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古道是古巴人开辟的,这条古道见证大汉的统一,这条古道有著名的三国故事,这条古道是道文化的发源地,这条古道记录着唐宋的兴衰,这条古道闪耀着这红军的燎原之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条古道风景秀丽古镇众多,好吃的好玩的到处都是。

这就是我五一假期走这条古道的原因,当然走马观花很多东西只能是惊鸿一瞥,但也值得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就把三天行走米仓道的线路总结一下,给这次蜀道之旅画个句号。

三大南蜀道之米仓道

相比较于金牛道,米仓道名气确实小,但是它的作用并不小。

金牛道是关中到成都的重要通道,甚至可以绕过中间的汉中;而米仓道就是汉中和巴、蜀连接的不二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仓道得名米仓山,米仓山是大巴山的一段,巴山是古巴人居住之地,因此米仓道最早是巴人开辟。

因为米仓道连接着陕西汉中和四川巴中两个重要地方,因此米仓道有历史记载就和这两个地方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较早述及此道的《太平广记》:"昔汉祖(刘邦)不用韩信,信遁归西楚,萧相国追之。及于兹山(米仓山),故立庙貌(淮阴侯庙)。"

当然,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地方传说有三个,这里赘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为汉中王,只凭汉中之地就能取关中之地乃至统一全国,没有巴蜀之地的力量是不行的,因此,米仓道对于大汉的统一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过大家熟知这条道还是从三国开始的,张飞活捉严颜又义释,就是发生在巴郡(巴中);张鲁从汉中逃到巴中,曹操派张郃追击,后张飞打败张郃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唐朝,因为金牛道的阻隔,唐中后期的前往巴蜀的交通大多行走此,发生了很多故事。

至于后来宋金战事,我们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陆放翁,就多次往返米仓道。元朝莫哥汗围攻钓鱼城,也是从米仓道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战争,米仓道也是重要的经济通道。

巴地产盐,我们经常说“盐巴盐巴”就是从此而来;巴地产茶,这里也是重要的茶马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茶、盐由官府实行专卖时期,米仓道也是盐商走私的重要通道。明清时期,米仓道设卡查禁私贩盐、茶。但是也因为由于关卡林立,查禁严密,走私商贩日少,米仓道渐趋荒废。

故事讲完了,说说我的米仓道之行。

光剩下雾的光雾山

到汉中的南郑区高速路就往南行了,眼看着就望到满山的云雾。

米仓道有三条线路,我们选择走中线。要慢慢走的话是从周家坪(今南郑区治所)、青树、红庙塘到喜神坝后。我们是直接到喜神坝下的高速,然后走红军西路(实际上就是G24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了喜神坝,我们就算是进入米仓山。

米仓山的名字很好,给人一种很幸福的感觉,确实如此,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我们不能想象在海拔上千米的高山上还有稻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有一点:雾气太大了,上面都是大白板。

汉中这边的景区叫做龙头山,四川那边的景区叫做光雾山,看看,前方光剩下雾了。

本来还计划去牟阳故城,一看来回折腾得一个小时。本来几天西汉高速堵车了三个多小时,把去牟阳故城的时间都堵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人山停车区(现在是“巴山魂”红色文化公路主题公园),据说这里就是牛脑壳(牛头岭),山势高峻,登顶北望,南郑县历历在目,是控制米仓道之险地。但是今天只有大雾茫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分钟后,就到了“蜀门秦关”,这是两省交界。

你看这个名气起的:到蜀地是进门,多轻轻松松;到秦地是入关,有些艰难。开玩笑说四川人说“巴适”,“适”就是去,就是到了四川后很舒服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了大门有个雕塑“马自云中出,人从天上来”,真是应了今天的云雾。

这里就进入光雾山景区。光雾山景区很大,有好几片,刚升的AAAAA级,有“中国红叶第一山”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没有进去,一是下雨,而是时间赶,所以米仓道上著名的“截贤驿”,那个“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地方,我们就不去了,哪天专门来光雾山的时候再说。

