》却另辟蹊径,让人眼前一亮……如果辍学的高中生也是高中生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中9人5个辍学、2个普通高中在读、1个读艺校没有毕业证,只有卢帕(中左,《Girls Band Cry》主角乐队贝斯手)可能有高中毕业证

同样是“女高中生玩乐队”的内容,表达的主题可以很不一样。开门见山,在笔者看来,《Girls Band Cry》表达的主题是“因为我们一起玩乐队,我们证明我们没有错”。

或者用主角井芹仁菜的话来说,“向世界竖起中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JK乐队番推陈出新?

《轻音》的平泽唯呆萌可爱,《孤独摇滚》的波奇胆小内向,《MyGO》的高松燈内心积攒了巨大的能量。《Girls Band Cry》的主角仁菜跟她们拉开了很大的差距,性格可称麻烦。

仁菜一会胆小,一会又得意忘形;经常与同伴争吵,也经常哭得稀里哗啦——像是个喜怒无常的小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这种“小孩子”并不是非常讨喜的一种个性。但在《Girls Band Cry》里,却恰好与这部动画的另一大特点完美契合——

《Girls Band Cry》作为一部电视番剧,却没有抽帧模仿二维动画一拍三的张数,3D动画师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手K动画关键帧,让3D动画精度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有没有发现小仁菜特别可爱,表情活灵活现?不止仁菜,片中每个角色的神情和动作都很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人同屏,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有意思

而在动画中,支撑“小孩子”一样主角仁菜的,是一个顽强的念头:不认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仁菜高二时遭遇校园霸凌,学校以推荐入学名额为补偿条件,希望能息事宁人。父亲答应了学校的条件,仁菜却拒绝与霸凌她的同学握手和解。什么也没做错,自然不愿意接受双方都写检讨、互相道歉的“和解”。更何况,仁菜完全不认同父亲和学校的交易,认为这是可耻的“走后门”。

所以,仁菜一个人来到川崎。她遇到了喜欢的乐队「钻石尘埃」的前主唱河原木桃香,开启了她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这个故事前,有件事情可能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像《轻音》一样表达“青春和友谊是宝贵的”,可以描写乐队成员温馨、快乐的日常;像《MyGO》一样表达“我们不惧怕迷茫”,可以描写乐队如何坚定、团结、无问西东。

可是在《Girls Band Cry》里,“玩乐队”和“不认输”要怎样产生联系呢?音乐的世界里,怎样才算是“不认输”呢?如果需要跟谁一决高下,故事应该如何展开呢?

想到“玩乐队体现不认输的精神”的点子并不难,难的是想清楚要让什么样的人、为了什么目的玩乐队,乐队又采取了什么行动、克服了什么阻碍、达到了什么结果,故事才能有力、合理地体现“不认输”的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表来自宋传《故事的织体》

负责动画脚本的花田十辉把这些问题考虑得十分透彻。

花田十辉担纲过《命运石之门》《吹响!上低音号》《Love Live!》《蔷薇少女》等动画的系列构成(相当于国内的编剧统筹)和脚本。经验老道的他,是如何让《Girls Band Cry》的故事焕发光彩的呢?

02

故事结构?稳如老狗!

《Girls Band Cry》采用三幕四部分的“大情节”结构,这个结构将全片分为四部分,可以用“起承转合”来称呼,包含十个路标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表来自宋传《故事的织体》

这也是许多TV动画采用的结构。“起承转合”大约各分配三集,一集或两集设置一个路标事件,在第10集前后达到高潮,再用1-2集收尾。

日本动画爱好者之间流传着“三话定律”的说法,就是针对这个结构提出的。“三话定律”指的是长度为12集左右的季度动画,需要看到第三集才能确定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片。

例如,《魔法少女小圆》开头怎么看都是充满了爱与希望、闪闪发光的魔法少女动画,直到第三集巴麻美学姐的头被“魔女”咬掉,《魔法少女小圆》才亮出了它黑暗、残酷的獠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Girls Band Cry》遵循了这一结构。

“起”对应1-3话,包含开篇、切入、激励三个事件,交代了两位主角的基本情况,完成了第一次Live;

“承”对应4-5话,包含进展、转折两个事件,主角具备了清晰的目标;

