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除了高考按照省排名统招以外,部分高校还会有自主招生、强基计划、综合评测等特殊招生途径,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借助有利的教育政策,考上理想的大学。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阶段,最忌讳的就是存在侥幸心理。希望通过某些途径,享受降分录取的机会。除了官方认可的综合测评等降分途径以外,还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和考生的焦虑心态谋取私利。家长承担经济损失事小,严重者还会影响高考志愿,毁了学生的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大学辟谣,从未发布过“降分录取协议书”,2024高考生需了解

部分高考生和家长收到了山东大学降分录取协议书,甚至还有机构以山东大学的名义发考前辅导、志愿填报等有偿服务。不排除有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就误入歧途。这不仅让家长遭受经济损失,打乱考生的报考计划,也让高校的名誉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大学正式发文辟谣,学校从未委托过任何机构开展高考前辅导、考后填报志愿等业务。学校也不会主动联系考生,发送“降分录取协议书”,所有高考录取流程,都在网络上公开可供考生随时查询。

2024高考生和家长需了解,正常高考公布成绩、填报志愿,以及提档、拟录取、发送录取通知等环节期间,高校和考试院通常不会以任何形式主动联系考生,考生如果有疑问,可以拨打高校的招生办电话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出现特殊情况,比如考生成绩出现问题,考试院会通过考生所在高中联系学生,而不是直接找学生。成绩公布和录取结果,也都是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没有人会特意与考生取得联系。

或许高分考生,会引来清北等名校的青睐,有招生办老师或志愿者上门说服考生修改高考志愿。考生也要提高警惕,避免受外界环境影响。高考加分或降分政策早在高考前已经确定,这个阶段联系考生,多半是野鸡大学或者野鸡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填报志愿期间,不要轻信非官方途径发布的政策

大部分考生高考期间,只要按照学校老师规定的步骤一一进行,坐等被录取即可。最容易被盯上的反而是低分考生,尤其是可能连专科都上不了的考生。其他考生只能收到一份录取通知书,低分考生可能会收到很多从未听过的高校,也发来录取通知。

这些“高校”打着各种名义,自称能做到降分录取,甚至是知名大学或者校名看上去特别高大上,这些多半都是野鸡大学在搞鬼。曾经有一位高考生,收到了7封录取通知书,经过查询竟没有一封是真实的,学校根本没有办学资质,网上也查不到录取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家长会收到很多补录信息,只要学生缴纳学费就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开学后才发现根本没有这所学校,家长的血汗钱也都打了水漂,学生也错过了真正的补录时间。

各地高考录取流程时间公开透明,每一步都能通过官网查询,查不到的信息就不可轻信。有招生办学资质的高校,通常都会有报考代码,系统有迹可循。如果没有代码,宣传得再天花乱坠也是无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填报志愿的总体思路

高考是按照省排名的情况依次录取的,考生要知道自己的成绩在省内大致处于哪个位次,不能光看分数。每年高考录取分数都有上下浮动,但是录取省排名的位次变化不大,根据排名合理定位更稳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生要先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各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薪资待遇、晋升空间等,大致确定几个专业方向。查询这些专业的学科建设排名情况,结合自己的分数线,大体上就能确定能报考的院校范围。

除了选择专业和院校以外,考生还要选择城市。毕竟大学所在地,很有可能就是未来要学习和工作的第二故乡。是留在省内还是省外,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的特性因人而异。比如想要学习计算机,最好去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才有好的就业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填报志愿,为了避免高分滑档,以及充分利用好分数,尽可能考上更好的学校,考生要按照冲、稳、保的方式,有梯度的填写志愿。有不懂的地方咨询班主任,不要胡乱猜想。

今日话题:大家高考期间收到过类似的信息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