晚上住在米仓山景区门口,没有去三四公里外的光雾山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天行程350多公里,如果正常行驶应该是用时5个半小时,因为西汉高速大堵车,实际上早上八点多出发,到了驻地已经下午六点,加上中间休息和不长的看景时间,用将近10个小时。

从南江县到巴中市

南江县

因为走的是国道,虽然也是翻山越岭,但是道路宽阔多了,加上一些隧道,很难感受古道的艰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是走巴陕高速,就要穿过全长13.8 公里国内第二长的公路隧道,就更加感觉不到蜀地的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G244在上上下下中,村落人家倒是很多,这就说明这里确实是一条古道,因为也只有古道边,才有这么多的人家村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会儿云遮掩上来,能见度不到10米;一会儿云雾散去,又露出对面的梯田人家。这里的风光确实和陕西的不一样了。

上两村、桥亭镇,原来这里有米仓道遗迹,但是我也不能保证找到,只能沿路看看风景了。这样一路就到了南江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江县,“八山一水一分田”,原来叫做“难江县”,取“江水难涉”之义。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这里留下了“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千古名句。

我们穿县城而过,高楼林立街道整齐,算是群山之中一个不小的城市。

皇柏林

过了县城后,我们第一个要去的就是皇柏林,这里也是我们能看到米仓道真正的历史遗迹。

米仓道上的皇柏林和金牛道上的翠云廊可是齐名的。但是我们导航的皇柏林却绕到了南江河对面的山坡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越走越找不到地方,停车计划步行的时候,好在当地老乡给我们指明了道路,就在G244的旁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地图标注有误,我们下了山坡过了河接着走国道,一两公里后果然看到路边的防火标语牌,好事多磨,平时皇柏林大铁门锁着进不去,今天有修补,我们就进去,参拜了皇柏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柏林现有胸径一尺以上的古柏二千八百零余株,最高的达五十多米,最大的胸径为二米多。皇柏林起于何代,无文字碑记可考,不过自秦汉以来道路上有"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之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仓道旁古柏,株行距相等,人工栽培的良迹相当明显,广为流传的皇柏林是三国名将张飞所植。皇柏林历代国有,故名曰"皇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里的旅游开发还没有跟上,我们在古柏小道中行走一段,切身感受到米仓道的气息。

巴中市

沿路过了赤溪镇、下两镇、元潭镇、枣林镇,打尖吃粉,就进入了巴中市。

巴中是巴人部族活动的中心,现在是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另外两个是十堰和汉中),曾是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素有“红军之乡”之称,建国授衔共计28位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极盛时期发展到纵横500里,拥有23个县市、680万人口、4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

这是一个大城市,和我们一路过的南江县不可同日而语,车流滚滚,个别地方还堵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格的来说,米仓道最重要的线路就是从汉中到巴中,至此,我们的米仓道之行已经告一阶段。

南龛石窟

巴中有始建于梁魏、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碍于时间,只能去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全国十大石窟之一的南龛石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龛位于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龛坡山,有好几个入口,我们从将帅碑林的门口进去,一路参观了红色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龛门票40元,里面也不算大,但是石窟很多,一个一个像是密集的蜂巢,密密麻麻。造像姿态各异,或气质浑厚或神情潇洒或典雅大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一些佛龛,比较著名的有严武“奏表”碑一幅,这个严武当年资助了杜甫,后来因杜甫而出名。

恩阳古镇

逛古镇要晚上,从南龛到恩阳古镇半个小时的车程,晚上我们就住在这里,逛古镇喝茶看江景。

恩阳古镇号称米仓道第一镇 ,历史悠久,历经繁华,是川东北重要的水码头,上通南江,下至重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清时期恩阳镇内常住人口一万人,并常有3000多商人往来于此,这里还有当年红军留下的大量遗迹,有保存完好的红军旧址八处,遗址五处,石刻标语数十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逛古镇就要晚上转,走在逼仄的巷道,看着古老的房屋,才有感觉。恩阳古镇仍保持着传统的街市格局,街道错落有致层叠弯曲,高高低低的石阶和有包浆的青石板路四通八达。