“转”对应6-7话,包含再转、危机两个事件,乐队组建完成,却遭遇桃香退队的危机。

之后的8-13话,是“合”的部分,整个故事的问题必须在这个部分得到交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例来说,第一集,仁菜来到川崎,遇见了桃香。桃香曾是仁菜最喜欢的乐队「钻石尘埃」的吉他手兼主唱,却在不久前退出了「钻石尘埃」。二人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桃香说,她要放弃音乐事业回老家。仁菜在广场劝桃香不要放弃、不要认输,两个人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雨中路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看似简单的开局,完成了开篇的所有任务。观众了解了两位主角各自的基本情况和相互关系,也明白了这个动画的定位:一个用少女玩乐队的内容表达“不认输”主题的动画。同时,第一集结尾精彩的路演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又如第五集的转折事件:仁菜发现替代桃香的「钻石尘埃」乐队新主唱正是霸凌自己的同学。这一巧妙的设计把“音乐”和“不认输”两件事情联系在了一起。仁菜至此无法回头——她无法饶恕现在的「钻石尘埃」,无法饶恕霸凌自己的人用轻薄的调子唱自己最喜欢的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中,这种让主角“无法回头”的事件称作“不归点”。主角正是跨过一个个“不归点”,用越来越冒险、越来越大胆的方式解决贯彻故事始终的问题。这一事件也是整个故事的“转折事件”,它把故事带进节奏更快、矛盾更为尖锐的“下半场”。

所以,花田十辉的答案是:用三幕四部分结构,写一个遭遇霸凌而旷学的女高中生,为了守护自己喜欢过的乐队不被玷污、更为了不让霸凌自己的人得意,组建一支新的乐队,越过成员不和、人气低迷等障碍,与已出道的主流乐队在音乐节竞技,表达“不认输”主题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设计足够精彩。主角仁菜凭借强烈的“不认输”意志,从旷学的“失败者”变为成功的乐队主唱,从逃离故乡变为主动进军音乐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吵架是仁菜最擅长的事情,唱歌次之。她跟乐队其他4人中的3个都吵过架,几乎是集集都有吵,三集一大吵。这不能简单归结为仁菜性格差劲,也有故事设计上的考量。

03

吵架?爱看,不要停!

《Girls Band Cry》有大量的吵架戏码,不断的争吵让故事像过山车一样险象环生,停不下来,增加情节张力的同时也展现了人物的魅力。

这些争吵都是在吵什么呢?

来看《Girls Band Cry》第五集,仁菜发现「钻石尘埃」新主唱是霸凌她的同学之后,与桃香的争吵。仁菜坚持称桃香是在袒护现在的「钻石尘埃」,逼问桃香对现在的「钻石尘埃」是喜欢还是讨厌。桃香的回答则是「钻石尘埃」怎样已经与她没有关系了,没有什么喜欢讨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吵架的场地转到居酒屋,桃香企图在对话中反客为主:

桃香:你在意的只是那个主唱吧?

但仁菜不甘示弱,揪住问题不放:

仁菜:不是这样的!「钻石尘埃」现在这样真的好吗,我说的是这个!

桃香的反客为主失败了,要用其他办法挡住仁菜的逼问。

桃香:我说啊,乐队和人一样,都是会成长和变化的,不管什么东西都是会不断改变的。

仁菜:那你为什么要退出乐队(指「钻石尘埃」)呢?就是因为没法认可这种变化才退出的吧?这样的乐队才不是「钻石尘埃」,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才退出的吧?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错才退出的吧?是因为讨厌她们在做的这种事情才退出的吧?为什么不说出来呢?(下略)

桃香:闭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桃香将手中的饮料泼向仁菜,企图结束争吵。

这场争吵为何升级到要以“物理降温”的方式收场呢?在分析之前,先介绍一条沟通的原理:每次沟通都有内容和关系两个层面。“内容”层面是单纯的信息,“关系”层面则决定该如何对待“内容”层面的信息,关乎沟通双方的关系。

比如,“我觉得你的厨艺有改进空间”和“我再多吃一口你做的菜就可以往生极乐”在内容层面是相同的,但在“关系”层面则天差地别。

具体在这一次争吵中,仁菜和桃香其实在“内容”的层面上并无分歧:她们都不认为现在的「钻石尘埃」符合期望。她们的分歧在于“关系”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仁菜不断逼问桃香“喜欢还是讨厌”,看起来是在询问桃香对「钻石尘埃」的看法,属于“内容”层面。但对桃香而言,问题不是“我对「钻石尘埃」是喜欢还是讨厌”,而是“为什么我需要向别人透露我对「钻石尘埃」的看法?”,也即“你仁菜有权力要求我表态吗?”——一个“关系”层面的问题。

意识到这与“内容”层面无关,仁菜没有让步,把问题从“喜欢还是讨厌”变成了“讨厌为什么不说出来”。桃香不愿意回答,才借用了冰饮料的力量。

但是,仁菜仍没有让步。

仁菜:我喜欢只是有桃香小姐在的「钻石尘埃」而已!是那首歌让我的人生发生了改变,正因如此,我不希望你就这样认输!明明就认可不了,还要觉得错的是自己、对方才是正确的,我不希望你说这种谎!

