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坛动荡已经结束,成功连任的莫迪虽然在议会席位上吃了个“败仗”,但仍有权力任命部长级高官,苏杰生于是成功留任印度外长。而这位“新任”印度外长的一番话,为何能让美国副国务卿出面挑拨离间?

据观察者网6月13日报道,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日前发表了一番颇为扭曲的言论,把美国对中印两国的矛盾态度展露无遗。他一方面支持中印两国改善目前由边境冲突造成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却又批评中方“没有灵活性”,不会在边境问题上调整处理问题的方式,并指出中印两国存在很难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聪明的人在说谎时往往采取半真半假的方式,将自己编造的谎言巧妙地掩藏在真话里,坎贝尔此次用的便是这样的方法。中印两国有没有矛盾呢?当然有,否则也不至于在边境问题上剑拔弩张这么多年,但在中印两国的经济合作以及地区局势面前,这并不是不能谈的问题,中印能联手举行二十多轮军长级谈判、29轮政府间对话就是证据。可坎贝尔却极度渲染中印间的紧张气氛,往严重了讲可以用“其心可诛”来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为美方极力拉拢印度,这要从坎贝尔本人说起。去年10月份坎贝尔被拜登任命为美国的常务副国务卿,在此之前他一直致力于美国的亚洲事务,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通”,且他在美国多位副国务卿里排名十分靠前,有“亚洲沙皇”之称。这样的精明政客自然不会无的放矢,就在他发表上述言论的同时,他还对印度示好,称自己将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一起访问印度,希望看到两国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印度作为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且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必然会成为中美两国争取的焦点。苏杰生在留任外长之后主动对华示好,称印度外交将重点关注解决与中国持续存在的边界问题。若此问题得到了解决,那中印之间便没有太多历史恩怨的阻碍,这才是坎贝尔发出上述挑拨离间言论的现实背景。归根结底,美国是想把印度拉拢进自己的亚太战略里,好形成一个包围圈来遏制中国发展。

坎贝尔的算盘敲得很响,不过印度,或者说莫迪,不太可能按照美国铺好的路往前走。从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印度宁可得罪西方国家也要维持同俄罗斯的关系,这代表莫迪并不愿随声附和美国的号召、不愿意丧失自己的独立性,且印度也有能力顶住美国施加的压力。美国势必要付出一些实际的利益才能用明白这招“驱虎吞狼”的毒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美国目前一是被巴以冲突、俄乌冲突以及自己国内的矛盾消耗了精力,拿不出太多筹码拉拢莫迪;二是如果美国能付出这些代价,鼓动日韩两国在东亚对中国施压恐怕是更有“性价比”的选择。毕竟莫迪就算做出了承诺也能随时反悔,可驻日韩两国的美军却能让尹锡悦和岸田文雄不敢越雷池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观之,坎贝尔和沙利文下周访问印度时会受到热烈的欢迎,但未必能达成什么共识。对印度来说,坐山观虎斗然后坐收渔翁之利更有把握,亲自下场对抗中国的后果前几年的边境冲突已经体现了出来。坎贝尔这位“亚洲沙皇”雄心勃勃的计划,莫迪不会全盘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