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摘要】

·旅游是个打动人心的事,如果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又怎么打动游客?文旅部门要把自己做到极致,就像织布一样,经线纬线都织得结实,才是一块好布。

·炎帝和编钟是随州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要主抓。但随着旅游领域的不断细分,既要“抱西瓜”,也要“捡芝麻”,要实现全面发展。

·我们一直在做准备,希望当“泼天的流量”降临随州时,可以胸有成竹、从容应对。但同时,也要保持如履薄冰的态度,审慎对待井喷效应。

·说你好,你不一定要听,说你不好,你千万要听。

·一种文化现象爆火后,我们要进行学习,只有先学“标”,才有可能学到“本”。

·“一切皆文旅,文旅赋能一切”,我们有信心将随州的文旅产业打造成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支撑产业。

随州,一个年轻又古老的城市。

它是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设市不过20余载。但当地的人文厚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炎帝神农、曾侯乙编钟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

前不久,甲辰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以下简称“寻根节”)隆重举行,它让随州再次站在聚光灯下,向世界展现千年文脉和时代风貌。

除了悠久厚重的历史,随州也有快速发展的活力。这里山川秀美,气候宜人,一年四季皆可游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解伟。

近年来,随州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丰富的文旅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随州市累计接待游客125.6万人次,较2023年“五一”假期同比增长13.63%,实现旅游总收入6.76亿元。

事实上,随州曾因为一位“网红局长”走进大众视野。两年前,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解伟以一身略显“粗糙”的白衣侠客造型反向出圈,也让更多人知道了随州这个城市。

比起“网红局长”,解伟更喜欢称呼自己是“文旅推荐官”。面对当下各地文旅的疯狂内卷,随州该从哪方面突围,找到自己的“长红”密码,解伟有着自己的思考。

近日,他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时表示,炎帝文化是随州的城市名片,在这颗星星发光发亮的同时,它还应该有满天繁星相拥。只要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元素和标志性元素,都应该发展扶持,“随着旅游领域不断细分,我们既要抱西瓜,也要捡芝麻,要实现全面发展。”

一旦得到流量加持,随州能否接住“泼天的富贵”?这是解伟在工作中不断考量的问题。他认为,流量对文旅从业者而言是巨大的考验,随州也在积极地做着准备,希望当流量降临随州时,可以胸有成竹、从容应对。但同时,也要保持如履薄冰的态度,审慎对待井喷效应。

解伟表示,文旅业一定会承担起随州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责任,做好城市发展硬支撑,“我们有信心将随州的文旅产业打造成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支撑产业。”

【以下为专访全文】

澎湃新闻:炎帝文化是随州的城市名片,不久前一年一度的寻根节在随州落下帷幕,您认为随州每年举办寻根节,对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以及对城市发展有哪些意义?

解伟:寻根节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祭祀大典,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部分,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举办寻根节不仅对随州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也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有着重大意义。

炎帝部落凝练的创造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一部分。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一脉相承的,因为有了炎黄始祖,我们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自己的根脉在哪里。

作为炎帝故里,随州能够办寻根节,荣誉感十足。炎帝留下的八大功绩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并在随州人身上得以体现。随州人品性朴实、吃苦耐劳、爱好音乐,这些都是文化沉淀的结果,也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品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辰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现场。孙洪涛/李文军/徐斌 摄

不仅如此,随州作为农业大市,传承发扬炎帝精神,对随州的发展建设、社会治理乃至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都意义非凡。将炎帝文化和炎帝精神融入城市发展,这是随州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一大特色。

从文旅角度来看,随州办“寻根节”也一定会产生积极效果。相信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每一年都要比前一年多做一点,这样,游客就算今天不来,总有一天也会来。

澎湃新闻:随州如何将文旅和城市发展更好地结合?

解伟:文旅融合是必然。在5月17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

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一直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比如,今年寻根节期间,还举行了达人行、音乐会、庙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么做是希望文化可以融入生活方方面面,让每个人都能有一种感受——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文化,这就是旅游,这就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沿着这个思路,下一步,随州文旅将以问题为导向,从游客的所需所想出发,围绕时下游客青睐的烟火气、人情味、朴实感等方面,全力做好文旅文章。

例如,在随州市范围内,按照景城一体的方式来进行融合,以城带景,以景带城,形成独特的文化地标、旅游地标;在周边,则与襄阳、十堰、神农架等地联动,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大中华文化格局。

当然,结果的呈现需要时间和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也请大家关注和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伟在周边城市作文旅推介。

澎湃新闻:去年以来,不少城市接连成为“顶流”,或是因为一道美食,或是因为一部影视作品……炎帝作为随州的第一标识,您认为,它会是“引爆”随州文旅的那根线吗?

解伟:随州文旅的爆点可能会是炎帝文化,也可能是别的亮点。

旅游是生态,文化也是生态。随州有山有水,还有新石器文化、礼乐文化、曾随文化等众多优秀文化。我们希望炎帝文化这颗星更加耀眼,但是它还应有满天繁星相拥,将其衬托得更加光彩夺目。只要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元素和标志性元素,我们都要发展扶持,而不是单单只抓炎帝文化。

目前,随州拥有20个A级景区,但许多还处在“幼苗阶段”。虽然不知道哪棵幼苗能长成参天大树,但每棵幼苗都值得去扶持,它们是有生命的,是向上的。

当然,炎帝和编钟是随州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应该要主抓。但随着旅游领域的不断细分,既要“抱西瓜”,也要“捡芝麻”,要实现全面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炎帝圣象。景区供图

澎湃新闻:近期县域旅游火热,随州的随县资源十分丰富,是否做好了承接流量的准备?

