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志明在尼泊尔游玩。图由本人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志明给顾客介绍手串。

13岁、20岁、30岁……大家回想一下,这些年纪时,我们在做什么事情呢?今天,本报记者就带大家认识一位来自江西的生意人——张志明。

13岁,他学英语、尼泊尔语,跟随舅舅前往异国他乡学做生意;20岁,他靠给别人修手机,给家里盖了一栋三层半的楼房,在宜春市区购买了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30岁,他已经在拉萨做了10年生意,并娶妻生子。“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想一直待在拉萨,这里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张志明说。

13岁

  跟随舅舅前往尼泊尔

1994年,张志明出生在江西省宜春市的一个乡村,家中经济条件并不算好。小时候,他的妈妈因病不幸去世,家中只剩下他和爸爸、弟弟相依为命。

“初中读了一年我就辍学了,13岁时跟随舅舅去了尼泊尔学做生意。”张志明说,从江西到尼泊尔的博卡拉,再到西藏,他觉得外面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未知与希望。

张志明刚到尼泊尔,先是去各大城市旅游了一圈。舅舅看他年纪尚小,并未立即让他学习做生意,而是让他到当地的一所学校读书、学习英语,放学回家顺便帮着家里打理生意。

“我舅舅会说尼泊尔语,我放学回家后跟着舅舅以及当时的尼泊尔邻居学习说尼泊尔语。”张志明回忆说,上学期间他每天七点多起床,骑车去学校。放学回家后,他又跟着舅舅学习尼泊尔语和做生意。

如今30岁的张志明,皮肤黝黑,浓眉大眼,额头上还有一些抬头纹,给人的第一感觉他是外国人,不是中国人。“在尼泊尔,很多人以为我是尼泊尔人。我不仅会说尼泊尔语,而且长得也像当地人。”张志明说,自己可能在尼泊尔生活久了,不仅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习惯,而且尼泊尔语也比英语说得好。

30岁

  在拉萨做生意十年

2014年,张志明专门来到拉萨游玩,并对拉萨的旅游市场进行了调查。“拉萨是一座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无论你在这里生活还是工作,都会感到很幸福。”张志明说。

经过市场调研后,张志明发现很多游客喜欢拉萨市场里的各种手串,而这些手串大多数来自尼泊尔,他当即在拉萨市区的明珠商场(现在的大昭城)内租了两米宽的摊位,做起了西藏特产(主要以手串为主)批发生意。

“我经常往返在西藏和尼泊尔之间,去尼泊尔采购各种手串,然后拿到拉萨来批发。”张志明说,自己白天在商场内做批发生意,晚上会拿着手串去夜市售卖,生意一直不错。

当记者找到张志明时,他正守在商场内的摊位前,手里不停地把玩着各种手串。“来拉萨10年了,原来的明珠商场已经改名大昭城了,现在我儿子马上都五岁了。”张志明说。

张志明回忆道,做生意更多要靠对市场发展规律的洞察、大胆的决策以及对机会的把握。在拉萨生活10年,张志明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聊天时,不断有顾客来找他批发手串。“这些都是老客户了,他们经常来我这里拿货。”张志明说。

前两年,张志明的妻子带着孩子来过拉萨,但因为孩子身体原因不得不返回老家生活。他舅舅也离开了尼泊尔,回老家发展。“拉萨是个幸福指数非常高的城市,我的店铺暂时不会撤掉。如果条件允许,我想一直在这里生活。”张志明说,他觉得自己还会继续待在拉萨,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20岁

  成为村里的名人

在尼泊尔期间,张志明不仅跟随舅舅学会了尼泊尔语,还学会了做生意的一些门道。在与人打交道的同时,他的心智也变得越来越成熟。

“2010年前后手机开始流行,当时的手机还不是智能机。我发现尼泊尔很多使用手机的人手机坏了会反复维修,不会更换新的手机。当时,我决定回国学习修手机的手艺。”张志明说,等自己学会修手机后,便立即返回尼泊尔开了一家维修手机的店铺。

“店铺开起来了,每天维修手机的人络绎不绝,从早到晚我一直坐在店里。”张志明表示,正是因为这次商机,让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岁那年,张志明的爸爸告诉他准备将家中的老房子重新翻修。他立即给父亲寄了钱,帮家里翻修房子。“老家盖房子花了50万元左右,一共盖了三层半,我出了大部分的钱。”张志明说。

“老家房子盖起来后,他还在宜春市区买了一套房子,瞬间在村里成了名人。”张志明的堂哥孙小勇说,10年前他跟随张志明一起来到拉萨做生意,主要是因为弟弟做生意挣到很多钱,在宜春市里买了房子,跟着弟弟做生意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