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山路街道又有一个口袋公园可以去遛弯啦!近期,宝山路宝昌路红色口袋公园建成开放,富有历史感的锈板文化墙、生机盎然的绿化景观、设计精巧的空间布局……不禁让路过的市民驻足欣赏、休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山路街道是中共早期红色机关、红色工运和红色人文阵地所在地,素有“红色宝山路”之称,辖区内有26处红色遗址,凝聚着丰富的红色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一轮宝山路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中,宝山路宝昌路街角的区位显得尤为突出,既是街道特色活力环上的一个节点,又是串联红色历史遗迹网络、慢行绿链道路网络上的一个关键连接点。街角绿地地处宝山路的中心区位,附近集中了包括长江书店遗址、《热血日报》编辑委员会遗址、邓中夏故居、瞿秋白故居等8处红色文化遗址

“宝山路宝昌路街角绿地作为街道‘红色宝山路’街区更新中的重要节点,串联了街区的绿色空间与红色文化脉络。”

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改造前的该处绿地是一个封闭的三角绿地,植被以常绿为主,郁闭度较高,不仅周边的铺地砖被违停机动车压碎,超市前广场空间也经常被电动车占用。虽然处于宝山路的重要区位,却仅有一个长江书店的展示牌,缺乏街区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

为此,街道通过开放绿地、增加植物多样性和文化景观展示,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沉睡”街角绿地成为“红色宝山路”上重要形象展示节点、绿色生态空间和街区活动场所,焕发出新的活力。

现场,

改造后的红色口袋公园

通过锈板文化墙的设置,

集中展示了8处红色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街不起眼的配电箱

也穿上介绍遗址的“历史衫”,

进一步提升

宝山路红色文化的展示面,

唤醒区域红色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让绿色融入居民生活。作为规划新增的7条生态绿道之一,宝昌路串联了绿色空间与人文节点。在绿化配置上,除了保留移植原有的李树和紫薇外,此次更新还引入了火棘、南天竹以及红花继木、园艺八仙花、肾蕨、矾根等中下木植物,不仅增加了原有的绿化面积和品种,而且通过绿化提升,增加了植物多样性和景观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活力街区规划,街道将原先完全封闭的绿地打开,设置了三个方向的人行通道,为居民提供更多运动健身与休闲游憩的场所,形成功能复合、空间宜人、视觉丰富的活力街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深入推进,“红色宝山路”街区更新行动将实施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传承红色历史文化,提升公共空间品质,让更多“沉睡”边角绿地焕发新活力,唤醒红色记忆,同时让居民推窗可见绿,多一个家门口的休闲好去处。

记者:黄竞竞

编辑:路景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