在仁菜步步紧逼的追问中,桃香灵光一闪,把问题从“你有权力要求我表态吗?”变为“我有资格对「钻石尘埃」说三道四吗?”,告诉仁菜是她自己坚持退出「钻石尘埃」,辜负了乐队成员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招非常奏效,终结了争吵。在这场争吵中,仁菜“不认输”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尽管争吵结束,冲突依然存在。直到第八集末尾,「钻石尘埃」全员追逐桃香和仁菜来到演出场馆外,桃香对「钻石尘埃」大开嘲讽,说要在下一次音乐节上一决胜负,才算是有了表态。而这个表态,又是一个“不归点”。

在仁菜和桃香各自越过“不归点”前,第八集有一场激烈的争吵为之蓄力。第七集桃香宣称要退队,片尾的Live结束后,仁菜在舞台上拿着麦克风告诉全场她不去补习班、不考大学了。两件事情让仁菜和桃香彼此积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仁菜和桃香爆发争吵。

仁菜:说到底都是桃香不好!

桃香:怪我?

仁菜:就是啊!一个招呼都不打就说什么“要退出”、什么“最后的演出”之类的!

桃香:你也什么商量都没有就决定要向职业前进,我可不想被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双方的矛盾依然在“关系”层面:桃香是否可以独自决定退出乐队?仁菜是否可以独自决定乐队要成为职业乐队?

答案很简单:桃香的“擅自决定”至少只针对自己,仁菜的“擅自决定”会影响乐队中的其他人,所以是仁菜不好。

仁菜落了下风,桃香穷追不舍,又有了以下对话:

桃香:你还是看看现实吧。

仁菜:什么都不看只想着要逃的不是桃香吗?

桃香:烦死了!你又懂我什么了?

仁菜:那你告诉我啊,你为什么还要继续玩乐队?如果你是真的认为自己的音乐行不通的话,为什么不干脆回老家去啊!为什么又要开始玩乐队啊!

这个回合桃香失策了,她把问题带到了“内容”层面,说仁菜不了解自己。仁菜抓住机会,承认了“内容”层面的问题:“我确实不了解你”,然后让桃香回答:“你究竟为什么重新玩乐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桃香不愿老实说自己重新玩乐队是因为被仁菜鼓励了。走投无路的桃香说出自己的期待,并转移话题:

桃香:总之,你还是回去上补习班。

仁菜:我不要。

桃香:那随你便好了。

仁菜:你又要逃吗?不要再逃了!

桃香:闭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桃香在争吵中彻底失败了。其实,动作、神态等等同样是沟通的手段,甚至沉默也意味着一种沟通。桃香一手揪住仁菜的衣领,一手握拳,最后又放下了。这里,桃香的意思是“我没有理由干涉你了”。

仁菜的执拗劲得到了又一次体现,桃香耿直率性又成熟的性格也被观众了解。

但这场争吵同样是扬汤止沸,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冲突:桃香是否仍会退队?乐队是否应该走上职业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都知道“欲扬先抑”的技巧,《Girls Band Cry》借助争吵把两位主角的关系拉到冰点,并且借助她们的互相攻击,给出负面的回答:吵架吵成这样桃香肯定要退队;乐队且不说该不该走上职业道路,连能不能存在都是问题了。

然后,故事的趋向发生大反转,由“抑”转“扬”。第八集结尾,仁菜和桃香达成共识:一起组乐队,走上职业道路,跟「钻石尘埃」一决高下!正是这种对比强烈的转折,让故事充满看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Girls Band Cry》用争吵挑明分歧、放大冲突,把冲突带到争吵双方无法解决的地步,从而为解决积蓄力量。同时,争吵也起到了塑造人物的作用:暴脾气的仁菜和直性子的桃香在一起,就是会有这么多激烈的争吵。

04

追不追?肯定追啊!

一次次争吵让剧情节奏像坐上了过山车,一场场Live把剧集装点得美轮美奂,主角活灵活现生动可爱,故事结构平稳设计考究。

这样的动画怎么能让人不爱呢?《Girls Band Cry》,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JK乐队番……如果辍学JK也是JK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之前有没接触过JK乐队题材的动画,《Girls Band Cry》都能让你在紧张与畅快的不断转换中,深切感受到什么是摇滚精神!也期待这部动画将如何在剩下的几集里完结收场,能否跻身“女高中生玩乐队”动画三巨头,就看这几天了!

(注意:摇滚精神不等于辍学和竖中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