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最近,美国的大学迎来了毕业季。而美国是中国学生留学去往最多的国家,于是,在许多学校的毕业典礼上,出现了不少中国父母的身影,妈妈们比较显眼,常常撑着遮阳伞,穿着旗袍。爸爸们相对普通,大多穿着和西方人类似的西装。

不少中国孩子从高中起,就开始在去往国外留学的路上奔跑。如今终于毕业了,这场长跑完成了第一个赛程,而这场盛大的典礼,仿佛是孩子们的成人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家长在毕业典礼上热泪盈眶,看着穿着学士服的孩子,想到了把孩子养大成人过程中的种种细节,想到了青春期孩子渴望独立与家长渴望掌控之间的纠结,想到了孩子远在异国这些年自己绵绵不断的思念……

我们采访了几位杭州飞往美国参加毕业典礼的家长,他们讲述了典礼上让人心潮澎湃的细节,回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同时还有许多对教育的思考。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还在陪伴孩子长大的家长们一些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州刘女士前段时间赶到美国,参加儿子在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典礼。5月25日,刘女士回到了杭州。

这次去美国,儿子还带着她自驾美国西部,全程4000公里,美美地欣赏了美国西部风光。

从当时很黏她的小男孩,到现在成为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高才生,儿子还全程把自驾游安排得很妥帖。刘女士感慨,儿子真的长大了。

刘女士介绍了这次她去美国参加儿子毕业典礼的经过,还想起了儿子从决定出国留学到顺利毕业8年间,一些印象深刻的往事,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看到了

不少参加毕业典礼的中国家长

我是5月11日出发到美国参加儿子毕业典礼的。正是美国高校毕业季,在当地机场,我看到了不少中国父母来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

我参加的是5月13日学院的毕业典礼。毕业典礼在校外的一个体育场馆举行,流程跟国内差不多——学院领导讲话,优秀学生代表发言。

毕业典礼的时候,现场的大屏幕会一个个打上学生的名字,工作人员宣读毕业生的名字,然后学生上去领自己的毕业证书,比较有仪式感。

儿子也非常高兴地穿着学士服,走上主席台,领取了他的毕业证书。仪式环节简单,却非常有意义。小小一张纸片,是多么来之不易,我用手机记录了这一难忘的瞬间。

我发现,美国人也很重视大学毕业,哥伦比亚大学在纽约很有影响力。5月15日,纽约帝国大厦还为哥伦比亚大学亮灯,颜色是好看的哥伦比亚大学蓝。

儿子给刚下飞机的我

做了一碗牛肉面

儿子2019年从杭州一所知名重高毕业到美国读书,先在文理学院读计算机专业,后来因为成绩优异,转去了哥伦比亚大学读书。

这五年,儿子其实过得也挺不容易,要独立面对各种事情,学业压力也很大。

去年有段时间,儿子好几天都没有消息,我问他怎么了,他推说学习忙。一开始我没有多想。后来发现他情绪低落,在我追问下,才说学业和各种压力太大了。

我非常着急,但是请不了假,不能去美国看儿子。后来我让儿子回国休整了一段时间,一起自驾去了新疆。

没到美国时,我不知道儿子在美国生活得怎么样。经过了长途飞行跋涉,我终于到了儿子在美国的宿舍。我跟他说,要不要帮你把衣服洗一下?帮你把房间收拾一下?