在古镇走走停停,在江边吃个串串喝杯盖碗茶,米仓道的一天又过去了(古镇没有炒菜,是个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天车程130公里,全程244国道,道路不错就是大车多区间限速多,所以行车的时间是三个小时,时间都用来看景点了。

阆中古城和昭化古城

原本计划从恩阳古镇到阆中古城接着244国道,这也是最近的一条,但是因为下雨路况有些问题,北边的成万高速修路,只能走最远的南边的成巴高速绕仪陇,看到朱德故居差点就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程差70公里,但是时间却快了二十分钟。

阆中古城

阆(làng)中古城,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阆中古城是米仓道南边延伸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仓正道就是从汉中到巴中,到巴中后往东南到重庆方向,往西南就是成都方向,而阆中就是往成都方向一个重要的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阆中也是连接米仓道和金牛道上的一个点,沿着嘉陵江往上,就到了金牛道上的广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四大古城的阆中成名已久,山环水绕,到处都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好东西太多目不暇给,就我们几个小时是根本转不完了,也省了买门票细细看,吃了碗牛肉面,就往昭化古城走了。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的东面就是葭萌关,和阆中一样,三国名城,张三爷的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昭化古城的历史可比阆中悠久,“巴蜀第一县”可不是吹的,还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县城城邑和保存最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算是刘皇叔的龙兴之地,"蜀汉兴,葭萌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到了昭化古城,我们已经从米仓道走到了金牛道。昭化古城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阆中古城相比,昭化古城算是袖珍的,但是很讲究防御,“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走着走着就迷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我们住在不远的广元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行程310公里,基本都是高速,很轻松。

广元到留坝

千佛崖

到广元住有两个原因,一是看千佛崖,二是吃蒸面。之前来过两次广元,还住过一晚,就是没有吃蒸面没有看千佛崖,说给广元人听,他们都听不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上吃了蒸面就去嘉陵江边的千佛崖,多年前骑行金牛道,在千佛崖门口找了张照片都不知道去看看,欠的债总是要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是一面佛墙,佛墙是一面山”,尽管当年修川陕公路的时候,把千佛崖一半多的造像炸毁,这里仍旧是四川规模最大的石窟群,集两大国家文保单位于一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这里有多震撼就不用写了,只是提示一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不要像我一样时隔多少年后,才去补功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佛崖门票50,比南龛贵10元,有它贵的道理。

马道

走高速回西安,实在不想走西汉高速,堵怕了,往留坝太白方向走。

到了马道,他们没有去过,我倒是去过三次,真是不夸张的三次,而且马道就在高速口旁边,挺方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米仓道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没有去,这里的寒溪可要去。

历史遗迹就有个好处,一旦建成就没有什么变化,几处石碑,几个雕像,讲罢故事,就去街道吃面皮菜豆腐,味道挺正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是寒溪一夜涨,哪得刘汉四百年”,历史上的事情说不清楚,到底萧何在那个地方追的韩信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追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坝县城

下午住到留坝小城,没有去张良庙,睡觉休息逛小城老街吃饭,——其实从留坝到西安也就三四个小时,要是回去也是可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行程225公里,全程高速,下午在留坝睡觉,这里是个睡觉的好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算算,用四天时间,走过3条蜀道(米仓道道金牛道乃至褒斜道)、4个古城(恩阳阆中昭化留坝)、2个佛龛(南龛千佛崖),数个古道遗迹,真是走马观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在古人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对我们现代人却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当然,也是无奈之事,大家都忙忙碌碌没有时间。

蜀道系列告一段落,下次启程,又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