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西游中,如果问综合实力最强的神仙,那么如来一定可以入选。因为从实际战绩来看,如来可以说是最高战力的神仙。

比如悟空从八卦炉中逃出,摔倒了太上老君,从兜率宫到凌霄宝殿外,一路上都无神可挡,只有王灵官和三十六雷将合力,才勉强拦住悟空。玉帝不得已,只好请如来帮忙。而如来果然厉害,一出手就把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

比如真假美猴王事件,也是如来佛祖出手,才解决掉六耳猕猴。还有狮驼岭三魔,是如来佛祖出马,收伏了大鹏鸟。

由此可见,如来综合实力非常高,只要他出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然而,即便如来佛祖这么强,可他还是有害怕的时候。

唐僧师徒过金兜山的时候,唐僧、八戒、沙僧乃至于白龙马、行李,都被青牛精掳走了。

悟空去找如来佛祖帮忙。然而,佛祖明明知道妖怪是青牛精,是老君的坐骑,但他却不敢明说,反而怕青牛精嚷到灵山。

如来听说,将慧眼遥观,早已知识。对行者道:“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返遗祸于我也。我这里着法力助你擒他去罢。”

问题出现了:如来佛祖那么厉害,又明明知道了青牛精的来历,为何他会怕青牛精嚷上灵山呢?为何他说会“遗祸于我”?从后面的情节来看,如来知道金丹砂会被收走,可他为何还要这么做?目的是啥呢?

不慌,慢慢分析就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如来为何怕青牛精嚷上灵山?为何说“遗祸于我”?

其实,如来之所以怕青牛精嚷到灵山,并不是如来打不过青牛精,而是他知道这次唐僧师徒错在先。只要分析唐僧师徒和青牛精的过节,就能知道个中缘由了。

唐僧师徒过了通天河后,来到一座山中,此时唐僧饿了。悟空担心自己去化斋后,有妖魔来抓唐僧,于是画了圈子,让唐僧、八戒、沙僧都待在圈子里。

然而,等悟空走后不久,唐僧就待不住了。在八戒的怂恿下,师徒三人出了圈子,来到一处楼阁。

在楼阁之中,八戒看到了三件衣服,就以“天气寒冷”为由,想拿走穿在身上。

唐僧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他知道这属于盗窃罪。

三藏道:“不可!不可!律云:‘公取窃取皆为盗。’倘或有人知觉,赶上我们,到了当官,断然是一个窃盗之罪。还不送进去与他搭在原处?我们在此避风坐一坐,等悟空来时走路。出家人不要这等爱小。”

猪八戒坚持要穿,唐僧拗不过他,于是猪八戒穿了一件。而沙僧一看,也穿了一件。结果,刚穿上衣服,两人就被捆住了,唐僧想要解开,却根本不能。

这楼阁、衣服就是青牛精所化,目的就是为了捉人吃。就这样,三人都被青牛精捉住了。于是,也就有了后面悟空救人不成,请救兵来斗青牛精的情节。

很明显,这次事件是因为唐僧师徒而起,而且八戒、沙僧穿了人家衣服,属于入室盗窃,唐僧自己都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唐僧师徒盗窃在先,那到哪里说理,他们都理亏。后来悟空找上门时,青牛精也是这么说的。

妖魔道:“我在山路边点化一座仙庄,你师父潜入里面,心爱情欲,将我三领纳锦绵装背心儿偷穿在身,见有赃证,故此我才拿他。你今果有手段,即与我比势。假若三合敌得我,饶了你师之命;如敌不过我,教你一路归阴!”

所以,这事儿怎么说都是唐僧师徒理亏。

既然唐僧师徒理亏,而唐僧师徒又是佛家人,取经领头人唐僧更是佛祖的弟子,是按佛祖旨意去取经,所以这事儿又关系到如来佛祖。也就是说,佛祖的弟子入室盗窃了。

倘若如来佛祖跟悟空说了青牛精的来历,悟空一向嘴快,必然要去找老君,或者借老君之名来吓唬青牛精。青牛精知道了,必然要去找如来佛祖说理去。如此,可不就是“遗祸于佛祖”吗?

自己的弟子犯了错,佛祖不反思自家人,反而又纵容弟子去打人家或者吓唬人家青牛精。佛祖若是这么做,岂不是欺负人?这种事儿,换谁能甘心?打狗还得看主人,青牛可是太上老君的坐骑。佛祖若真是这么做,那就是打老君的脸面啊!

正因如此,所以佛祖不能先跟孙悟空说青牛精的来历。这也是他担心悟空嘴快,青牛精嚷到灵山的原因。说白了,一切都是因为佛家理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如来知道金丹砂会被收走,为何还要这么做?目的是啥?

如来知道青牛精来历,也知道他有金刚琢,可以套走一切兵器、法宝。可是,如来还是让罗汉去帮悟空,还让罗汉带了十八粒金丹砂。

结果,十八粒金丹砂又被青牛精套走了。此时,罗汉说出了如来的交待。

罗汉道:“如来分付我两个说:‘那妖魔神通广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孙悟空上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寻他的踪迹,庶几可一股而擒也。’”

从罗汉这段话可以看出来,如来是故意让青牛精套走金丹砂。等他套走了金丹砂,悟空就可以去找太上老君了。

为什么如来这么做呢?目的何在?难道不是多此一举吗?不是,绝对不是多此一举,其实,这恰恰能看出来如来佛祖很聪明,很高明。

因为如来不让罗汉去帮忙,不让金丹砂被套走,那么孙悟空还是缺少充分的理由,去找太上老君收青牛精。

前面说过,唐僧师徒盗窃,悟空直接去找青牛或者老君,拿什么理由去质问呢?不管怎么说,都还是佛家理亏。但是,等金丹砂也被套走,佛家就勉强有了理由。毕竟,佛祖的金丹砂被套走了,老君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所以,当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时,就故意突出“青牛精套走佛祖的宝贝”这一点,然后问罪于老君。而老君,果然也没什么话了。

行者道:“现住金兜山金兜洞。他捉了我唐僧进去,抢了我金箍棒。请天兵相助,又抢了太子的神兵。及请火德星君,又抢了他的火具。惟水伯虽不能淹死他,倒还不曾抢他物件。至请如来着罗汉下砂,又将金丹砂抢去。似你这老官,纵放怪物,抢夺伤人,该当何罪?”

这里,悟空就重点强调,青牛精“抢夺(兵器、法宝)伤人”,太上老君“纵放怪物”。

也即是说,原本佛祖、唐僧师徒有错在先,青牛精没错;经过“罗汉的金丹砂被套走”一事后,变成了青牛精抢夺伤人,老君纵放属下?可以说,形势完全逆转了。

如来不出面,只是让金丹砂被青牛精套走(事后又回来了),就让不占理的悟空,完全占理,并轻松解决了问题,度过了难关,实在是高明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