儿子都说,不用不用,他自己会做的,妈妈坐了这么长时间的飞机,赶紧休息一下。

我发现儿子宿舍收拾得比较整洁,他还领养了一只流浪猫,那只猫猫很干净,也训练得很好。

我们家都爱吃卤牛肉。我喜欢吃面。我到了纽约后,儿子用自己卤好的牛腱子,还有之前准备的面条和青菜,给我做了一碗青菜牛肉面,味道很不错。

抓紧时间,儿子还带着我去纽约游玩,带我去纽约让我吃了一顿很“壕”的西餐。他还带我去吃了美国的各种风味食品,比如越南菜。怕我在美国吃不惯,还带我去吃了地道的中餐。

我很欣喜地发现,儿子已经长大了。

一起毕业旅行

发现儿子遇事不慌,会独立思考了

参加完学院的毕业典礼,我们母子俩直接乘飞机到了美国西部,在机场租了车子后,开始了10天的美国西部毕业旅行。

旅行的意义,在于一起旅行的那个人。这次旅行,我进一步发现,儿子真的成熟了,具体表现就是会照顾人,能独立思考,且遇事不慌。

比如,我们自驾第二天,车子就撞了,儿子开的车。车子前保险杠撞了,当时我还是蛮紧张的,但还是故作镇定,说没事没事,只要人没事就好。

儿子很淡定,让我先开一会车,他先查下保险的条例。他与保险公司和租车公司做了交涉,跟对方的各个部门沟通,后来我们开到洛杉矶的时候,租车公司给我们换了一辆车。

美国人喜欢用邮件沟通,这中间邮件来邮件去的,儿子沟通了很多次,都很有主见。我想,还好有儿子在,要是我自己的话,都不知道怎么办。

这次毕业旅行,都是儿子在张罗的。比如他要找吃的了,或者要处理什么事情,就由我来开车,其他都是他在开车。一路上非常顺利,愉快地完成了毕业旅行。之后,他就开始找工作了。

到美国留学是被迫长大

毕业旅行结束,我特地问了儿子:如果再选一次的话,还会不会到国外留学?

儿子想了想,回答说,还是会选择到美国留学的。留学给了他很多不同的人生体验。

比如美国的高校换专业还是相对容易的,他一开始选的不是计算机专业,而是到了美国后,给专门的老师写了邮件,很顺利地就换了专业。这家伙,换好了专业才跟我们说。

体验了美国文理学院的博雅教育(通俗理解就是所有科目都要学到很优秀包括艺术、体育等),也在哥伦比亚大学和最优秀的人一起学习。

儿子说,到美国留学,就是被迫长大。

他在国外,很多事情都是一个人去面对和解决的。比如当时的疫情,他经历了70个小时才回到国内。他换房子的时候,一个人租了一辆货车,自己搬家,因为美国人工费很贵。

儿子还跟我说过,那时候在美国想吃饺子,想得不行了,自己买面、买肉,网上找教程,做了饺子大吃一顿。

他给我看了图片。他说,饺子样子不怎么样,但味道还是很不错的。这次我发现,儿子烧菜也烧得很好吃。

在美国,他用四个月时间,依靠运动和科学制订食谱,成功减肥50斤。

也许是因为毕业的原因吧,这次我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这是留学美国带给他的。

儿子小的时候,因为体质原因,我管得比较细,这也导致他很黏我。害怕他变成妈宝男,我还特地在初中时候送他去住校。

没想到这些年过来,儿子竟然这么独立而且成熟了。

小孩子要不要出国,这点很重要

自从儿子在海外留学,常常有朋友来问我,要不要送孩子去留学?

当年儿子在杭州读高中时,我身边的不少朋友准备去留学,他也受了影响,高一的时候,一次回来跟我说,想要出国留学。

当时我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儿子成绩还是可以的,读个国内的好大学没有问题。

但我确实也希望儿子在升学上有更多的选择,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只看成绩和分数,一味地“卷”。

但当时我不想他这么快就决定出国。

但儿子表现得很坚决。他出国,也有点赌气的成分,当时老师大概为了鼓励他,说,这个语言成绩可能出国有点麻烦,儿子反而因此激发了斗志,非要争口气。

留学路上,儿子确实付出了很多。高中时,除了要完成国内的课程,还要完成托福和SAT考试,学习压力非常大。

他们学校有个传统,毕业之后会写点文章或者心得留给学弟学妹。

儿子后来写了自己的心得:本来以为出国是逃避高考的捷径,打打游戏,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出去读名校了,没想到完全不是这样的,留学之路非常辛苦,但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儿子在美国的时候,很用功,成绩优秀,但确实也很辛苦。

他考上了美国的一所文理学院。这个文理学院有政策,优秀的学生可以转去哥伦比亚大学。为了能去哥大,儿子每门课都争取做到完美,最后绩点是3.98,几乎达到4分满分。他们那一届有3个学生顺利转去哥大,3个都是中国学生,绩点都非常高。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课业负担也非常重,功课非常难。为了在今后的考研和工作中有更多的优势,儿子继续追求高绩点,学习也非常辛苦。

所以,对于要不要出国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是家长要孩子出国,而是要孩子自己想出国,不然以后遇到很多问题,孩子会怨恨家长,但孩子自己做的选择,后面遇到所有的困难,总要咬着牙走过来。

