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作家陈崎嵘创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远方的山水: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广元东西协作实践》(以下简称:《远方的山水》)作品研讨会14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各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新书《远方的山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浙江与广元千里牵手、开启合作,两地人民情谊历久弥坚,共同谱写了山海情深的时代故事。2023年,陈崎嵘走访调研浙江、广元两地3个多月,采访250余人,翻阅上百万字的档案、地方志、回忆录等资料,深入挖掘浙广对口帮扶、“5·12”灾后援建、东西部扶贫协作、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等四个阶段中的典型事例,创作完成《远方的山水》。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表示,《远方的山水》用独特的角度让我们充分地领会到“何以中国”,回答“中国为什么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现代化”。

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颖认为,《远方的山水》是新时代以来四川题材报告文学作品的重大收获,文学性地呈现了浙江与四川广元30年来千里牵手、互帮互助、感人至深的生动故事,体现了两地干部群众的拳拳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谢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生活。是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是浙江、广元两地人民群众的现实创造,提供了这么一个题材。”作家陈崎嵘表示,在写作过程中他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由感染到感动的过程,“报告文学作家是时代的记录者,报告文学的创作离不开各方的支持与配合,某种程度上来说,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一定是集体创作的。”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任宏伟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