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滴小伙伴们

最近微信又改版啦

邀请大家动动手指

把圈主设为星标

这样就不会错过我们的精彩推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摘 要

1.AI产业链中,光模块属于核心算力设备板块,而我国通信技术较为成熟,龙头厂商先发优势显著,业绩能见度高、落地性强。展望后市,作为AI产业链的上游,光模块市场依然有望持续增长。2024-2025年光模块公司或将迎来订单、业绩的持续放量,可继续关注通信ETF(515880),逢低布局。

2.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地及权益市场的回暖,证券板块的业绩及监管压力期逐渐缓释,当前证券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后续在流动性相对宽松及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红利下,证券板块可能一定的估值修复动力,可适当关注证券ETF(512880),但也需要警惕证券公司业绩承压、基本面偏弱的风险。

3.猪周期方面,近期猪价上行,部分省份的猪价甚至突破了18元/斤的高位。然而,与这一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猪LH09合约价格和养殖ETF出现了下跌。但二次育肥行为对整体市场的影响或有限,目前价格的高涨或更多来自前期能繁去化带来的缺口。后续来看,受到资金限制和上次二育亏损心理阴影,今年压栏/二育行为或不会再现2022年的“疯狂”。投资者可以持续关注养殖ETF(159865)。

正 文

A股早盘弱势整理,午后证券板块引领大金融发力,三大指数放量反弹,上证指数收涨0.12%报3032.63点,深证成指涨0.5%报9252.25点,创业板指涨0.76%报1791.36点。量能方面,市场成交额8508.1亿元。盘面上,通信板块领涨,证券、房地产等涨幅较好,公用事业、国防军工有所回调。

五月社融数据今日披露,社融新增2.0万亿,同比多增0.5万亿,存量增速回升至8.4%(前值8.3%)。企业贷款同比少增4248亿元(不含票据),居民端同比少增2915亿元。M2同比回落至7.0%(前值7.2%),M1回落至-4.2%(前值-1.4%)。新增信贷规模不及往年同期,一方面是受经济复苏进程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与金融“挤水分”有关。结构上,“企业强、居民弱”的格局仍在延续。

目前A股市场整体也呈现出估值不高的特点,社融数据偏弱或加重市场防御情绪,上证综指央国企占比超6成,“中字头”占比高,超配上游资源,近三年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新国九条背景下,分红生态受政策推动有望进一步改善,上证综指有望持续优于沪深300。上证综指ETF(510760)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值得持续关注。

通信板块今日表现亮眼,通信ETF(515880)涨4.5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WIND

AI产业链中,光模块属于核心算力设备板块,而我国通信技术较为成熟,龙头厂商先发优势显著,业绩能见度高、落地性强。LightCounting发布的2023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显示,中国厂商中际旭创位居榜首,Coheren(Finisar)位列第二。中国厂商共7家入围,包括中际旭创(第1名)、华为(第3名)、光迅科技(第5名)等。

展望后市,作为AI产业链的上游,光模块市场依然有望持续增长。全球光模块市场的整体收入从2022年的110亿美元小幅下降至2023年的109亿美元,但LightCounting预计2024年的收入增长率将达到27%,主要得益于400G和800G数通光模块的需求扩大,特别是来自英伟达、谷歌和亚马逊的订单需求对收入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YOLEGrou预测,2024年AI驱动的光模块销量将同比增长45%。

整体来看,中国厂商在全球光模块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同时随着5G和AI技术的推动,以及运营商和主设备商的创新产品,行业整体收入和市场份额均显示出积极的增长趋势。国内三大运营商投资也向算力方向倾斜,算力投入保持适度超前;此前储备的高速率光模块等新技术也在持续落地,2024-2025年光模块公司或将迎来订单、业绩的持续放量,可继续关注通信ETF(515880),逢低布局。(详见)

证券板块午后拉涨,证券ETF(512880)涨2.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WIND

近期政策频出,政策不断发力有望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沪深北交易所分别发布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共有八章内容,旨在切实提升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尽可能规避极端异常交易对市场的波动冲击。

6月6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答记者问表示,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提到“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有助于维稳市场。

整体看,监管优化长期有望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发展、提振市场信心。此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以人民性为核心、以吸引居民资金入市为目标、以分红率为核心抓手,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向好趋势不变。

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地及权益市场的回暖,证券板块的业绩及监管压力期逐渐缓释,当前证券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证券公司指数PB估值为1.15倍,处于十年以来0.59%位置,为历史较低水平。考虑到证券板块在融资服务经济的职能、以及财富管理促进内循环的作用,后续在流动性相对宽松及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红利下,证券板块可能一定的估值修复动力,可适当关注证券ETF(512880),但可能也需要警惕证券公司业绩承压、基本面偏弱的风险,保持观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猪周期方面,近期猪价呈现出连续加速上涨的态势,部分省份的猪价甚至突破了18元/斤的高位。然而,与这一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猪LH09合约价格却出现了下跌的现象。养殖ETF(159865)也出现了持续的调整。这一背离的背后,是因为市场普遍认为,当前的猪价上涨主要是由于二次育肥和压栏行为所推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WIND

市场也普遍担忧,这种由二次育肥和压栏推动的猪价上涨并不具备持续性。相反,一旦这些生猪在未来某个时间点集中出栏,市场供应将会迅速增加,导致猪价快速下跌。这种担忧并非没有依据,因为在2022年四季度-2023年一季度,类似的二次育肥和压栏行为就曾导致猪价的大幅波动,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因此,市场普遍认为,当前猪价的上涨只是短暂的,未来价格很可能会再次跌回去。这是2022年二育深亏后留下的教训和惯性推断。但根据第三方机构所监测的二育销量占比、出栏体重等关键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尽管当前压栏和二育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行为对整体市场的影响有限。

可以注意到,那些在3月进行二次育肥的养殖户,他们的猪在5-6月会进入出栏阶段。3月二次育肥的猪数量大约占据了出栏总量的5%至6%,现在二次育肥大概占比7%-8%。这种一进一出的市场调整,影响是相对可控的。所以,目前二次育肥行为对整体市场的影响有限,目前价格的高涨或更多来自前期能繁去化带来的缺口。华泰证券也指出,压栏/二育群体在经历前两年尤其2022年的亏损后,入场行为更加理性,且资金或也不如前两年充足,今年压栏/二育行为或不会再现2022年的“疯狂”。

目前猪周期反转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按照产能的变化趋势线性外推,如果二次繁育行为较为稳定,且没有猪瘟等灾害的巨大影响,那从目前这个时间点到明年的三季度,养殖企业都有望是盈利状态。随着猪价的上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增强,从而带来估值和利润表的修复。在投资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这通常能够推动股价的上涨。目前,我们或许正处于这样的阶段,猪价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投资者可以持续关注养殖ETF(159865)。(详见)

今天就这样,白了个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