解伟:流量对文旅从业者而言,是巨大的考验。前期准备充分与否,后期是否跟得上,都是需要直面的问题。

但是,有梦想就要去做。为此,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比如,为让游客更便捷地了解随州,推出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恋上随州”小程序。在这个小程序中,详细介绍了随州的各种元素,让游客来之前就能充分了解。在线下,则是把随州划分为五大休闲度假片区,让游客可以花更少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在各个片区收获差异化的旅游感受。

此外,还对景区景点之外的接待场所进行了培训指导和排查检查,力求在安全、卫生、舒适度和二次消费等方面能给游客更大的帮助。当然,我们也会跟南阳、信阳、襄阳、荆门、武汉等周边城市进行联动,实现流量共享、资源共享。

现在做的这些前期准备,就是希望当“泼天的流量”降临随州时,可以胸有成竹、从容应对。但同时,也一直会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审慎对待井喷效应。

澎湃新闻:您个人已在两年前为大众所熟知,从成为“网红局长”至今,心态上是否有变化?您又如何看待“人红”与“城市红”的关系?

解伟:大家说的“网红局长”,我不觉得它是个贬义词,也不认为它是个褒义词,它只是别人眼中的你。我对自己的看法是,我不是“网红局长”,而是“文旅推荐官”。

我认为,文旅从业者必须当好三个“官”:

一是文旅体验官。文旅人要把自己当游客去对待,从游客角度出发才能对自己的文旅产品有清晰的认知。

二是文旅推荐官,如果不听闻远方有你,怎么会动身跋涉千里。起码要让游客知道这个地方,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我们也在一边宣传一边干。

三是文旅监督官,当发现有与宣传不一致的问题时,就要立马改进。

当这三“官”合一,才是一个基本合格的文旅从业者。

至于网上的评论,肯定会对我的心态有一定冲击。但是我也会经常拷问自己,“你是否是为了自己出名?你是否在为自己牟利?”

在网上,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是一边倒的正向反馈,网友难免会有猜测质疑。但如果能坚定自己的初心,不忘记使命,很多困惑就会迎刃而解。

现在,有许多同事、同行在用不同的方式在努力地履行岗位职责,我要向他们学习。只不过,我幸运地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让大家知道了我,知道了随州。但其他方面我们也在努力做得更好,不只是宣传推广,还有许多需要去做的事,我也在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伟曾因白衣侠客的造型“反向出圈”。

澎湃新闻:您出圈后,是否担心因此影响随州形象?如今,随州文旅部门是否有专门的团队与网友开展互动?

解伟:刚出圈时,我的确很担心会影响随州的声誉,但想去想来,选择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因为网络既有善意,也有包容。从后续的反馈来看,许多网友对于我们的态度都是包容的。

我很感激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经验与教训。当时,在应对网络舆论方面的经验并不多,哪怕到现在也一直在摸索中。但因为互联网的存在,可以听到网友的声音,听到游客的声音,听到人民群众的声音,这对文旅工作是一种帮助。

目前,我们成立了“解局长带你游随州”的工作室,会不定期关注网友评论,以便及时做好宣传并解决问题。

澎湃新闻:当下,文旅负责人在社交平台开号回复被视为“接地气”的表现,“听劝宠粉”也成了不少文旅账号收获好评的方式,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解伟:“听劝宠粉”其实体现的是满满诚意,值得每一个文旅人去学习。游客本身就是消费者,我们常说“消费者是上帝”,宠游客是理所应当的。

现在很多网友都是在表扬我们,但说你好,你不一定要听,说你不好,你千万要听。

另外,对于网友的评论,需要谨慎回复,因为与面对面的交流不同,文字表达有限,如果没思考好,没有选用合适的措辞,很有可能引发歧义,造成误解。

澎湃新闻:近年来,在文旅市场上,某一元素的爆火往往会引起各地争相模仿,您对此持何态度?

解伟:我认为需要从多方面来剖析这一现象,但总体上我对此持积极态度。

一种文化现象爆火后,要对其进行学习,只有先学“标”,才有可能学到“本”。无论哪种元素,本质上都是一种传播手段。我认为,只要不是低俗的,只要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可以学习的。

学习传播手段就是学“标”,而将“标”学好后,还要挖掘人家成功背后的原因,要学骨子里的东西。对于旅游而言,既要有颜值,还要有内涵,而且最终打动人的是内涵,是当地人民的善良感和全民的烟火气。这考验的也是整个城市的社会生态,各个部门、每个市民都需要标本兼学。

作为文旅部门,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旅游是个打动人心的事,如果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又怎么可能打动游客呢?文旅部门要把自己做到极致,就像织布一样,经线纬线都织得结实,才是一块好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侯乙编钟。视觉中国 图

澎湃新闻:您认为随州的文旅产业会发展到怎样的高度?下一步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解伟:我相信文旅会承担起随州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责任,做好城市发展硬支撑。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随州会从三大方面发力,一是分区域进行五大休闲度假片区的打造和完善,以提升游客舒适度、便捷度、满意度;二是持续强化随州城市会客厅的地位,以接纳更多的游客;三是争创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促进全民文旅生态的形成。

我们常讲,“一切皆文旅,文旅赋能一切”,我们有信心将随州的文旅产业打造成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支撑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郁斐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