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印太经济框架”首届“清洁经济”投资者论坛在新加坡举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各国贸易官员及投资者参会。近期,新加坡主办了IPEF部长级会议。据新加坡《海峡时报》和《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报道,会后,这个由美国主导、旨在对抗中国地区影响力的组织达成了IPEF“清洁经济协议”,拟投资230亿美元推动地区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但与会斐济副总理透露,当前,在IPEF成员国中,印度和越南尚未签署协议。

这个IPEF,全名叫印太经济框架,但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组织”,而是美国为了减弱中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而建立的一个“包围”中国的“包围网”。这个组织的倡导者是美国,主要的成员国有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加上最后一个加入的斐济,一共14个成员国。从这些成员国的构成中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个所谓的“经济同盟”其实就是“印太同盟体系”,而且还是为了遏制发展中国发展的体系。

这次美国打着所谓发展“清洁经济”的旗号,究竟想要在印太地区,获取怎样的利益呢?

中国作为印太地区的重要成员,但近些年美国却绕开我国试图与印太地区的其他国家组建“联盟”,难道是准备针对我国,自从拜登上台以来,其遏制中国发展的想法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而由特朗普率先提出的“印太战略”,在拜登手中已经略显成效,甚至有观点认为,在不久的未来亚洲或将出现下一个“北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道显示,这230亿美元的投资覆盖了工业园、经济特区、能源、农业和水产养殖,以及废物管理等一系列领域。其中60亿美元的项目是肯定可投资项目,另外170亿美元的项目则为潜在投资机会。但是根据斐济副总理提供的消息,这项协议并没有得到越南和印度的点头。其实越南和印度犹豫的原因并不难理解,一方面,明眼人都能看出,这项清洁经济协议就是为了针对中国,对越南和印度而言,如此明晃晃地得罪中国并没有什么好处。

首先,越南无意与任何超级大国结盟,尤其是美国。越南战争的惨痛历史,让其对美国一直存在着浓厚的戒备心理,在与美国签署任何合作协议时,也会再三考虑。此外,与美国合作也意味着国内爆发“颜色革命”的概率会急剧升高,这显然是越南高层最为担心的。其次,虽然印度在表面上与西方共享政治价值观,但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致力于营造一个非西方大国也能拥有更大战略自主权的世界。

印太地区一直是美国关注的一个重点,印太经济框架本身的提出就是为了服务于美国的利益,而不是声称的是为了帮助这个地区进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IPEF的提出是在2022年,此前奥巴马就提出了再一次返回亚太地区的战略,而在拜登上任之后,就提出了IPEF,美国一方面是想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一方面还想和中国进行博弈。

美国为了“对抗”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将投入230亿美元,试图拉拢周边13个国家与中国“硬碰硬”。可让美国没有想到的是,越南和印度拒绝在IPEF协议上签字,香会结束之后,美国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印太领域中,随后美国将在新加坡和柬埔寨进行多方面的战略合作沟通。这次美国代表奥斯汀在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见面之后,承诺在未来的时间里,允许美军使用一切新加坡军事设备,并且大力支持美军前来维护南海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由美国主导的组织从未掩饰过自己的企图,就是要对抗中国强大的影响力,此次提出的“清洁经济协议”美国给出了230亿美元投资的承诺。雷蒙多在论坛上激动地发言,强调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存在感,表示“美国不只是说说而已,将反复、持续性地出现在本地区”。虽然这番发言显得野心勃勃,但美国的实际行动却暴露出其诚意不足的事实,表面上美国许以重利,实际上只是在“画饼”。

最近,美国开始频繁的在印太刷“存在感”。先是借着“香会”召开的东风,美防长当着众多国家的面鼓吹“美军回来了”。奥斯汀炒作称,亚洲安全美国才会安全,印太仍是美国“优先战区”,美军将完全投入印太。接着,美国与新加坡和柬埔寨进行了一轮互动。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与奥斯汀会晤后,承诺将允许美军使用新加坡相关设施,赞同美军维护南海航行自由,新美还签署国防创新合作谅解备忘录。

印度和越南保持独立立场,不愿卷入美中对抗。两国拒绝成为美国遏制我国的棋子。印度战略自主,不愿被外界干扰。越南专注于自身发展,谨慎处理大国关系。两国对美国援助条件存疑,担忧影响主权。印度和越南均不结盟政策。越南重视与我国的经贸关系。印度和越南在国际上追求自主和中立。两国对美国提出的合作倡议反应冷淡。美国希望拉拢印度和越南,但效果不佳。

自此,美国对IPEF的预想完成了3个,即签署供应链协议、公平经济协议,以及清洁经济协议,只剩下一个难度最大的贸易协议,还没能达成共识。可能会有人担心,清洁经济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该组织的13个成员国,要帮着美国对付中国。事实上,协议的签署只能证明,这些国家有意在清洁经济方面加强合作。虽然美国想借此机会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以对冲中国影响力,但其他国家未必这么想。

美国拉拢印度、越南、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构建的“印太经济框架”旨在对抗中国,该“框架”效仿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但多次被曝出缺钱的危机。美国在2022年大张旗鼓地表示,美国政府预计为合作项目投资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在应对中国的挑战同时还能带动盟友的经济发展。仅仅是贸易协议这一项,印度如果能和日、韩、新加坡等国家“低门槛通商”为他们带来的利益都将会是巨大的,更不用说是其他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其说这是一次由美国主导的面向印太的经济论坛,不如说这又是经济上遏制中国的手段。

估计广大网友只是听到该论坛的与会国家名单,就能想象到会议上此起彼伏的“China”之声了——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除去美国这个发起者不算,共13个成员国。看看这些国家的地缘位置和对中国的警惕态度,他们凑在一起会聊什么显而易见。

尽管美国十分重视印太经济框架的贸易支柱,但各成员国未能就贸易协议达成实质性协议。印度已经退出了贸易谈判,而越南等国家也对美国提出的劳工和环境标准要求持保留态度。这贸易协议谈判基本破裂,美国的战略难以得到迅速实施。尽管美国试图调整贸易谈判以加快进展,但各成员国对提出的要求仍持不同意见。印度和越南等国的抵制态度使得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