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中俄之间的蒙古近日又有了新的动作,蒙古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第三邻国”的发展,“第三邻国”中的国家无疑是西方国家,而如今却又多加了一个印度。

蒙古选择与印度发展“第三邻国”关系,只是为了更多的利益,并不是针对中俄两国,但印度可不一样,先不说俄国与印度的矛盾,就中印边境问题就已经没能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稀土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21世纪的战略金子”中国的稀土资源占据了全世界一半以上,中国对美国进口稀土政策进行了制裁,美国没能从中国获取足够的稀土,便只能将目标放在蒙古身上。

如今印度选择在蒙古购买大量稀土,说不准便是又想做资源中间商,再次赚个盆满钵满。在购买稀土之前,印度与俄罗斯之间就曾达成过石油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西方国家进行了能源制裁。印度看准时机便将在俄罗斯购买的石油尽数出售给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这次“中间商”行为,让印度收到了不菲的利益。

两国签署了贸易协议,但印度为了减少中国的阻拦,选择不从中国运输·。于是印度提出了三条运输路线,第一条是借助俄罗斯的海参崴港口通过海运到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这条运输路线面临着重重困难,实现起来并非易事。仅是蒙古至海参崴的路段就已经因为运输条件的艰苦而变得极为棘手,更不用说俄罗斯境内通往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本就十分有限。

第二条运输路线则是几乎绕亚洲大陆一圈抵达伊朗港口,最后再运往印度。

然而,这条路线在实际操作中显得相当曲折,几乎要绕行大半个亚洲大陆。这样的运输路径不仅在地理上绕远,而且运输成本之高,甚至可能超过了稀土本身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第三条则是由中国天津港通过海运到印度,这无疑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但这却脱离了印度“绕开”中国的初衷。

面对有限的物流选择,印度最终决定采纳经由中国天津港的第三条运输路线,运输到印度。然而,这条路径却给蒙古带来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持续增长,国内各大港口,如天津港,货物运输量迅猛增加。导致从蒙古发往印度的集装箱目前仍滞留在天津港,尚未启程前往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印度的催促,蒙古开始向中国抱怨了。蒙古认为,中国不运输发往印度的稀土是在针对蒙古和印度的稀土贸易,想要中国尽快运输发往印度的稀土集装箱。

实际情况可能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简单。中国在处理自身出口货物的过程中,确实面临着巨大的物流压力。

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了蒙古出口集装箱在天津港的滞留,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对蒙古的出口不予关注或不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与蒙古以及俄罗斯的三边合作,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在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天然的互补性。

近年来,三国不断加强政策协调,深化经济合作,共同推进“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建设,为区域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连接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的跨境铁路项目已经启动,预计建成后将大幅缩短货物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此外,三国还在积极推进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项目,为经济走廊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便可看出,中国始终没有针对蒙古,反而一直致力于和蒙古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美国一直想干预蒙古的内政,虽然一直没能如愿,但蒙古的优越地理位置美国又怎么会放弃呢。

最近蒙古有了“亲美”的倾向,希望蒙古能够认清谁是真正的敌人,谁是真正的朋友,发展“中俄蒙”三边关系才更有利于蒙古的长远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印度,莫迪开启第三任期后的种种行为都有着明显的“趋美倾向”不管是对于台湾问题与美国站在同一战线,还是中印边境问题,都无疑是在试探中国的耐心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一味的试探中国的耐心,终将自食恶果。

参考资料:
文视报 《蒙古想用铁路向印度运稀土,事先和我们打招呼,深入讨论过境条件》
上海热线国际 《解决稀土难题,印度想了三个妙计,抬头一看,主导权都在中国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