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官就对华关系表态希望中国在台海克制,不要与西方关系紧张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 昭明

编辑| 昭明

6月7日,荷兰军舰又闯东海,台海局势进一步升温,这离不开美国在背后的唆使,然而,美国高官却倒打一耙,说什么希望中国在台海保持克制,不要与西方关系紧张。他到底哪来的底气?

说这话的是美国现任常任副国务卿坎贝尔,据《环球时报》报道,6月12日,坎贝尔在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出席活动时表示“美国相信中国决心稳定中美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看来,如今的中美经济联系早已十分紧密,而且具有相当的依赖性,中国不会主动与美国彻底决裂。

也正是基于这一判断,坎贝尔认为美国政府应当和中国保持适当的合作关系,而非一些政客一直强调的竞争。

他说:

尽管两国之间存在分歧,但我不认为目前在我们的待办事项清单上加上‘颠覆国际舞台上另一个领先大国’符合美国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他提到的中美合作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以损害美国利益或美国盟友利益”的方式实现共存。

在坎贝尔看来,我方在台海多次举行军演以及此前监视荷兰军舰的行为增加了台海地区的不稳定局势,所以,他才呼吁中国保持克制。

只是,这一逻辑显然是错误的,凡事都讲先来后到,要不是美国及其盟友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台海挑衅,台海局势也不会演变到如今这个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不是美国一直在给民进党当局撑腰,一直在出售武器给台湾,民进党当局也不会如此嚣张。

可以说,造成台海局势紧张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美国才是最该保持克制,最该反省的那一个。

以坎贝尔为首的美国“保守派”虽然不像鹰派那般在对华问题上咄咄逼人,但他们仍然坚持着霸权主义的思维,仍然是觉得美国没有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所说的保持中美合作关系是以中国先妥协、先克制为前提得,而一旦中国妥协,他们又会找别的办法继续为难我们,这就是坎贝尔之流的真实嘴脸,这比直接针对我们的鹰派更加可恨。

在美国,坎贝尔可以说是一个绝对的“中国问题专家”,早在奥巴马当总统的时候,他就担任了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在拜登执政期间,更是全程参与了美国政府印太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所以,台海局势的升级他不是不清楚,可他还是要我们继续克制,这显然是想逼迫我们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获得连任之后称将聚焦印中边界问题,这显然是在给我们施加压力,这本和美国没有什么关系,是中印双方的事。

然而,6月12日,坎贝尔却对此事做出了回应,他一边高调支持印度改善与我们的紧张关系,一边又说什么我们“很难展现出寻求共同点的愿望”,他还说中印之间“存在一些很难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说白了就是坎贝尔明面支持中印谈判,可在实际行动上又在偏袒印度,又在渲染中国“盛气凌人”的形象,以此误导外界舆论和印度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其心可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坎贝尔虽然意识到了中美合作的必要性,但其骨子里的美国至上观念还是让他的行动显得十分矛盾,十分扭曲,他让中国保持克制,让中国努力发展中美关系,可首先应该做出改变的恰恰是美国自己。

如果美国还是一意孤行地干涉中国内政问题,一意孤行地给民进党当局加油助威,那中美紧密合作的大门是永远无法敞开的,因此而造成的一切损失,全是美国人咎由自取。

现在是世界多极化的时代,冷战早已结束,奉劝以坎贝尔为代表的美国政客们能够洗洗脸照照镜子,认清现实,从平等友好的态度出发与中国进行坦诚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是那句话,我们早已不是1840年的中国了,美国没有资格再说从实力地位的角度出发同中国进行谈判,美国如果还不放下高傲的态度,最后只能是“孤家寡人”。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 2024-06-14 《坎贝尔:美国应与中国“谨慎共存”》

观察者网 2024-06-13 《苏杰生称将聚焦中印边界,美副国务卿坎贝尔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