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地下城市面貌探索,地上文明血脉传承”暨《北京三千年》图书分享会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该书作者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特聘专家朱祖希,长城旅游学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专家顾问袁家方和策划方代表,与读者共同分享这部北京建城史的创作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合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三千年》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以数十年北京城市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为积淀,以独到的视角和写作风格为底色,通过纪城、纪史、纪事、纪物、纪人的独特手法,展现了北京3000年建城史。全书以西周燕都、汉代燕地、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中都7个历史节点,通过11章的内容展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300多件珍贵文物唤醒沉睡于地下、淹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古老记忆,这座城的每一步足迹都深埋于地下。通过这本书,揭开历史的面纱,破解北京城市发展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是《北京日报》为“纪事”栏目于2007年成立的专业采编团队。十余年来,“纪事”栏目已成为《北京日报》的精品栏目。作为一个写故事的团队,“纪事”栏目组总是力图寻找中国现当代史上那些群星闪耀的时刻、那些历史湍急流水中的峡湾、那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以及一个个关键性瞬间。活动中,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主任、该书策划人董少东分享了策划过程和创作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三千年》策划人 董少东

值得关注的是,该书也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其中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的3位主创也分别从历代北京的遗址展开,分享了这部作品的核心内容。孙文晔从“西周燕都:沉睡3000年的地下城、 唐幽州:墓志中的血雨腥风、元大都:《周礼》中的理想都城以及明中都:北京不为人知的前世”展开。杨丽娟讲了“关于汉代燕地:从封国到郡县背后的历史故事”,说明定陵为什么是隐秘的万历地宫等。黄加佳从“金中都:北京都城的起点、金陵:隐藏在大山中的帝陵以及改造帝都:北京城的次转身和拆卖皇城:乱局下的故都”几个遗址展开,通过这些重要的遗址梳理出北京3000年以来的历史脉络和800年的建都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三千年》作者主创 孙文晔(左一)、黄加佳(中间)、杨丽娟(右一)

朱祖希、袁家方两位嘉宾对这部作品给予高度肯定。他们认为《北京三千年》这部作品有着独特的表现视角和写作手法。该书是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经过多年的考古发现和文化积累成型的,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北京三千年》这本书除了从“考古讲述北京建城史”这条主线之外,每一章后面还有一个副线故事——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个北京的相对小众的景点介绍。对此,嘉宾在发言中提到,他们读过众多书籍,但这本书却让他划线最多。书中许多内容令人赞叹不已,尤其是那些关于北京厚重历史文化的细节,它们成为了北京的金名片。此外,书中记者们的采访、思索和研究都显得极为客观,不带任何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宾现场分享 袁家方(左一)、朱祖希(左二)

作者黄加佳谈道:“有些小众博物馆和小众景点,北京本地居民也不太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但这些地上遗存其实与北京的建城史有着很深多联系,它们见证了北京从一座边陲城市逐步走向国家中心,一步一步的发展历程。如果在讲述考古发现的同时,能够把一个同时期的地上遗存也介绍给读者,将是这本书对读者的另外一种馈赠。大家不但能通过《北京三千年》了解北京考古、北京建城史,还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实用的工具书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三千年》作者团队与嘉宾合照

(本文转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作者穆宏志)

错过上面的精彩活动

是不是有些遗憾?

没关系!

6月16日在大运河博物馆还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