那一刻,我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

儿子组织了咖啡社团,还交了个美国女友

杭州男生Reid(镫镫)的妈妈吴女士,5月20日参加了儿子就读的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5月22日又参加了儿子所在的社会经济学院的毕业典礼。

以下是吴女士的自述——

早早规划行程

我定制了旗袍

Reid的毕业典礼是今年3月份定下的时间,邀请函正式寄到家里是5月16日。

因为疫情,2021年8月他到美国读书,我们一直没去看过他,这次借着毕业典礼,想着终于可以去看看了,顺便在国外旅游一下。

我一边在很多App上刷往返相对便宜的机票(往返机票花了一万两千多元),一边到杭州的知名旗袍定制商店,量身定制了好几套旗袍。我计划着,毕业典礼那天穿深蓝底上有大花卉图案的那件,很中国。

我先生好办,就准备穿西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进场要一个多小时

看到儿子挥手,我热泪盈眶

5月20日的学校毕业典礼,全校有8000多名学生参加,家长加上亲友,应该有2万人左右。下午4点多,家长和学生就开始陆续入场。

家长先进看台区等候。下午的太阳挺大的,气温有30℃。Reid劝我不要撑伞,但我按照在国内的习惯,还是搽了防晒霜,又撑了遮阳伞。

结果在进场区域,感觉就我一个人撑着伞。西方人好像都不太注重防晒。入场时,伞不能带入场内,又无处寄存,只好丢进了垃圾箱。

毕业典礼选在学校的橄榄球场,看台区很大,有点像在看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一样。各个学院就像各个代表队,依次入场。家长们都盛装出席,焦急地等着自家孩子。

我四周看了下,感觉中国家长不多,大部分是西方人,另外印度人居多,因为有许多穿印度传统服装的妈妈。

我和儿子约好,他在外面排队进入体育场时微信告诉我一下,我可以做好准备拍照。

等啊等,一个多小时后,儿子终于进来了。学生们都穿着统一的学士服,大家只好瞪大了眼睛辨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在美国生活了两三年,儿子的气质变化蛮大,在人群中还真有点不好分辨,还好他个子比较高,有1.9米。人群中,我终于看到他了。

Reid从看台区路过时,笑着挥了挥手,我那一刻有点热泪盈眶,感觉孩子真的长大了。

进场完毕后,学校校长和学校所在州的行政长官分别讲了话,校长还为每个毕业生的学士帽拨穗。

虽然下午的气温挺高,但到了晚上,温度降低了10多摄氏度,穿着短袖旗袍,有点冷,但典礼进行到后面,烟花燃放起来时,全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那一刻,觉得是人生无比辉煌的盛典,是儿子的,也是我的。

儿子组织成立了学校最大的咖啡社团

还创立了个人品牌

看着烟花映照下Reid充满自信的笑脸,我脑海里浮现出他这些年出国求学的片段。

2020年,Reid从宁波的国际学校成功申请马里兰大学,但因为疫情,第一年要上网课。他就白天在一家星巴克咖啡店打工,晚上上课,这样坚持了至少八个月。

他那时特别用功,烘焙、研磨、冲泡咖啡等细节,一样样学得很扎实,八个月就拿到了星巴克的黑围裙级别(初级是绿围裙,店长级别的一般是黑围裙)。

学校没有咖啡社团,他就自己申请成立一个,后来,社团慢慢扩大,到毕业时,社团成员有1000人了,成为学校最大的社团,他还设立了自己的社团咖啡品牌“dream of coffee”。听他说,学校也特别支持他做这些事情,给他提供场地,还提供资金购买咖啡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真没想到,在国内看上去有点像I人(偏内向)的他,到了国外,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这些社会实践经验,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他觉得自己做好了进入社会的准备,所以不打算考研深造,目前正努力在美国找工作。

但是,就业形势不那么好。国外相对好就业的还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不少公司都在招程序员。Reid读的经济类专业,相对需求没这么多。毕业生有90天的时间,可以在美国找工作,希望他能如愿。

