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基石。美好的婚姻关系家庭幸福,福祉乡村和谐稳定。而“彩礼”是缔结婚约中“男方对女方的态度和尊重”,但随着时代发展,外来价值观的传播,“彩礼”逐渐脱离“礼”的“初心”,趋于“财”的追求,高额彩礼攀比,逐渐成为年轻人婚姻的第一道枷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树群众理性婚姻理念,维护乡村善风良俗,6月13日,木王法庭走进长坪村,与村调委会开展了“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座谈交流,旨在推动“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的本源价值观,为婚姻家庭纠纷诉源治理奠定坚实基础,在辖区社会营造和谐文明、团结互爱的婚姻家庭文化氛围。

座谈中,法庭干警与在座村干部着重交流学习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有关内容,并结合近年来涉彩礼纠纷的典型案件,系统讲解了彩礼的法律定义、认定范围、返还情形以及彩礼与恋爱期间赠与行为的区别等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社会治理分析了高价彩礼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明确彩礼应当基于自愿和能力为原则。彩礼不应成为婚姻的“门槛”,更不应成为衡量感情深浅的标准,而是应当回归其本质,一种表达祝福和尊重的“礼”,而非充斥贪婪欲望的“财”,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爱情观,减负于财,和谐于人。

此外,法庭干警还结合典型案例就家事纠纷的预防和化解提出指导意见,呼吁村委健全村规民约,倡导“爱”的婚姻、鼓励婚事简办、反对高额彩礼及铺张浪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规约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风文明长足进步。

“小法庭”大治理,绘就人民法庭好“枫”景,法融民心,法智于民,始终是木王法庭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道路上的不懈追求。此次与村调委会的座谈交流,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彩礼本性,推动乡风文明移风易俗,让彩礼归于‘礼’。未来,木王法庭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婚姻家庭普法宣传活动,为推进辖区乡村法治建设贡献司法智慧。

稿件:胡佩 周典博 审核:程光文

签发:项力奎 编辑:张礼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