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江西商报从江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四普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省四普办公室系统谋划、精准发力,有序推进“四普”各项工作任务在我省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我省是全国第二个完成省市县三级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建工作的省份,全部实行双组长制。目前,全省共集结普查办公室119个、人员1250人,组建普查队伍188支、队员1678人。同时,组织30多名普查骨干参加全国试点培训和华东片区业务培训,组织省级专家指导组成员和试点地普查队长骨干,集中研讨普查相关技术标准、培训课件和实操流程,成为省内后继培训的师资力量。
截至目前,江西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列全国第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82片,列全国第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0个,列全国第八;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6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413个,省级传统村落157个,公布历史建筑3860栋,列全国第四。抚州市、婺源县等5地接续列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县),调查登记传统建筑2万余处,并对全省3000余栋历史建筑、2万余栋传统建筑“一户一案”建档。历史文化街区挂牌完成率100%,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完成率97%、挂牌完成率98%。通过开展普查认定申报工作,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为做好“四普”工作提供有力线索支持。
目前,“四普”工作已进入实地调查的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这个阶段是文物普查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性步骤,省文旅厅(省文物局)作为省四普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严格按照省四普实施方案确定的技术路线,把准工作重点和时间节奏,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支撑,加大对相关普查资料和信息数据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各地实地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普查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文/图 李锦)
(来源:江西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