儿子交了个外国女友

还带回了中国

除了在未来的工作规划上支持他,在女朋友的选择上,我们也一直相信他。

Reid在国内没恋爱过,在美国读书期间,认识了一个可爱的美国女同学,两个人很谈得来。

开始我还以为小孩子可能几个月的热度就过了,没想到至今Reid已经跟女朋友在一起超过一年半了,两人的感情越来越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2月31日,Reid还把女朋友带回过杭州。那是他出国留学后第一次回家,我们俩特别想念他,听说他要回来,高兴得不得了。

终于,Reid带着外国女友回来了。我看着长大的儿子和他身边漂亮的女朋友,高兴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想方设法设计最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线路带他的女友到处游览,每天还烧一大桌中国特色饭菜招待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eid会时刻关注女友的感受,她吃不惯中国菜,他就放下我烧的一桌菜,和女友另外点比萨等外卖来吃。

这次去国外参加毕业典礼,他女友的父母也一起去了现场。两家人坐在一起,我们时不时交流感受。参加完毕业典礼,我们一家应邀到Reid女友位于马里兰州首府的家中做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开玩笑说我这像是上门提亲,哈哈,Reid属马,我们只是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把他送上马,后面怎么奔腾,看他自己吧。

女儿去国外读书8年

我第一次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

杭州姜女士的女儿,2016年初中毕业就选择了去美国读高中,高中毕业时刚好遇到疫情初期,因此取消了高中毕业典礼,今年6月,女儿即将大学毕业。

前段时间,他们夫妻俩特地提前20天出发前往美国参加女儿的一系列毕业活动。以下是她的讲述——

我女儿从小就是一个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的人,读书成绩也还可以,但并不算拔尖,初一暑假,我让她参加了美国一所学校举办的夏令营,20天时间,她在英语基础薄弱、不能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下,独立克服困难完成了研学任务。女儿说,她感觉美国的学校好像更适合自己,这让我重新思考了孩子未来的升学之路。

2016年,我们为她选了一所在美国东部相对更安全的高中就读,安排入住的宿舍离学校也只有5分钟的步行路程。

我自认为女儿的心智还是比较成熟的,独自在美国读高中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初到美国高中,女儿还是表现出了不适应。学校是9月开学的,10月和11月就各有两周的假期,当时她非常想回国,我想来想去不能让她回来,这样她可能会更难适应国外高中的学习生活,于是,我专门飞去美国陪她一起度过了这两个假期,带着她把所在城市的超市、博物馆、公园都逛了个遍,就是想让她尽快地熟悉这个新环境。

这样做还是有效果的,女儿很快适应了国外的生活,开始如鱼得水,各门功课成绩全A,还被评为优秀学生。

但特别遗憾的是,女儿高中毕业时,因为疫情取消了毕业典礼,女儿特别难过,当时就跟我们说:“下次大学毕业典礼的时候,你们一定都要来!

当时她一个人在美国生病的时候,也是她在国外这些年,我最担心的一次,真的急死了,四处找朋友帮忙给女儿送药和送食物。家里的老人这时也担心地怪我们不该送孩子出国。

说实话,送女儿出国读书,代价还是挺大的,女儿大学选的是美国的公办大学,还拿到了奖学金,算是比较省钱了,但这些年花的钱应该也够在杭州给她买一套婚房了。

但我没后悔过送女儿出国,经历了特殊时期后,她成长得很快,而且自己意识到身体健康很重要,开始坚持瑜伽、游泳等运动,也更注意自我保护了。

大学前两年,因为上网课,她有了更多可以自己规划的时间,开始尝试打工,现在她同时打着两三份工,将时间平分给学习和工作,有的工作是没有报酬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接触社会,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明晰了。

大二下学期开始,她已经不再咨询我们的意见,而是开始直接告诉我们她的一些决定,并且已经直接去做了,比如申请研究生的学校时,就完全是她自己的主意了。

她选择传媒专业时,在国内的我本来是有一些担心的,不知道她在国外学的这些知识,今后能不能在国内适用。

这次,她特地喊我们提前到美国参加她的一系列毕业活动,其中包括带我们见她的导师、系主任和好朋友们,还安排我们参加了一些企业的交流活动,我发现她的格局比我大,她所学的知识是可以连通到各行各业的,我看到了她在毕业演讲时的自信、为人处世的成熟,也看到了她非常清晰的职业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现在可以说非常放心了,我相信她今后不管在哪里,都可以生活得很好。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黄莺 胡信昌 郭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