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摄图网

越来越多的城市瞄准“目的地婚礼”的蛋糕。

近期,以520“甜蜜五月”为契机,海口、厦门、徽州、大连、日照等多地相继举办婚庆产业相关活动,目标直指风头正盛的目的地婚礼,旨在打造具有地域影响力的婚庆旅游风向标。

海南,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自带浪漫基因,在婚庆旅游领域向来独树一帜,过往多年打出了“三亚婚庆”的品牌,在“全域旅游”的格局下,海南的婚庆旅游再度迈向更广阔的阶段,海口提出打造“目的地婚礼”品牌,正是一个信号,海南将从打造“浪漫城市”逐步进化成打造“浪漫海岛”。

打造一座“浪漫海岛”,能行吗?有机遇,也有挑战。

Z时代捧热目的地婚礼,海南浪漫经济趁势而为

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尚的变迁以及Z世代的崛起,为婚庆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会玩”的年轻人,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婚礼仪式,将“目的地婚礼”的风潮吹得越来越热,如今,目的地婚礼不再是富豪的专属,中产也能轻奢一回。

小红书上,关于“目的地婚礼”的笔记已经达到31w篇。中国婚博会对外发布的《2023-2024年婚嫁市场流行趋势和消费市场动态》显示,新人更追求个性化定制,多样化多场景组合融入了户外元素,如草坪、洋房、露台、游轮和目的地婚礼等。品牌价值和仪式感也成为选择婚宴场地的重要因素。

目的地婚礼,是浪漫经济的“消费升级”,多种行业、多个领域都能在这一链条上衍生、跨界融合,业界将目的地婚礼产业链分为核心产业、依托产业和衍生产业。核心产业由婚纱摄影、婚礼策划、蜜月度假等核心业务构成;依托产业则是直接为核心产业服务的各行各业,包括住宿、餐饮、造型化妆、花艺设计等;衍生产业则是随着核心产业和依托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主要有婚庆购物、婚庆展览、婚庆纪念品等。

蓝天、白云、大海、沙滩、礁石、椰林、阳光、雨林……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热带海岛城市天然自带浪漫基因,海南的浪漫经济由来已久,起势于国际旅游岛时期。

2012年,三亚提出了“爱TA就带TA到我市”的婚庆旅游宣传口号,并举办了首届婚礼时尚周,2013年举办三亚首届目的地婚礼博览会,成立三亚市旅游协会婚庆旅游专业委员会,2014年发布三亚主题婚庆旅游产品、婚庆旅游品牌服务商、TOP50最美婚礼地……三亚通过不间断的婚庆活动一步步打响“婚庆旅游”品牌。

在海口,2010年首度开展海口热气球婚庆节,以“海誓山盟·情定椰城”为主题,通过打造婚庆蜜月的城市名片,大力发展海口的特色旅游文化。2011年推出的“万人相亲海口”活动,成为海口的海誓山盟旅游相亲婚庆品牌活动之一。在2013年海口游艇经济论坛暨国际游艇展上,海口首次把旅游婚庆节与游艇结合,举行全新的海上婚礼,通过海上婚礼的特色产品,进一步深化海口“海誓山盟之城”的城市名片。

步入自贸港建设时期,对于海南而言浪漫经济更加重要。2020年有数据显示,每对来海南的新人在免税购物上的平均消费是3万元,是普通客人的10倍,伴随着出境游的强劲来袭和国内文旅的竞争加剧,“来海南”和“买海南”热度有所降低,离岛免税人均消费出现下滑现象,打造目的地婚礼品牌对海南而言势在必行,是海南文旅能打出的一张王牌。

三亚计划将婚庆行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印发了《三亚市构建婚庆全产业链推动婚庆产业健康发展方案》《三亚市婚庆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三亚婚纱摄影计划达到45万对,蜜月度假人次达到41万对,婚礼场次达到3800场,总体婚庆产业相关收入达到180亿元;到2035年,三亚婚纱摄影120万对,蜜月度假的人次达到110万对,婚礼场次达到1万场,总体婚庆核心产业相关收入达到450亿元,辐射上下游相关产业综合收入将突破千亿元。

