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新田岭钨矿“地面分布式光伏+绿色矿山建设”示范项目建设现场,放眼望去,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发电板密密麻麻的铺在黄土地上,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颇为壮观。

该项目位于郴州市北湖区新田岭境内,总面积约600亩,分7个单体项目,总装机容量43.3344MWp,全部利用已闭库尾矿库、废弃厂房、闭库的弃土消纳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以前,这里全部是荒凉的尾矿库和排土场,现在不仅染上了颜色,还能源源不断的输出绿色电能。”项目负责人夏晨星表示。

郴州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丰富,但长期的开采对环境污染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工作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难点和痛点,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此,近年来郴州市创新性地将新能源开发与矿山生态治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光伏等资源并网发电,探索出一条生态恢复、低碳发展、绿色转型的新道路。

据了解,该项目将于6月底全面建成并网投入使用,投产后将年产4000万度电,有效缓解郴州电网供电压力,节省标准煤1.1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43万吨,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每年带来税收200万元,促进经济发展。漫山遍野的光伏板,不经唤醒了曾经的荒山,更映照出乡村振兴的希望。

“项目建好后,我们还将按照不同地形地貌,分区域利用板下土地种植草皮、农作物,进行家禽、家畜等养殖,使资源循环利用最大化,既绿了矿区,又发展了林业、养殖业和农业。”夏晨星带着些许自豪地说。

如今,一座座废弃的尾矿库和排土场,摇身一变成了“种电发电”的“太阳山”,产出“绿动力”,为郴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注入强劲动能。(陈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