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锦绣科学园分会场开幕式上,入驻锦绣科学园园区的正隆伟业创始人彭声亮,以连线文博会主场馆的方式,在“主旨演讲·高端对话”环节中发布了一个令人惊喜的预告——曾经流落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龙首”即将回归祖国,一场保护珍贵文物的行动就将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声亮在文博会锦绣分会场演讲

而正隆伟业,正是即将启动的这一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的有幸参与者之一。

以此为聚焦,彭声亮以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的“龙首”实物模型为切入点,发表了“从‘龙首’看科技如何赋能文化创新”的主旨演讲,引得全场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D扫描展示

正隆伟业具备什么样的优势,能够赋能这么重大的国家文化工程项目?听彭声亮先生一席言,可略知一斑。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10年、20年、100年、1000年后,我们的子孙如何能够真实地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通过什么方式了解我们此时此刻的客观的历史?就如同我们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我们怎么能客观地了解5000年前的历史?

在彭声亮看来,这两者是同一个概念。

于是,正隆伟业孜孜以求地在探索:如何利用当下的技术去真实地保存历史、传承文化?

彭声亮说:“我觉得对于文化来讲,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保持文化传承中的客观性,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如何保证在我们所有的文化传承的作品里能保留作品的精髓部分?这是关键点。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D扫描数模还原

而真正的实现,就是要做到“四性”——便捷性、客观性、保存性、推广性。

便捷性

任何一件作品通过三维转化成数字模型之后,通过3D打印就可以走进千家万户。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文物,如何让普通的创作者可以将它们转化成数字的模型去储存下来?这就是“便捷性”所要考虑到的。

客观性

从数字文化传播的客观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技术问题,经过3D扫描的文物的还原度究竟准确与否、误差度有多少、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它买单?等等,客观性是实现价值衡量的一个关键的标准。

保存性

现在人们看到的文物,过了100年之后它是否还能和现在一样?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客观事物转化为数字化的模型,这个过程便是将客观事物变成另外一种模式储存起来,而且便于保存。

推广性

通过采集(3D扫描)+还原(3D裸眼呈现)的转换,让文物实现数字化并将这个技术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项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D数模展示

有愿景,更有实践。当下,正隆伟业的三维扫描技术,已经完全能够做到“复制”的精确性,使文化、历史乃至更广泛领域的“存在”,都紧密围绕便捷性、客观性、保存性、推广性这四个方面予以实现。

科技,如何赋能文化创新?

古老的历史文物,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来实现数字化?正隆伟业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并在文博会锦绣科学园分会场上通过与深圳奇屏科技的技术结合,作了充分的展示——3D扫描+3D裸眼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D扫描演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裸眼3D呈现

彭声亮说:“我们利用先进的3D扫描技术将原本失去光彩的2D文物重新搬上银幕,利用科技技术修复还原其原有的色彩,向大家展现栩栩如生的3D文物复原图。通过三维转化成数字模型后,再通过3D打印的方式,乃至祼眼3D屏来展现文物当年的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D技术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字修复与纠正应用

如果说历史文物是时代的产物,那么科技无疑亦是时代的产物,它随着时代性创造而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科技创新,带来无限价值

正隆伟业的工业技术已然服务于航空、航天、造船、新能源汽车等各大领域,在文化领域则是小试牛刀,初见成效。

彭声亮认为:“强国的背后,短期是看经济的强盛,长期看的是文化的强盛。以新一代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将是文化传承中最好的传承载体与发展趋势。”

由此,正隆伟业在不断推进行业标准,专注技术工艺提升,最大限度地服务更多行业、企业,努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最大化。

“铸光为尺·见微知著”是十年磨一剑的正隆伟业用创新和实践所奉行的价值理念,从十年前萌芽状态的“微”,到十年后的今天事业发展之“著”,不仅在科技创新的领域中独树一帜,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更是鲜明地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化产业领域的科技赋能,则是正隆伟业崇高而创新的实践。未来可期——让1000年后我们的子孙看到一个客观、真实的现在的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科技 如何赋能文化创新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