海口提出打造“目的地旅游”,是对历年的浪漫经济“集大成”,以往分散的、零散的旅游资源得以集中,统一行动,营造浪漫海岛城市的氛围,将海口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婚庆旅游胜地。

海口提出将从三个方面布局打造婚庆旅游目的地,一是海口市婚庆旅游产业协会将整合优化行业资源,积极开展跨行业交流合作,开发更多定制化、主题化的婚庆旅游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婚庆旅游产品和线路;二是打造1至2个现象级热点话题事件和大型海口婚庆节活动,推动更多国际化的婚庆项目落地海口,提升海口婚庆旅游的品牌形象;三是建立健全婚庆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加强行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每一对选择海口的情侣都能享受浪漫的婚庆体验。

海南打造“浪漫海岛”,将面临哪些挑战?

过往多年,海南捧红了“三亚婚庆”这张名片,但眼下,想要打造更多“目的地婚礼”品牌,恐怕也面临诸多挑战。

从基本面来说,结婚登记数量的变化对全国的婚庆行业都有影响,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据为1346.9万对,自2014年开始逐年下降,至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量为683.3万对,到2023年止跌回升,结婚登记数量为768万对。

从消费风向而言,当下年轻人对“浪漫”的理解更加多元化,由此催生了诸多热门婚礼旅游地,厦门的滨海是浪漫,大理的苍山洱海是浪漫,新疆皑皑雪山下的牧场也是浪漫,随着国潮风的兴起,西安、洛阳古城的传统中式婚礼也是一种浪漫。如今,激战正酣的目的地婚礼市场又有更多新成员加入,可以预见竞争态势将愈发激烈。

与此同时,海南当前的婚庆产业具有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提到国内滨海目的地婚礼,更多人首先想到的还是三亚,三亚的婚庆产业发展多年,从蜜月旅行到婚拍再到目的地婚礼,已积累不少声量,与三亚的浩大声势相比,海南其余市县,包括海口,形成品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三亚接待婚纱旅拍约36万对,婚礼近6000场、蜜月度假客人20多万对,婚庆旅游收入近100亿元,成为三亚旅游消费增长的主要动能。

但即便是强势如三亚,“甜蜜经济”恐怕也面临着增长困难。海南省婚纱摄影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三亚有400多家婚拍公司,到2023年8月左右只剩不到100家;2018年有40多万对新人选择在海南拍婚纱照,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到海南拍婚纱照的新人仅有10多万对。

当然,海南的旅游业与婚庆行业高度捆绑,再多困难也要迎风而上,在“全域旅游”格局下,不应只有三亚这张牌可以打,也不应只有碧海蓝天、阳光沙滩可以打,还有更多想象空间。

今年4月,海南印发《海南省促进婚庆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以高质量婚庆旅游为目标,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的婚庆旅游品牌基地、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努力保持、巩固海南婚庆旅游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以特色化婚庆旅游促进海南旅游消费升级。到2026年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内婚庆旅游目的地,到2030年,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婚庆旅游消费胜地。

《意见》提出支持海口、三亚、儋州、万宁、五指山、定安和其他具备条件的市县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策划与开发规模化婚庆旅游基地。打造海南特有的婚俗节庆文化。深入挖掘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以及海南本土及少数民族特色婚俗文化,继续办好和规范完善具有海南特色的婚庆节事,推出沙滩婚礼、海岛婚礼、海上邮轮婚礼、热带雨林婚礼、民族风情婚礼等婚庆旅游产品品牌。

海口提出打造目的地婚礼品牌,应成为海南婚庆产业升级的一个信号,以点带面,与三亚一起,带动海南“全域旅游”的格局,期待后续能有更多城市跟进,成为“浪漫岛屿”链条上的一环。

文/陈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