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只懵懂的“小狮头”在校园里日渐成长,最终蜕变为威风凛凛的大狮,自信地弘扬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年级小学生终日沉迷手机,满嘴谎言,母亲决定到学校找老师,真相浮出水面;面对人生每个分叉口的选择,是积极面对还是“摆烂”?几名佛山大学的学生在镜头前亮出自己的答案……

这些都是佛山市新一批“网络思政短视频”优秀作品。为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合理运用网络,推动完善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作机制,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教研室正在大力推进网络思政短视频创作及传播等相关工作,创新研发了一批大中小学网络思政短视频教育教学资源。

6月14日,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指导下,市教育局教研室举办“清朗空间 网育新人”2024年佛山市大中小学网络素养提升主题教研活动,组织全市五区中小学校领导、教师等近150人,围绕网络思政短视频相关工作交流互动,探索新时代网络思政教育的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教研活动邀请了部分“网络思政微课例”进行展示。

“扎的是气节,朴的是脊梁,写的是春秋,装的是锦绣,壮哉我佛山醒狮!”网络思政短视频《好狮“花”生》以拟人的手法,将佛山彩扎狮头“扎、朴、写、装”四个阶段的制作过程,形象地化为主人公小狮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校园生活,画风活泼灵动,充满童真。

“铁军小学一直将扎狮头这一项国家级非遗作为校园的艺术特色,所以在创作网络思政短视频时,马上就想到用扎狮头作为我们的创作题材。”据《好狮“花”生》主创成员、佛山市铁军小学教师李颖雯介绍,该视频从脚本策划到拍摄制作,用时近1个月,得到不少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演出,同学们也通过视频的参演,更加深入地了解扎狮头这一珍贵的文化技艺。

除《好狮“花”生》外,在此次主题教研活动上,公开展播的网络思政短视频优秀作品共有12条,内容涵盖佛山传统文化、趣味课堂、社会热点、教育故事和教育思考等,贴近学生的爱好和心理,在展播期间收获了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烈掌声,极大增添了思政教育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优秀展播作品截图。

网络技术丰富了教学场景和形式,那么短视频的盛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带来哪些影响?在主题教研活动上,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校际学生辩论赛,佛山市澜石小学和顺德区伦教小学的学生针对《短视频盛行促进还是妨碍学生健康成长》这一辩题,灵言巧辩,侃侃而谈。

“通过网络短视频,我们可以很好地拓宽视野,打开思维,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比如我也经常会在短视频平台上刷一些名师解题的作品,确实对自己的解题思路有很大帮助。”辩论赛正方辩手、澜石小学五年级学生刘书洋认为,整体而言,短视频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来说利大于弊,她和同学们也更希望,能有更多优质的网络短视频作品,融入到日常的课堂学习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教研活动上,来自澜石小学和顺德伦教小学的小辩手们展开激烈辩论。

据了解,佛山市教育系统今年首次发动、鼓励全市大中小学开展网络思政短视频创作活动,由市教育局教研室提出主题方向,并为学校提供短视频创作培训等支持。市教育局教研室方面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相关工作,进一步强化大中小学对网络思政育人的深刻认识,增强对网络短视频等技术的创新使用,加强对网络思政教学的监督管理,持续打造一批青少年愿听愿看、爱刷爱赞、共情共鸣的网络文化产品,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