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汇新城是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也是临港新片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的核心承载区。6月14日,“媒体看新城”集体采访活动走进南汇新城。新闻通气会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唐浩介绍说:南汇新城正围绕“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发展目标,着力塑造“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城市风貌,全力建设高能级、智慧型、现代化的未来之城。

产业集群效益初步显现,社会经济发展逐年攀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汇新城充分把握临港新片区和浦东新区引领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不断深化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实现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以先进制造业为根本支撑,初步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八大前沿产业体系,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2023年产值近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值突破千亿元,目前已集聚特斯拉、宁德时代、中芯国际、商飞、上汽等龙头企业。2023年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4333亿元,同比增长22.5%,约占全市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现代服务业为特色优势,聚焦数字贸易、新兴金融、高端航运服务、技术贸易等领域,着力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建设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完成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三期扩区及封关验收。打造滴水湖金融湾,再保险“国际板”启动运营,不断加强离岸金融和跨境金融领域先行先试力度。

人才集聚“磁石效应”愈发强劲,充分激发人才创造活力。聚焦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和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建设,持续深入实施“人才筑巢工程”,发布临港菁才卡,整合政务服务、医疗教育、文旅消费、安居保障等多种功能。自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累计引进人才8.81万人,吸引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500人,2023年平均每月引进人才约2633人,今年以来,累计引进人才2.11万人,同比增长51.54%。

城市功能建设不断完善,“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日新月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汇新城推进50公里新城绿环建设,打造金融湾浪漫樱花岛,高标准建成全市首个星空之境海绵公园,河湖水面率达到10.38%,新增森林面积约8250亩,滴水湖核心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约95%,生态底色更加靓丽,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不断提升。

新城内外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区域辐射链接效率显著增强。构建起“对外高效畅达、对内便捷绿色”的交通网络。对外交通方面,形成S2沪芦高速、临港大道连接G1503、两港大道北段、两港大道西段连接S3等4条主要对外交通要道,加速推进沪通铁路(二期)、南汇支线、南枫线建设,实现轨道交通16号线提效增能。内部路网方面,建成3条中运量线路,滴水湖核心片区现状路网密度达到5.83公里/平方公里,主城区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79.7%,新增公交车辆、出租车辆清洁能源化达到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汇新城坚持适度超前的理念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加速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率达100%,基础教育学校已布局75所(含校区),其中今年即将开办14所,到“十四五”末将建成百所基础教育学校;持续打造“市六院-临港”紧密型健康联合体,加快建设市六院临港院区二期、浦东医院临港院区,创建研究型医院;已建成营业商业面积112万平方米,龙光蓝鲸购物世界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即将建成开业;新增临港演艺中心、朵云书院、临港足球综合运动中心等文体设施。拥有上海天文馆、海昌海洋公园等人气网红打卡地,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冰雪之星即将运营,预计到“十四五”末,年接待游客将达到1500万人次,“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